墨盒组件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59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墨盒组件及其加工工艺,其包括墨盒和打印头并设置成一体成型结构,墨盒的外壁面呈透明状;墨水腔室和海绵腔室相邻设置在墨盒的内部,并在墨水腔室和海绵腔室之间的间隔板上设有连通孔;打印头包括芯片、芯片所在的侧壁面以及进墨口所在的单元格。可以看到到墨盒组件内部含有墨水量的情况,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墨盒内部的墨水量进行注墨以为后续的使用提供便捷;将海绵腔室和墨水腔室相邻设置,并通过连通孔连通,保证了墨水从出墨口的正常出墨;无需再扔掉空的墨盒组件,对于墨盒组件的环保和节约具有重要意义;打印头的结构形式保证了侧面芯片上芯片保留的完整性,使得打印头的良率更高,避免芯片上线路板损坏、线路断裂等问题。线路断裂等问题。线路断裂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墨盒组件及其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墨盒组件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日常喷墨打印机使用墨盒组件进行打印,当消费者使用完墨盒组件后便会将墨盒组件丢弃。废弃的墨盒组件为了再利用会由再生厂商进行回收、重新充墨变成再生墨盒再次供消费者使用,达到环保、节约的目的。
[0003]但是废弃墨盒的四周都是黑色塑料做成,生产商和销售者不能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看到墨盒中含有墨水量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看不到墨盒组件内墨水含量的缺陷,提供一种墨盒组件及其加工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墨盒组件,所述墨盒组件包括墨盒和打印头,所述墨盒和所述打印头设置成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墨盒的内部包括海绵腔室,所述墨盒内部的海绵腔室的下方出墨口和所述打印头的进墨口相连通,所述打印头包括芯片,
[0007]所述墨盒的外壁面呈透明状;
[0008]所述墨盒的内部还包括墨水腔室,所述墨水腔室和所述海绵腔室相邻设置在所述墨盒的内部,并在所述墨水腔室和所述海绵腔室之间的间隔板上设有连通孔;
[0009]所述打印头包括所述芯片所在的侧壁面以及所述进墨口所在的单元格。
[0010]在本申请中,将墨盒的外壁面设置成透明状,同时增设墨水腔室和海绵腔室相连通,解决了以往技术中看不到墨盒内部含有墨水量的情况,并且,也便消费者根据墨盒内部的墨水量进行注墨以为后续的使用提供便捷,提高了后续工作人员对于墨水注入的工作效率。同时,将海绵腔室和墨水腔室相邻设置,并通过连通孔连通,保证了墨水从出墨口的正常出墨,而且,在海绵腔室中设有海绵,也保证了墨水从出墨口流出的均匀性。同时,无需再扔掉空的墨盒组件,本申请中的透明状的墨盒可以将新的墨水注入进空墨盒中,再次循环重复使用,对于墨盒组件的环保和节约具有重要意义。
[0011]并且,在墨盒组件上设置芯片便于和打印机字车的探针相对接,保证了墨盒组件与读取设备定位识别的准确性,也为后续墨盒组件的喷墨等工作做了良好的奠定。而且本申请中打印头的结构形式,不仅增强了墨盒组件的美观程度,也保证了侧面芯片上芯片保留的完整性,使得打印头的良率更高,这样既不会破坏打印头的内部结构,也避免了芯片上线路板损坏、线路断裂等问题,同时,将墨盒组件设置成这种结构形式,在提高二者连接的便捷性的同时,对于二者的加工精度也无需太高。
[0012]较佳地,所述连通孔设置在所述间隔板上并靠近所述墨盒的出墨口的一侧。
[0013]在本申请中,采用这种结构形式,不仅方便墨水腔室的墨水可以全部用尽,而且还
可以扩大墨水腔室中墨水到出墨口的距离,防止墨水流动过快而溢出。
[0014]较佳地,所述墨盒还包括墨盒盖,所述墨盒盖盖设在所述墨盒远离所述墨盒的出墨口的一侧。
[0015]在本申请中,采用这种结构形式,避免了墨盒内各个腔室墨水溢出、外露等问题,保证了墨盒内墨水的完整性,以及墨盒整体的整洁度。
[0016]较佳地,在所述墨盒盖上设有注墨孔,所述注墨孔设置在所述墨水腔室的上方并连通所述墨水腔室。
[0017]在本申请中,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在墨盒盖盖设在墨盒上时,便于工作人员将墨水加入至墨盒内,无需额外打开墨盒盖。
[0018]较佳地,在所述墨盒盖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设置在所述海绵腔室的上方并连通所述海绵腔室。
[0019]在本申请中,采用这种结构形式,便于保持海绵腔室内部的气压平衡。
[0020]较佳地,所述墨盒组件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套接在所述打印头的所述进墨口上,并设置在所述打印头和所述墨盒之间。
[0021]在本申请中,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可以有效地避免了墨水从出墨口到打印头进墨口墨水溢出、外露等问题,增强打印头和墨盒之间的密封性,也避免了墨水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0022]较佳地,在所述墨盒靠近所述打印头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在所述打印头靠近所述墨盒并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侧面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适配。
[0023]在本申请中,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相较于以往采用胶水粘接等方式,采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适配的连接方式,可以使得墨盒和打印头连接的更加紧固,避免了以往胶水粘接不牢、墨盒易脱落等问题。
[0024]较佳地,至少部分所述芯片覆盖在所述墨盒的侧壁面上。
[0025]在本申请中,采用这种结构形式,至少部分芯片会覆盖在墨盒的侧壁面上,可以增强新的墨盒放置在打印头上的定位效果,保证了墨盒放置在打印头上的精准性。
[0026]较佳地,在高度方向上,至少部分所述芯片凸出所述进墨口所在的最高水平面设置。
[0027]在本申请中,采用这种结构形式,使得打印头和墨盒组件的加工更加便捷,且将打印头侧面的定位芯片保留,使得打印头的完整度更高以及良率更高,这样既不会破坏打印头的内部结构,也避免了芯片上线路板损坏、线路断裂等问题。
[0028]较佳地,所述打印头包括所述芯片所在的侧壁面以及其相对的侧壁面,同时,所述打印头还包括所述进墨口所在的单元格以及与所述墨盒的墨水腔室相对应的单元格。
[0029]在本申请中,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增强了墨盒组件的美观程度。
[0030]较佳地,所述打印头还包括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打印头远离所述墨盒的一侧底面上,用于喷射从所述进墨口流入的墨水。
[0031]在本申请中,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将喷头和墨盒分别设置在打印头上两个相对的侧面上,便于打印头对于墨水的承接以及维持墨盒组件的正常流程。一种墨盒组件的加工工艺,所述加工工艺用于加工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墨盒组件,所述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2]S11、初步加工墨盒内部各个腔室之间的间隔板;
[0033]S12、加工墨盒内部出墨口所在的平面;
[0034]S13、切割墨盒上芯片所在侧壁面的相邻侧壁面以及其相对的侧壁面;
[0035]S14、切割打印头其余单元格,仅保存进墨口所在的单元格;
[0036]S15、将外壁面呈透明状的墨盒安装在打印头上。
[0037]较佳地,在所述步骤S1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墨盒打开墨盒盖后,铣平墨盒和墨盒盖之间的平面。
[0038]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0039]1.将墨盒的外壁面设置成透明状,同时增设墨水腔室和海绵腔室相连通,解决了以往技术中看不到墨盒内部含有墨水量的情况,并且,也便消费者根据墨盒内部的墨水量进行注墨以为后续的使用提供便捷,提高了后续工作人员对于墨水注入的工作效率。同时,将海绵腔室和墨水腔室相邻设置,并通过连通孔连通,保证了墨水从出墨口的正常出墨,而且,在海绵腔室中设有海绵,也保证了墨水从出墨口流出的均匀性。
[0040]2.无需再扔掉空的墨盒组件,本申请中的透明状的墨盒可以将新的墨水注入进空墨盒中,再次循环重复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墨盒组件,所述墨盒组件包括墨盒和打印头,所述墨盒和所述打印头设置成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墨盒的内部包括海绵腔室,所述墨盒内部的海绵腔室的下方出墨口和所述打印头的进墨口相连通,所述打印头包括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的外壁面呈透明状;所述墨盒的内部还包括墨水腔室,所述墨水腔室和所述海绵腔室相邻设置在所述墨盒的内部,并在所述墨水腔室和所述海绵腔室之间的间隔板上设有连通孔;所述打印头包括所述芯片所在的侧壁面以及所述进墨口所在的单元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设置在所述间隔板上并靠近所述墨盒的出墨口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还包括墨盒盖,所述墨盒盖盖设在所述墨盒远离所述墨盒的出墨口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墨盒盖上设有注墨孔,所述注墨孔设置在所述墨水腔室的上方并连通所述墨水腔室。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墨盒盖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设置在所述海绵腔室的上方并连通所述海绵腔室。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组件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套接在所述打印头的所述进墨口上,并设置在所述打印头和所述墨盒之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墨盒靠近所述打印头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在所述打印头靠近所述墨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济健
申请(专利权)人:北海绩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