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433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离保护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固定板和隔离外壳,隔离外壳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离顶盖,隔离外壳顶部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翻转板,翻转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槽,隔离外壳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隔离板,第一收集箱和第二收集箱均位于隔离外壳的内部,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拔针机构,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U形限位槽,隔离板和翻转板之间安装有转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拔针机构将针头拔除,针头通过重力的作用掉入下方第一收集箱的内部,可以有效的避免手动将针头与注射器分离时,内部残留的液体飞溅出的情况,避免造成感染,提升装置使用的便携性和安全性。提升装置使用的便携性和安全性。提升装置使用的便携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隔离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务人员严格认真地执行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有效遏制耐药细菌不断蔓延和不断出现的重要保证,在临床医学治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医用垃圾,且这些垃圾大多为一次性的医用垃圾,需要对医疗垃圾统一回收然后转移到指定处统一消毒处理,特别是在注射时使用的针头在使用过后必须谨慎处理。
[0003]如申请号为:202023044580.4的一种医院感染控制用隔离保护装置,该专利记载了“通过斜板,便于需要取下针头时,人员只需将针头放入两个斜板之间,进而实现通过两个斜板实现对针头的阻挡,人员通过向上拔动注射器,即可实现针头与注射器的快速分离”并提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针头在处理时,未与注射器分开,致使在后续处理中,存在针头将处理人员皮肤扎破的情况,存在病毒感染的隐患,而医护人员手动将针头与注射器分离时,极易使针头中残留的液体飞溅出,也存在感染的隐患,给使用带来不便”的技术不足。
[0004]综合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针头在处理时,未与注射器分开,致使在后续处理中,存在针头将处理人员皮肤扎破的情况,存在病毒感染的隐患,而医护人员手动将针头与注射器分离时,极易使针头中残留的液体飞溅出,也存在感染的隐患,给使用带来不便,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隔离保护装置,为解决上述专利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问题:现有的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针头在处理时,未与注射器分开,致使在后续处理中,存在针头将处理人员皮肤扎破的情况,存在病毒感染的隐患,而医护人员手动将针头与注射器分离时,极易使针头中残留的液体飞溅出,也存在感染的隐患,给使用带来不便。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隔离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固定板和隔离外壳,所述隔离外壳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离顶盖,所述隔离顶盖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隔离门,所述隔离外壳顶部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槽,所述插槽的顶部贯穿翻转板,所述隔离外壳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隔离板,所述第一收集箱和第二收集箱均位于隔离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收集箱位于隔离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收集箱位于隔离板的另一侧,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隔离板的一侧,且固定板位于第一收集箱和翻转板之间的位置,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拔针机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U形限位槽,所述隔离板和翻转板之间安装有转动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隔离外壳的正面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隔离门,所述第一隔离门的正
面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0009]优选的,所述拔针机构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滑动连接在固定板的底部,所述移动板内部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底部均开设有斜面。
[0010]优选的,所述拔针机构还包括电机,所述移动板底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固定板底部的一端,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连接块螺纹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T形导轨,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T形滑槽滑动连接在T形导轨的表面。
[0012]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转动连接在隔离板一侧的另一端,所述翻转板的底部垂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与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
[0013]可以毫无疑义的看出,通过本申请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必然可以解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4]同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拔针机构将针头拔除,针头通过重力的作用掉入下方第一收集箱的内部,可以有效的避免手动将针头与注射器分离时,内部残留的液体飞溅出的情况,避免造成感染,提升装置使用的便携性和安全性。
[0016](2)本技术通过转动机构带动翻转板转动连接杆125度,通过翻转板拨开第二隔离门,通过重力的作用使注射器掉入第二收集箱的内部,可以有效的减少人工操作的步骤,进一步提升装置使用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第一收集箱和第二收集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隔离外壳内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翻转板翻转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拔针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转动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5]1、隔离外壳;2、第一隔离门;3、卡板;4、翻转板;5、T形导轨;6、隔离顶盖;7、第二隔离门;8、第一收集箱;9、把手;10、连接块;11、电机;12、连接杆;13、插槽;14、伸缩杆;15、第二收集箱;16、固定板;17、移动板;18、T形滑槽;19、U形限位槽;20、隔离板;21、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参照图1

6,本技术用于公开一种隔离保护装置。
[0028]具体的,请参阅图1

4:
[0029]包括第一收集箱8、第二收集箱15、固定板16和隔离外壳1,隔离外壳1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离顶盖6,隔离顶盖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隔离门7,通过隔离顶盖6和第二隔离门7用于使连接块10的内部与外界隔离,隔离顶盖6内壁的顶部安装有紫外线消毒灯,用于对第二收集箱15的内部进行杀菌,防止第二收集箱15的内部滋生细菌,隔离外壳1顶部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翻转板4,翻转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槽13,插槽13的顶部贯穿翻转板4,隔离外壳1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隔离板20,第一收集箱8和第二收集箱15均位于隔离外壳1的内部,第一收集箱8位于隔离板20的一侧,第一收集箱8用于对针头进行收集,第二收集箱15位于隔离板20的另一侧,第二收集箱15用于对注射器进行收集,固定板16固定连接在隔离板20的一侧,且固定板16位于第一收集箱8和翻转板4之间的位置,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收集箱(8)、第二收集箱(15)、固定板(16)和隔离外壳(1),所述隔离外壳(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离顶盖(6),所述隔离顶盖(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隔离门(7),所述隔离外壳(1)顶部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翻转板(4),所述翻转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槽(13),所述插槽(13)的顶部贯穿翻转板(4),所述隔离外壳(1)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隔离板(20),所述第一收集箱(8)和第二收集箱(15)均位于隔离外壳(1)的内部,所述第一收集箱(8)位于隔离板(20)的一侧,所述第二收集箱(15)位于隔离板(20)的另一侧,所述固定板(16)固定连接在隔离板(20)的一侧,且固定板(16)位于第一收集箱(8)和翻转板(4)之间的位置,所述固定板(16)的底部安装有拔针机构,所述固定板(16)的一侧开设有U形限位槽(19),所述隔离板(20)和翻转板(4)之间安装有转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外壳(1)的正面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隔离门(2),所述第一隔离门(2)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把手(9)。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小琴马黎黎许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