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线锚钉插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29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线锚钉插入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手柄、插入器杆和锚钉本体,手柄内设置有驱动件,手柄远离插入器杆的端部设置有与驱动件电连接的接口,锚钉本体连接有缝线;插入器杆包括与手柄连接的外管、以及设置在外管内的内管,内管的一端伸出外管外并与锚钉本体的锚钉配合连接,内管的另一端伸入至手柄内并与驱动件的输出端配合连接,缝线穿过内管并从手柄的出线孔穿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件实现了自动旋入取代的传统转动手柄的方式,避免了手动施力的主观影响,整个操作过程缝线均能稳定固定,且不会接触到手术部位以及患者的皮肤,大大提高了手术效果。大大提高了手术效果。大大提高了手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线锚钉插入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带线锚钉插入器。

技术介绍

[0002]本申请对于
技术介绍
的描述属于与本申请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申请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申请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0003]在关节软组织及韧带修复手术过程中,通常软组织适当地附接到骨上,将其放置到解剖学上正确的位置,可以促进最佳愈合。将软组织附接至骨的常规方法通常使用锚钉,可通过该锚钉牵拉缝合线,以在将锚钉插入预钻的骨腔中之后将附接到缝合线的一部分软组织拉到骨的表面附近。此类方法需要将缝合线的一个或多个自由端打结,以将软组织保持就位。
[0004]现有锚钉插入器多为手动,在将带线锚钉拧入骨头的预制螺纹孔过程中,根据医生手术习惯存在差异性,锚钉插入终止时,若过多施加力,会对骨骼产生附加伤害,影响手术效果,除此之外,现有锚钉所用缝线通常通过手柄处绕制固定,由于在旋入锚钉过程中,要将手柄进行旋转,缝线固定稍有问题,易造成线头打结等现象,裸露线头接触到皮肤,会对手术造成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线锚钉插入器,以解决现有锚钉插入器手动操作时,其施力存在差异无法准确控制从而影响手术效果的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带线锚钉插入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手柄、插入器杆和锚钉本体,手柄内设置有驱动件,手柄远离插入器杆的端部设置有与驱动件电连接的接口,锚钉本体连接有缝线;
[0008]插入器杆包括与手柄连接的外管、以及设置在外管内的内管,内管的一端伸出外管外并与锚钉本体的锚钉配合连接,内管的另一端伸入至手柄内并与驱动件的输出端配合连接,缝线穿过内管并从手柄的出线孔穿出。
[0009]本技术通过接口连接电源,驱动件用于控制内管转动,同时还驱动内管做往复直线运动;使用时驱动件驱动内管转动,通过内管转动带动锚钉本体转动,同时驱动件还驱动内管沿外管向后退,内管在后退过程中并在外管的作用下将锚钉本体顺利导入骨头预制的螺纹孔中,通过设置驱动件与内管配合,实现了自动旋入取代的传统转动手柄的方式,避免了手动施力的主观影响,整个操作过程缝线均能稳定固定,且不会接触到手术部位以及患者的皮肤,大大提高了手术效果。
[0010]进一步地,驱动件包括伺服电机、连接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的双向连杆、配合连接在双向连杆上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配合连接在内管上,双向连杆与内管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内管做直线运动的直线运动件,从动齿轮的长度与锚钉
的长度相匹配。
[0011]本技术的伺服电机通过接口连接外部线缆,伺服电机启动时驱动双向连杆转动,双向连杆转动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和内管转动,同时双向连杆还驱动直线运动件带动内管做直线运动,且从动齿轮的长度与、锚钉的长度匹配、伺服电机的转动时间和速度,能够有效避免手动施力对锚钉造成的主观影响,从而提高了手术效果。
[0012]进一步地,直线运动件包括与双向连杆配合连接的轴套、设置在轴套上且配合连接在内管的外壁的限位组件、以及设置在轴套内并与双向连杆配合用于实现直线运动的传动组件,限位组件位于传动组件的下方,且限位组件与从动齿轮连接。
[0013]本技术的限位组件用于限位固定轴套同时还与从动齿轮连接,传动组件在双向连杆的作用下驱使轴套沿双向连杆做直线运动,进而轴套带动限位组件和从动齿轮做直线运动,进而实现内管的直线运动。
[0014]进一步地,传动组件包括嵌设在轴套内的连接块、以及设置在连接块上的弧形齿块,轴套上开设有与双向连杆匹配的上轴孔,双向连杆的外壁设置有与弧形齿块啮合的齿形槽。
[0015]本技术通过当伺服电机驱动双向连杆转动时,双向连杆驱动弧形齿块和连接块做直线运动,进而通过连接块带动轴套直线运动,进而带动限位组件和内管的直线运动。
[0016]进一步地,限位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内管外壁且依次轴向连接的第一限位环、连接筒和第二限位环,第二限位环与从动齿轮连接,轴套上开设有与连接筒配合连接的下轴孔,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分别位于轴套的两侧。
[0017]本技术通过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以及连接筒将轴套限位,并在传动组件、伺服电机和双向连杆的作用下驱动轴套沿双向连杆做直线运动,进而带动限位组件以及内管直线运动。
[0018]进一步地,手柄远离内管的端部设置有接口,接口与伺服电机电连接。
[0019]本技术设置接口便于插接外部线缆,从而为伺服电机供电。
[0020]进一步地,手柄的外壁设置有与出线孔相邻的缝线捆扎部。
[0021]本技术的缝线捆扎部用于捆扎收纳缝线。
[0022]进一步地,锚钉内部中空且呈六边形结构,内管的端部与锚钉配合连接。
[0023]本技术通过将锚钉内部设置呈六边形结构便于在内管转动时带动锚钉转动。
[0024]进一步地,锚钉本体还包括与锚钉远离内管的端部配合连接的接线部,接线部靠近锚钉的端部开设有接线孔,缝线经接线孔依次穿过锚钉、内管并从出线孔穿出。
[0025]本实用新的缝线经接线孔依次穿过锚钉及内管并从手柄上的出线孔延伸出,避免了缝线与皮肤或者组织接触,减少感染的几率,同时也避免打结的情况,穿出后的缝线还可以绑扎固定在缝线困扎部上。
[0026]进一步地,接线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大径柱和小径柱,大径柱的直径大于锚钉的直径,小径柱伸入至锚钉内,且接线孔开设在小径柱上。
[0027]进一步地,大径柱远离小径柱的端部圆弧过渡。
[0028]本技术的接线部设置的两段式结构,使得缝线与锚钉的固定更稳固。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0]1、本技术的带线锚钉插入器,通过伺服电机控制齿轮传动进一步控制内管转
动,通过伺服电机的转动驱动与双向连杆啮合的弧形齿块做直线运动,进而通过弧形齿块带动连接块、轴套、限位组件以及内管做直线运动,从动齿轮的长度与锚钉的长度匹配,当内管在外管的作用下向后退时,锚钉能顺利导入预制的螺纹孔内;
[0031]2、本技术实现了自动旋入取代的传统转动手柄的方式,避免了手动施力的主观影响,整个操作过程缝线均能稳定固定,且不会接触到手术部位以及患者的皮肤,大大提高了手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带线锚钉插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驱动件与插入器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图1的A部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6为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中:1

手柄、11

驱动件、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线锚钉插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手柄(1)、插入器杆(2)和锚钉本体(3),所述手柄(1)内设置有驱动件(11),所述手柄(1)远离所述插入器杆(2)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驱动件(11)电连接的接口(12),所述锚钉本体(3)连接有缝线(4);所述插入器杆(2)包括与所述手柄(1)连接的外管(21)、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管(21)内的内管(22),所述内管(22)的一端伸出所述外管(21)外并与所述锚钉本体(3)的锚钉(31)配合连接,所述内管(22)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手柄(1)内并与所述驱动件(11)的输出端配合连接,所述缝线(4)穿过所述内管(22)并从所述手柄(1)的出线孔(13)穿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线锚钉插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1)包括伺服电机(14)、连接在所述伺服电机(14)的输出端上的双向连杆(15)、配合连接在所述双向连杆(15)上的主动齿轮(16)、与所述主动齿轮(16)啮合的从动齿轮(17),所述从动齿轮(17)配合连接在所述内管(22)上,所述双向连杆(15)与所述内管(22)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内管(22)做直线运动的直线运动件(6),所述从动齿轮(17)的长度与所述锚钉(31)的长度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线锚钉插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运动件(6)包括与所述双向连杆(15)配合连接的轴套(61)、设置在所述轴套(61)上且配合连接在所述内管(22)的外壁的限位组件(62)、以及设置在所述轴套(61)内并与所述双向连杆(15)配合用于实现直线运动的传动组件(63),所述限位组件(62)位于所述传动组件(63)的下方,且所述限位组件(62)与所述从动齿轮(17)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线锚钉插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63)包括嵌设在所述轴套(61)内的连接块(6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成东岳欣殷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邦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