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祥龙专利>正文

一种直丝弓矫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283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中国人牙齿特征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属于齿科正畸技术领域,自锁直丝弓矫治器为自锁托槽或自锁颊面管,自锁直丝弓矫治器包括底板、与底板一体连接的本体、滑动连接于本体上的盖体、开设于本体上且用于放置弓丝的槽沟;用于前牙的自锁托槽具有高转矩角、中转矩角、低转矩角的其中一种,当待矫正牙齿均使用高转矩角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时,高转矩角为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丝弓矫治器


[0001]本技术涉及齿科正畸器材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直丝弓矫治器。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人体骨骼与牙齿特征均存在明显的差异,目前国内市场上基于中国人牙齿特征的直丝弓矫治器是Z2矫治器,即如下技术中公开的Z系列直丝弓矫治器。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2010215U、申请日为2011年01月28日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基于正常合中国人牙齿特征的Z系列直丝弓矫治器,其中公开了全口28颗牙齿正畸托槽的数据,包括托槽底厚度、冠凸距、托槽轴倾度、转矩、补偿角、底板水平曲率半径、底板水平弧度、底板垂直曲率半径以及底板垂直弧度;同时包括与之配套的三种标准弓丝的形态。该Z系列直丝弓矫治器克服了现有的矫治器中依据西方人或者日本人的正常牙合数据进行设计和改良的牙齿矫治器不能用于中国人牙齿特征的不足。
[0004]Z系列直丝弓矫治器包含了颊面管和自锁托槽两种,由于磨牙在矫治期间所需要受到的作用力更大,因此,磨牙通常采用颊面管,而其他牙齿则采用自锁托槽,人体牙齿的结构示意图可参见图1。
[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丝弓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丝弓矫治器为自锁托槽或自锁颊面管,所述直丝弓矫治器包括底板(8)、与底板(8)一体连接的本体(1)、滑动连接于本体(1)上的盖体(2)、开设于本体(1)上且用于放置弓丝的槽沟(3);用于前牙的所述自锁托槽具有高转矩角、中转矩角、低转矩角的其中一种,当待矫正牙齿均使用高转矩角的直丝弓矫治器时,所述高转矩角为4
°
~18
°
;当待矫正牙齿均使用中转矩角的直丝弓矫治器时,所述中转矩角为
‑3°
~11
°
;当待矫正牙齿均使用低转矩角的直丝弓矫治器时,所述低转矩角为
‑6°
~0
°
;用于下颌后牙(119)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的转矩角为

13
°
~

3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丝弓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当待矫正牙齿均使用高转矩角的直丝弓矫治器时,用于上颌中切牙(102)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高转矩角为18
°
,上颌侧切牙(103)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的高转矩角为14
°
,用于上颌尖牙(104)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的高转矩角为6
°
;用于下颌中切牙(112)、下颌侧切牙(113)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的高转矩角为4
°
,用于下颌尖牙(114)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的高转矩角为6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丝弓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当待矫正牙齿均使用中转矩角的直丝弓矫治器时,用于上颌中切牙(102)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中转矩角为11
°
,用于上颌侧切牙(103)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的中转矩角为7
°
,用于上颌尖牙(104)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的中转矩角为
‑3°
;用于下颌中切牙(112)、下颌侧切牙(113)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的中转矩角为0
°
,用于下颌尖牙(114)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的中转矩角为
‑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丝弓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当待矫正牙齿均使用低转矩角的直丝弓矫治器时,用于上颌中切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祥龙倪其军
申请(专利权)人:曾祥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