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424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除臭系统,包括垃圾站、工作室、除臭室、PLC控制系统、气体浓度监测器以及上位机监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风幕机在入口处形成一面“无形的门帘”,阻隔垃圾站内气体不向外扩散,能有效防止室内气体污染物扩散外泄,除了利用离心风机在垃圾站内形成负压,将臭气气体吸到除臭室除臭外,还设置了离子新风模块,离子新风模块的离子出风管出口距离地面一点五到两米左右,能够通过释放离子有效的解决沉积在空中的臭气气体,同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离子出风管摆动形成一个送风的作用,可将一定臭气气体向垃圾站中心挤压,便于负压除臭模块吸入。块吸入。块吸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尤其涉及除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垃圾的臭味因垃圾中的有机成分由细菌分解而产生,生活垃圾中有75-80%是有机物,主要有果皮、菜叶菜梗、剩饭/菜、家禽、动物及鱼类的皮、毛、内脏、脂肪、粪便、下脚料/血水、树叶、废纸、花草和动物的机体等和一定的水分。在自然消化的过程中,经有氧/厌氧发酵等作用下,产生恶臭,尤其是在天气炎热的时候,由于发酵作用加快,臭气变的更加严重。垃圾堆放处散发出得臭气对空气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也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也会使环境更加恶化,因此对垃圾的除臭和杀菌变得很有必要。
[0003]现有技术中,垃圾站除臭装置包括风机和风量调控结构以及多连塔除臭器,风机设置在多连塔除臭器的进风口处,风机上连有主风管,主风管与支风管连通,支风管上设置有风量调控结构,支风管末端设置有风口防堵罩,该专利技术是以多连塔除臭器除臭为基础,采用在垃圾填埋面铺设聚乙烯膜收集臭气,抽风机把臭气送入多连塔除臭器,让臭气与除臭液充分作用,经除臭净化后排空,最终达到全面除臭的目的,该技术提供的除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除臭系统,包括垃圾站(1)、工作室(20)、除臭室(2)、PLC控制系统、气体浓度监测器(5)以及上位机监控装置,所述垃圾站(1)、工作室(20)、除臭室(2)按从前到后依次分布,所述垃圾站(1)远离工作室(20)的一侧设置有两组入口(3),所述上位机监控装置由触摸屏和上位机电脑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站(1)、除臭室(2)中设置有除臭装置,所述除臭装置包括:用于解决沉积在空中的臭气气体的离子新风模块,所述离子新风模块由多组离子送风发生器(6)、离子出风管(7)组成,多组所述离子送风发生器(6)均设置在垃圾站(1)内侧上壁且位于靠近工作室(20)的一侧,多组所述离子出风管(7)均转动连接在垃圾站(1)内侧上壁,多组所述离子出风管(7)均通过管道分别与多组离子送风发生器(6)连接;用于驱动离子出风管(7)摆动形成摆动风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离子出风管(7)与远离离子出风管(7)风口一侧的垃圾站(1)内侧壁之间;用于在垃圾站(1)产生负压吸走臭气气体并处理的负压除臭模块,所述负压除臭模块设置在垃圾站(1)与除臭室(2)之间;用于形成风幕避免垃圾站(1)内部臭气气体逸出的风幕模块,所述风幕模块设置在入口(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站(1)内侧上壁且靠近垃圾站(1)内侧左壁、内侧右壁以及内侧后壁处均固定连接有吊架(16),多组所述离子出风管(7)均转动连接在吊架(16)下端,多组所述离子出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钦进申乾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启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