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井定深水质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4102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质检测取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深井定深水质取样装置。包括容样管、活塞管和提拉杆,提拉杆贯穿容样管的一端与活塞管的封闭端连接,容样管的侧壁设有第一进出水通孔,活塞管内沿中轴线间隔设置有两组弹性封堵构件,弹性封堵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弹簧和封堵球,弹簧垂直卡设于活塞管内,封堵球抵接活塞管内壁,且部分延伸至活塞管外,用于封堵第一进出水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深井地下水的定深采样,提高采样效率,解决传统采样方式容易多层水质混合以及采样后撒漏的问题,并且有效防止采样过程中对地下水造成人体接触污染。水造成人体接触污染。水造成人体接触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井定深水质取样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质检测取样
,具体涉及一种深井定深水质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是地表生物生存所需的基础物质,人类活动,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下渗、工业园区污染源地下排放或泄漏、农业活动污染等,都会造成水体污染。而地表水除本身水质污染外,还会横向及纵向扩散至更大的区域,入渗地下后也给地下水带来威胁,从地表的点状到地下的三维锥面状,从线状到条带状,在不同地层深度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地下水污染。
[000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不断加强,对水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地下水质取样并配合相关测试技术能提供大量关于水质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信息,是开展环境安全评估的重要技术手段。但现有地下水取样装置在进行地表水取样时,由于设计问题会载在采样时出现多层水质混合的情况,并且在采样后出现撒漏的现象,需要进行多次取样,费时费力,且使用不够快捷方便,还容易出现人体接触取样地下水造成样品污染等问题,影响检测结果,降低后续样品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井定深水质取样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深井定深水质取样装置,包括容样管、活塞管和提拉杆,所述容样管内部中空,且两端封闭设置,所述活塞管置于容样管内,与容样管同中轴线设置,活塞管的一端呈敞口设计,另一端封闭设置,所述提拉杆贯穿容样管的一端与活塞管的封闭端连接,所述容样管的侧壁设有第一进出水通孔,所述活塞管内沿中轴线间隔设置有两组弹性封堵构件,所述弹性封堵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弹簧和封堵球,所述弹簧垂直卡设于活塞管内,所述封堵球抵接活塞管内壁,且部分延伸至活塞管外,用于封堵第一进出水通孔。
[0007]其应用时,初始状态下使活塞管内位于上方的一组弹性封堵构件的封堵球将第一进出水通孔封堵,通过提拉杆可将容样管和活塞管竖直下放到深井地下水中合适的取样深度,当需要采集水样时,可迅速向上提拉一下提拉杆,使活塞管在容样管内向上位移,进而带动活塞管内上面一组弹性封堵构件的封堵球挤压弹簧脱出第一进出水通孔,使水样通过第一进出水通孔进入到容样管内,当取样足够时,再次迅速向上提拉一下提拉杆,使活塞管在容样管内向上位移,进而带动活塞管内下面一组弹性封堵构件的封堵球移动至第一进出水通孔的位置,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卡入第一进出水通孔,将第一进出水通孔封堵,然后即可通过提拉杆将容样管和活塞管从地下水中取出,通过按压提拉杆,使活塞管在容样管内向下位移,进而带动活塞管内下面一组弹性封堵构件的封堵球挤压弹簧脱出第一进出水通孔,通过第一进出水通孔即可将容样管提取的水样放出。通过该装置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
深井地下水的采样,提高地下水的采样效率,不会在采样时出现多层水质混合的情况,并且通过两组弹性封堵构件与容样管进出水孔的配合作用可以解决传统采样方式容易撒漏的问题,使用时人体不会与采样的地下水发生接触,可以有效防止采样过程中对地下水造成人体接触污染。
[0008]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容样管的内壁靠近第一进出水通孔的部位设有用于卡入封堵球的限位槽。其应用时,通过在容样管的内壁设置限位槽,可以在取样前第一次提拉提拉杆时,使活塞管内上面一组弹性封堵构件的封堵球脱出第一进出水通孔后,向上同步移动至限位槽的位置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卡入限位槽,实现对活塞管的移动限位,便于精准、高效地使第一进出水通孔处于两组弹性封堵构件之间进行取样。
[0009]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弹簧的两端均连接有封堵球,所述容样管的管壁上正对设置两个第一进出水通孔。其应用时,通过两个第一进出水通孔可以提高取药效率,通过在弹簧的两端均连接封堵球,便于使两端封堵球同步封堵或者脱出两个第一进出水通孔。
[0010]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容样管和活塞管均呈圆筒状设计。其应用时,通过容样管和活塞管的圆筒状设计,便于进行两者的同轴设置,以及封堵球在容样管内壁的滑动对位。
[0011]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活塞管的侧壁设有若干第二进出水通孔。其应用时,通过在活塞管的侧壁设置第二进出水通孔,便于使水样通过第二进出水通孔进出活塞管和容样管,进一步提高取样效率。
[0012]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容样管背离提拉杆的一端外壁吊挂有配重球。其应用时,通过在容样管上吊挂配重球,便于在将容样管和活塞管放到深井地下水中后,通过配重球的重力拉扯作用,使容样管和活塞管竖直下沉到相应的深度。
[0013]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封堵球采用硅胶球,所述配重球采用铅球。其应用时,通过硅胶球可以更好地封堵第一进出水通孔,防止水样漏出,通过铅球可以使容样管和活塞管竖直下沉到一定的深度进行取样。
[0014]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提拉杆远离活塞管的一端设有拉环,所述拉环用于捆绑拉绳。其应用时,通过拉环可以捆绑拉绳,以便将容样管和活塞管下放到地下水中一定的深度进行取样。
[0015]有益效果:本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深井地下水的采样,提高地下水的采样效率,不会在采样时出现多层水质混合的情况,并且通过两组弹性封堵构件与容样管进出水孔的配合作用可以解决传统采样方式容易撒漏的问题,同时,使用时人体不会与采样的地下水发生接触,可以有效防止采样过程中对地下水造成人体接触污染。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7]图1为本技术取样前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取样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取样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弹性封堵构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弹性封堵构件及第二进出水通孔的设置示意图。
[0022]图中:1、容样管;2、活塞管;3、封堵球;4、弹簧;5、提拉杆;6、拉环;7、第一进出水通孔;8、限位槽;9、第二进出水通孔;10、配重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专利技术,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0024]实施例: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深井定深水质取样装置,包括容样管1、活塞管2和提拉杆5,所述容样管1内部中空,且两端封闭设置,所述活塞管2置于容样管1内,与容样管1同中轴线设置,活塞管2的一端呈敞口设计,另一端封闭设置,所述提拉杆5贯穿容样管1的一端与活塞管2的封闭端连接,所述容样管1的侧壁设有第一进出水通孔7,所述活塞管2内沿中轴线间隔设置有两组弹性封堵构件,所述弹性封堵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弹簧4和封堵球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井定深水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样管(1)、活塞管(2)和提拉杆(5),所述容样管(1)内部中空,且两端封闭设置,所述活塞管(2)置于容样管(1)内,与容样管(1)同中轴线设置,活塞管(2)的一端呈敞口设计,另一端封闭设置,所述提拉杆(5)贯穿容样管(1)的一端与活塞管(2)的封闭端连接,所述容样管(1)的侧壁设有第一进出水通孔(7),所述活塞管(2)内沿中轴线间隔设置有两组弹性封堵构件,所述弹性封堵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弹簧(4)和封堵球(3),所述弹簧(4)垂直卡设于活塞管(2)内,所述封堵球(3)抵接活塞管(2)内壁,且部分延伸至活塞管(2)外,用于封堵第一进出水通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井定深水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样管(1)的内壁靠近第一进出水通孔(7)的部位设有用于卡入封堵球(3)的限位槽(8)。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朝永郭林陆真刘兰菊谢思维杨艳霞李瑞杨苏建仓郭晓静冯翔田浚收何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