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差通讯隔离电路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03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压差通讯隔离电路和电子设备,压差通讯隔离电路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第一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发送端和第一接收端,第二处理单元包括第二发送端和第二接收端,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导通端、第二导通端和第一通断控制端,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三导通端、第四导通端和第二通断控制端;第一导通端电连接第一电源,且第一导通端电连接第二接收端,第二导通端接地,第一通断控制端电连接第一发送端;第三导通端接第二电源,且第三导通端电连接第一接收端,第四导通端接地,第二通断控制端电连接第二发送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有效降低了整体电路成本。有效降低了整体电路成本。有效降低了整体电路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差通讯隔离电路和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差通讯隔离电路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厂商都在从各个方面寻求突破以降低产品成本,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0003]在电子设备的硬件中,各个MCU之间大多需要相互传递信号(即通讯),而不同的MCU的供电电压有差异(例如,有的MCU是5V供电,有的MCU则是3V供电),因此MCU通讯采用电信号的电压强度也有差异。这一问题的现有解决方式是,在两个通讯的MCU之间增加转换芯片,通过转换芯片将任一MCU发送的电信号转换为另一MCU能够识别的电信号。由于使用了转换芯片,因此,电路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压差通讯隔离电路和电子设备,旨在降低通讯电路的电路成本。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压差通讯隔离电路,包括:
[0006]第一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发送端和第一接收端;
[0007]第二处理单元,包括第二发送端和第二接收端;
[0008]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导通端、第二导通端和第一通断控制端;
[0009]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三导通端、第四导通端和第二通断控制端;
[0010]所述第一导通端电连接第一电源,且所述第一导通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接收端,所述第二导通端接地,所述第一通断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发送端;所述第三导通端接第二电源,且所述第三导通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接收端,所述第四导通端接地,所述第二通断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发送端。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通端经一上拉电阻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或所述第二导通端经一下拉电阻接地;
[0012]所述第三导通端经一上拉电阻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或所述第四导通端经一下拉电阻接地。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通端与所述第二接收端经过一电阻电连接,所述第三导通端与所述第一接收端经过一电阻电连接。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经所述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通断控制端,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对应为所述第一导通端和所述第二导通端。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NPN型三极管、第三电阻和第四电
阻,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经所述第四电阻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二通断控制端,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对应为所述第三导通端和所述第四导通端。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NMOS管,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源极、栅极分别对应为所述第一导通端、第二导通端和第一通断控制端;
[0017]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NMOS管,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源极、栅极分别对应为所述第三导通端、第四导通端和第二通断控制端。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差通讯隔离电路还包括第一滤波单元和第二滤波单元,所述第一滤波单元与所述第一发送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滤波单元与所述第二发送端电连接。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由所述第二电源供电,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由所述第一电源供电。
[0020]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压差通讯隔离电路。
[0021]本技术压差通讯隔离电路技术方案,第一处理单元采用通过第一开关单元向第二处理单元发送峰值为第一电源电压大小的脉冲信号,第二处理单元采用通过第二开关单元向第一处理单元发送峰值为第二电源电压大小的脉冲信号,并且通过第一开关单元将第一处理单元的第一发送端与第二处理单元的第二接收端隔离,第二开关单元将第二处理单元的第二发送端与第一处理单元的第一接收端隔离,从而有效实现了通讯信号有压差的两个处理单元之间的隔离通讯,相较于现有方案而言,本实施例由于采用的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可由分立的开关管等分立元器件构成,因此,电路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压差通讯隔离电路一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压差通讯隔离电路另一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6]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7]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
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本技术提出一种压差通讯隔离电路,主要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电器设备中。
[0029]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压差通讯隔离电路,包括:
[0030]第一处理单元10,包括第一发送端11和第一接收端12;
[0031]第二处理单元20,包括第二发送端21和第二接收端22;
[0032]第一开关单元30,包括第一导通端a1、第二导通端a2和第一通断控制端b1;
[0033]第二开关单元40,包括第三导通端a3、第四导通端a4和第二通断控制端b2;
[0034]其中,第一导通端a1电连接第一电源V1,且第一导通端a1电连接第二接收端22,第二导通端a2接地,第一通断控制端b1电连接第一发送端11,第一处理单元10的第一发送端11输出的电信号控制第一开关单元30的通断状态(即可控制第一开关单元30在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直接切换);
[0035]第三导通端a3接第二电源V2,且第三导通端a3电连接第一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差通讯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发送端和第一接收端;第二处理单元,包括第二发送端和第二接收端;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导通端、第二导通端和第一通断控制端;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三导通端、第四导通端和第二通断控制端;所述第一导通端电连接第一电源,且所述第一导通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接收端,所述第二导通端接地,所述第一通断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发送端;所述第三导通端接第二电源,且所述第三导通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接收端,所述第四导通端接地,所述第二通断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发送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差通讯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通端经一上拉电阻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或所述第二导通端经一下拉电阻接地;所述第三导通端经一上拉电阻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或所述第四导通端经一下拉电阻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差通讯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通端与所述第二接收端经过一电阻电连接,所述第三导通端与所述第一接收端经过一电阻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差通讯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经所述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通断控制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雄曾兆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拓普泰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