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焊板式空气预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3994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全焊板式空气预热器,包括板式换热芯体、换热器壳体、烟气进口接头、烟气出口接头、空气进口接头和空气出口接头;板式换热芯体由双侧凸点板堆叠而成,双侧凸点板布置有向烟气侧和向空气侧凸出的成线性阵列形式的凸点,凸点与凸点接触对置形成气体流道,双侧凸点板的边缘有用于焊接密封的折边,折边的高度与对应侧的凸点的高度相等,两种介质采用错流换热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含尘烟气余热回收领域,双侧凸点板两侧的凸点的高度可以根据气体流量和烟气含尘率进行调节,凸点接触对置形成了气体流道,不仅起到支撑流道、抵抗两侧介质压差的作用,增强了气体扰流,强化了换热。强化了换热。强化了换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焊板式空气预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预热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节能设备的全焊板式空气预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空气预热器是一种利用锅炉排烟余热来加热燃烧所需空气的换热设备。目前,空气预热器的形式主要有回转式、管式和管翅式。
[0003]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主要用于600MW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其存在的问题有漏风率高,初期运行良好时漏风率小于10%,长时间运行造成密封元件磨损后漏风率超过20%;硫酸氢铵析出造成的堵塞,硫酸氢铵在温度低于200℃后呈液态,具有很高的黏性,其附着在换热表面后与烟气中的飞灰结合造成流道堵塞;低温腐蚀,烟气中的酸性物质析出腐蚀换热表面。
[0004]管式和管翅式空气预热器主要用于200MW及以下燃煤发电机组和各种工业锅炉,能承受很高的压力和温度,其存在的问题是换热效率低、易堵塞、体积庞大难于灵活布置。
[0005]传统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占地面积小,但是因其流道板间距小,阻力损失大,极易发生堵塞,所以更适用于液

液换热,且传统板式换热器采用橡胶垫片密封,无法承受较大压力和较高温度。
[0006]因此,特别需要一种全焊板式空气预热器,以解决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焊板式空气预热器,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克服现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率高、易堵塞和管式空气预热器换热效率低、体积庞大等的缺点,结合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等的优点。
[0008]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一种全焊板式空气预热器,包括板式换热芯体(1)、换热器壳体(2)、烟气进口接头(3)、烟气出口接头(4)、空气进口接头(5)和空气出口接头(6);板式换热芯体(1)包裹在换热器壳体(2)内部,换热器壳体(2)的上端面与烟气进口接头(3)连接,换热器壳体(2)的下端面与烟气出口接头(4)连接,换热器壳体(2)的左端面与空气进口接头(5)连接,换热器壳体(2)的右端面与空气出口接头(6)连接;板式换热芯体(1)由双侧凸点板(11)堆叠而成,相邻的双侧凸点板(11)对叠放置,多个双侧凸点板(11)依次正叠和对叠构成了板式换热芯体(1);双侧凸点板(11)布置有向烟气侧凸出的烟气侧凸点(12)和向空气侧凸出的空气侧凸点(13),凸点成线性阵列布置,凸点对置支撑形成气体流道;双侧凸点板(11)的左边缘和右边缘分别布置有向烟气侧弯折的烟气侧折边(14),烟气侧折边(14)的高度与烟气侧凸点(12)的高度相等,双侧凸点板(11)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布置有向空气侧弯折的空气侧折边(15),空气侧折边的高度与空气侧凸点(13)的高度相等。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烟气侧凸点(12)和空气侧凸点(13)的高度和直径
可以调节,烟气侧凸点(12)和空气侧凸点(13)的高度与直径比范围为1/5

1/2。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烟气侧的双侧凸点板(11)和空气侧的双侧凸点板(11)的间距通过凸点高度进行调节,烟气侧的双侧凸点板(11)和空气侧的双侧凸点板(11)的间距范围为4mm

40mm。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烟气侧折边(14)和空气侧折边(15)的弯折角度均为90℃。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的全焊板式空气预热器,其板式换热芯体由双侧凸点板堆叠而成,烟气流道和空气流道均由凸点对置形成支撑,可以承受较大的介质压差而不变形,同时凸点结构增强了扰流,强化了传热,对于含尘烟气以及烟气流量和空气流量相差较大时都能灵活设计双侧凸点板的间距,且全焊式密封方式实现了理论漏风量为零,克服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率高的缺点。
[0015]在烟气流量大且含尘率高时,克服管式空气预热器换热效率低、体积庞大和易于堵塞的缺点;双侧凸点板的间距可通过凸点高度灵活调节,适用于大流量烟气,且不发生堵塞,凸点绕流增强了换热,减小了空气预热器的换热面积和体积。
[0016]板式换热芯体由双侧凸点板堆叠而成,可以通过冲压成型,易于加工和生产,采用折边密封焊接,无需添加辅助焊接边条,降低了生产工作量。
[0017]本技术的全焊板式空气预热器也可以用于气

液换热和液

液换热。
[0018]本技术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全焊板式空气预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全焊板式空气预热器的板式换热芯体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全焊板式空气预热器的双侧凸点板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全焊板式空气预热器的烟气侧流道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全焊板式空气预热器的空气侧流道的示意图。
[0024]附图标号说明:1

板式换热芯体、2

换热器壳体、3

烟气进口接头、4

烟气出口接头、5

空气进口接头、6

空气出口接头、11

双侧凸点板、12

烟气侧凸点、13

空气侧凸点、14

烟气侧折边、15

空气侧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6]实施例
[0027]本技术的全焊板式空气预热器,包括板式换热芯体1、换热器壳体2、烟气进口接头3、烟气出口接头4、空气进口接头5和空气出口接头6;板式换热芯体1包裹在换热器壳体2内部,换热器壳体2的上端面与烟气进口接头3连接,换热器壳体2的下端面与烟气出口接头4连接,换热器壳体2的左端面与空气进口接头5连接,换热器壳体2的右端面与空气出
口接头6连接;板式换热芯体1由双侧凸点板11堆叠而成,相邻的双侧凸点板11对叠放置,多个双侧凸点板11依次正叠和对叠构成了板式换热芯体1;双侧凸点板11布置有向烟气侧凸出的烟气侧凸点12和向空气侧凸出的空气侧凸点13,凸点成线性阵列布置,凸点对置支撑形成气体流道;双侧凸点板11的左边缘和右边缘分别布置有向烟气侧弯折的烟气侧折边14,烟气侧折边14的高度与烟气侧凸点12的高度相等,双侧凸点板11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布置有向空气侧弯折的空气侧折边15,空气侧折边的高度与空气侧凸点13的高度相等,相邻双侧凸点板11的折边接触后进行焊接,实现气体流道密封。
[0028]参照图1,高温烟气从烟气进口接头3流入,经过板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焊板式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板式换热芯体(1)、换热器壳体(2)、烟气进口接头(3)、烟气出口接头(4)、空气进口接头(5)和空气出口接头(6);板式换热芯体(1)包裹在换热器壳体(2)内部,换热器壳体(2)的上端面与烟气进口接头(3)连接,换热器壳体(2)的下端面与烟气出口接头(4)连接,换热器壳体(2)的左端面与空气进口接头(5)连接,换热器壳体(2)的右端面与空气出口接头(6)连接;板式换热芯体(1)由双侧凸点板(11)堆叠而成,相邻的双侧凸点板(11)对叠放置,多个双侧凸点板(11)依次正叠和对叠构成了板式换热芯体(1);双侧凸点板(11)布置有向烟气侧凸出的烟气侧凸点(12)和向空气侧凸出的空气侧凸点(13),凸点成线性阵列布置,凸点对置支撑形成气体流道;双侧凸点板(11)的左边缘和右边缘分别布置有向烟气侧弯折的烟气侧折边(14),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俐俊代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润汇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