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负逻辑兼容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3522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负逻辑兼容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其中正负逻辑兼容控制电路包括:限流电路、第一分压电路、二选一电路和第二分压电路;二选一电路包括第一电流支路和第二电流支路;限流电路输入端输入第一输入控制信号,限流电路输出端同时连接第一分压电路分压点、第一电流支路一端和第二电流支路控制端,第一分压电路输入端输入第一供电信号,第二分压电路输入端输入第二供电信号,第二分压电路分压点、第一电流支路另一端和第二电流支路一端连接在一起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第一分压电路接地端、第二电流支路另一端和第二分压电路接地端连接在一起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二选一电路实现了正负逻辑控制功能的兼容,有利于提高PCB的复用率。PCB的复用率。PCB的复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负逻辑兼容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逻辑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正负逻辑兼容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电子设备向着小型化、绿色化和轻便化发展以及5G通讯的普及,人们对电子设备中所必需的开关电源体积有了更高的要求,对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开关电源的研究也越来越迫切。但不同行业对逻辑控制也有不同的需求,特别是通讯、计算机等领域。
[0003]在不同行业对于开关电源的应用场合中,对开关电源的控制逻辑也有不同的需求,如计算机等一般行业领域需求正逻辑信号控制,而5G通讯等新兴行业则采用相反的负逻辑控制。传统的设计方案多为分别针对某一控制逻辑作出对应的电路设计方案,且每个电路方案需配置对应的PCB,造成了PCB无法复用,管控困难的问题,极大浪费了人力物力,增加了设计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如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正负逻辑兼容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将正负控制逻辑兼容设计,根据应用场景的需要,选择所需要具备的逻辑控制功能,提高PCB的复用率。
[0005]作为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所提供的正负逻辑兼容控制电路的实施例如下:
[0006]一种正负逻辑兼容控制电路,包括:限流电路、第一分压电路、二选一电路和第二分压电路;所述二选一电路包括第一电流支路和第二电流支路;
[0007]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输入控制信号ctrl,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出端同时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分压点、所述第一电流支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流支路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供电信号VCC1,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二供电信号Vg,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分压点、所述第一电流支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流支路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后输出第二控制信号Vctrl,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接地端、所述第二电流支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接地端连接在一起用于接地;
[0008]所述正负逻辑兼容控制电路用作正逻辑控制功能时,所述二选一电路选用第一电流支路,当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入端为高电平或悬空,所述第一电流支路截止;当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入端为低电平或接地,所述第一电流支路导通,通过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入端拉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Vctrl;
[0009]所述正负逻辑兼容控制电路用作负逻辑控制功能时,所述二选一电路选用第二电流支路,当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入端为低电平或接地,所述第二电流支路截止;当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入端为高电平或悬空,所述第二电流支路导通,通过所述第二电流支路的另一端拉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Vctrl。
[0010]优选地,所述限流电路包括:电阻R1,所述电阻R1一端为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入端、
另一端为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出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限流电路还包括:电容C1,所述电容C1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另一端,所述电容C1另一端用于接地。
[0012]进一步地,所述限流电路还包括:静电管T1,所述静电管T1阳极用于接地,所述静电管T1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1一端。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2和电阻R3,所述电阻R3一端为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3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2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分压点,所述电阻R2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接地端。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流支路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为所述第一电流支路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为所述第一电流支路的另一端。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流支路包括: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为所述第二电流支路的控制端,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二电流支路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二电流支路的另一端。
[0016]优选地,所述第二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4和电阻R5,所述电阻R4一端为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4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5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分压点,所述电阻R5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接地端。
[0017]一种正负逻辑兼容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容C1、静电管T1、二极管D1和三极管Q1;所述电阻R1一端和所述静电管T1阴极连接在一起用于输入第一输入控制信号ctrl,所述电阻R1另一端、所述电容C1一端、所述电阻R3另一端、所述电阻R2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和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在一起,所述电阻R3一端用于输入第一供电信号VCC1,所述电阻R4一端用于输入第二供电信号Vg,所述二极管D1阴极、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所述电阻R4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5一端连接在一起输出第二控制信号Vctrl,所述静电管T1阳极、所述电容C1另一端、所述电阻R2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所述电阻R5另一端连接在一起用于接地;
[0018]其中,所述正负逻辑兼容控制电路用作正逻辑控制功能时,所述二极管D1与三极管Q1选用二极管D1;所述正负逻辑兼容控制电路用作负逻辑控制功能时,所述二极管D1与三极管Q1选用三极管Q1。
[0019]作为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所提供的开关电源的实施例如下:
[0020]一种开关电源,包括控制芯片U1,以及上述第一个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正负逻辑兼容控制电路,所述正负逻辑兼容控制电路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Vctrl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被控引脚UVLO。
[0021]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二选一电路实现了对正负逻辑控制功能的兼容,在实际应用时,只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在二选一电路中选择合适的电流支路,即可实现所需要的正逻辑控制功能或者负逻辑控制功能,解决了正负逻辑不能兼容及PCB管控困难的问题,并且具体的实现电路非常简单、容易实施,有利于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提高PCB的复用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正负逻辑兼容控制电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
路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的正负逻辑兼容控制电路另外一个实施方式开关电源被控芯片U1的原理图;
[0024]图3为图2实施例二选一电路选用第一电流支路后的原理图;
[0025]图4为图2实施例二选一电路选用第二电流支路后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描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元器件、单元电路或控制时序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元器件、单元电路或控制时序,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电路固有的元器件、单元电路或控制时序。
[0028]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负逻辑兼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限流电路、第一分压电路、二选一电路和第二分压电路;所述二选一电路包括第一电流支路和第二电流支路;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输入控制信号ctrl,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出端同时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分压点、所述第一电流支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流支路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供电信号VCC1,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二供电信号Vg,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分压点、所述第一电流支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流支路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后输出第二控制信号Vctrl,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接地端、所述第二电流支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接地端连接在一起用于接地;所述正负逻辑兼容控制电路用作正逻辑控制功能时,所述二选一电路选用第一电流支路,当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入端为高电平或悬空,所述第一电流支路截止;当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入端为低电平或接地,所述第一电流支路导通,通过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入端拉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Vctrl;所述正负逻辑兼容控制电路用作负逻辑控制功能时,所述二选一电路选用第二电流支路,当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入端为低电平或接地,所述第二电流支路截止;当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入端为高电平或悬空,所述第二电流支路导通,通过所述第二电流支路的另一端拉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Vctr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正负逻辑兼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电路包括:电阻R1,所述电阻R1一端为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入端、另一端为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正负逻辑兼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电路还包括:电容C1,所述电容C1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另一端,所述电容C1另一端用于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正负逻辑兼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电路还包括:静电管T1,所述静电管T1阳极用于接地,所述静电管T1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1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正负逻辑兼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2和电阻R3,所述电阻R3一端为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3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2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分压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振宝吴少测李树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