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3514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30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光源、第二激光光源、第一整形组件、第二整形组件、分光片、收光透镜组以及散射器件。第一激光与第二激光的波长不同。不同波长的第一激光与第二激光以主光线平行的角度,分别经过与其对应的第一整形组件与第二整形组件后,以相同的角分布与面分布在分光片处合光后透过收光透镜组,在散射器件表面发生反射,经过散射器件反射后的光线,依次透过收光透镜组和分光片后,作为光源光输出,通过多色激光源单独整形和匀化处理,使其具有相同的角分布与面分布,并使其经过分光片的不同区域,而分光镜的每个镀膜区域的尺寸和分光属性可以单独设计,能够提升多色激光光源的出光效率。提升多色激光光源的出光效率。提升多色激光光源的出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投影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激光器中单颗芯片的角分布是恒定的条件下,为了保证两种波长的激光器光学扩展量相等,需要特别注意激光器的排布,以保证经过整形后,两种波长的激光的面分布和角分布分别相同。
[0003]不同于蓝、绿激光器有单颗芯片,红光激光器通常有两颗芯片的条件下,很难保证激光器排布符合最优值,会引起光源效率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发光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光源、第二激光光源、第一整形组件、第二整形组件、分光片、收光透镜组以及散射器件。第一激光光源用于发出第一激光。第二激光光源用于发出与所述第一激光的波长不同的第二激光,所述第二激光的主光线与所述第一激光的主光线平行。第一整形组件与所述第一激光对应,第二整形组件与所述第二激光对应,所述第一整形组件与第二整形组件用于使经过的所述第一激光与所述第二激光具有相同的角分布与面分布。所述不同波长的第一激光与第二激光以主光线平行的角度,分别经过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整形组件与所述第二整形组件后,以相同的角分布与面分布在所述分光片处合光后透过所述收光透镜组,在所述散射器件表面发生反射,经过所述散射器件反射后的光线,依次透过所述收光透镜组和分光片后,作为光源光输出。
[000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整形组件包括:第一整形透镜组以及第一匀光器件,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组位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一匀光器件位于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组远离所述第一激光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一激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组以及所述第一匀光器件。所述第二整形组件包括:第二整形透镜组以及第二匀光器件,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组位于所述第二激光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二匀光器件位于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组远离所述第二激光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二激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组以及所述第二匀光器件。
[000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第一汇聚透镜以及第二汇聚透镜,所述第一汇聚透镜设置于所述第一整形组件与所述第一匀光器件之间,所述第二汇聚透镜设置于所述第二整形组件与所述第二匀光器件之间。
[000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光片的表面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尺寸与所述第一激光的光斑大小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尺寸与所述第二激光的光斑大小对应,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分光片表面除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
[00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用于反射所述第一激光并透射其他光线,所述第二区域用于反射所述第二激光并透射其他光线,所述第三区域用于透射所有光线,所述第一激光光源、所述第二激光光源、所述第一整形组件、所述第二整形组件、所述收光透镜组以及所述散射器件均位于所述分光片的同侧。
[00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用于透射所述第一激光并反射其他光线,所述第二区域用于透射所述第二激光并反射其他光线,所述第三区域用于反射所有光线,所述第一激光光源、所述第二激光光源、所述第一整形组件以及所述第二整形组件位于所述分光片的一侧,所述收光透镜组以及所述散射器件位于所述分光片的另一侧。
[00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散射器件为朗伯散射器件,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为全反射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用于透射所有光线,所述第一激光光源、所述第二激光光源、所述第一整形组件、所述第二整形组件、所述收光透镜组以及所述散射器件均位于所述分光片的同侧。
[00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散射器件为朗伯散射器件,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为偏振反射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用于透射所有光线,所述第一激光光源、所述第二激光光源、所述第一整形组件、所述第二整形组件、所述收光透镜组以及所述散射器件均位于所述分光片的同侧。
[00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第三激光光源以及第三整形组件,所述第三激光光源用于发出第三激光,所述第三激光的波长与所述第一激光以及所述第二激光的波长不同,所述第三整形组件位于所述第三激光光源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三激光光源的出光路径上,经过所述第三整形组件的所述第三激光与经过所述第一整形组件的所述第一激光具有相同的角分布与面分布,所述第三激光经过所述第三整形组件后射入所述分光片。
[00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光片位于所述收光透镜组的中轴线的一侧,所述第一激光以及所述第二激光经过所述收光透镜组后斜入射至所述散射器件,并被所述散射器件反射并散射,所述第一激光以及所述第二激光依次经过所述分光片、所述收光透镜组、所述散射器件以及所述收光透镜组后出射。
[00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装置,在第一激光光源以及第二激光光源的出光路径上分别设置第一整形组件以及第二整形组件,使得经过第一整形组件的第一激光与经过第二整形组件的第二激光具有相同的角分布与面分布,最终经过分光片、收光透镜组以及散射器件后出射,通过多色激光源单独整形和匀化处理,使其经过分光片的不同区域,而分光镜的每个镀膜区域的尺寸和分光属性可以单独设计,能够提升多色激光光源的出光效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反射镜压缩光路的原理示意图。
[0019]图2为球面透镜组和柱面透镜组对激光光束压缩整形的原理图。
[0020]图3为角分布成像原理图。
[0021]图4为面分布成像原理图。
[0022]图5为现有技术中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装置中的发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一种打光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发光装置1、第一激光光源10、第二激光光源20、第一整形组件30、第一整形透镜组310、第一匀光器件320、第一汇聚透镜330、第二整形组件40、第二整形透镜组410、第二匀光器件420、第二汇聚透镜430、分光片50、第一区域510、第二区域520、第三区域530、收光透镜组60、散射器件70、第三激光光源80、第三整形组件90、蓝色光源100、第一正压缩透镜200a、第二正压缩透镜200b、负压缩透镜300、汇聚透镜400、收集透镜组500、色轮600、红色光源700、柱面透镜组8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激光光源,用于发出第一激光;第二激光光源,用于发出与所述第一激光的波长不同的第二激光,所述第二激光的主光线与所述第一激光的主光线平行;与所述第一激光对应的第一整形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二激光对应的第二整形组件,所述第一整形组件与第二整形组件用于使经过的所述第一激光与所述第二激光具有相同的角分布与面分布;分光片、收光透镜组以及散射器件,所述不同波长的第一激光与第二激光以主光线平行的角度,分别经过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整形组件与所述第二整形组件后,以相同的角分布与面分布在所述分光片处合光后透过所述收光透镜组,在所述散射器件表面发生反射,经过所述散射器件反射后的光线,依次透过所述收光透镜组和分光片后,作为光源光输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形组件包括:第一整形透镜组以及第一匀光器件,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组位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一匀光器件位于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组远离所述第一激光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一激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组以及所述第一匀光器件;所述第二整形组件包括:第二整形透镜组以及第二匀光器件,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组位于所述第二激光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二匀光器件位于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组远离所述第二激光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二激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组以及所述第二匀光器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汇聚透镜以及第二汇聚透镜,所述第一汇聚透镜设置于所述第一整形组件与所述第一匀光器件之间,所述第二汇聚透镜设置于所述第二整形组件与所述第二匀光器件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片的表面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尺寸与所述第一激光的光斑大小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尺寸与所述第二激光的光斑大小对应,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分光片表面除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用于反射所述第一激光并透射其他光线,所述第二区域用于反射所述第二激光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记涛王则钦郭祖强李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