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3443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透镜,在树脂透镜的形成时,使得成型模和基材透镜之间的对位容易化,且生产率较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透镜包括:基材透镜、和在基材透镜上的树脂透镜,树脂透镜在光学有效直径外的区域中从光轴开始朝向外周依次具有:第1面、与第1面邻接的第2面、和与第2面邻接的第3面。第1面具有从外周开始朝向光轴变高的倾斜面,倾斜面与第2面连接。第2面具有相对光轴大致垂直的面,大致垂直的面与第1面连接。第3面具有从内周开始朝向外周变低的倾斜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基材透镜上设置树脂透镜的复合透镜。特别地,涉及具有树脂标记(marker)的复合透镜,在基材透镜上形成树脂透镜时,该树 脂标记可以容易地进行树脂的对位。
技术介绍
虽然在数码相机和移动电话机等光学设备上使用各种透镜,但是由于 由球面透镜会聚的像中产生像差,因此由于像差像就变得模糊。虽然为了 抑制像差,存在使用多枚折射率不同的透镜等的方法,但是如果透镜的枚 数增多,则违反光学设备轻量化的需求。因此,通过在球面透镜的表面上 形成具有非球面形状的树脂透镜,制成作为非球面透镜来发挥作用的复合透镜,通过在光学设备上使用复合透镜,就使得进行了像差修正的、轻量 且小型的光学设备实用化。图4中例示出现有的复合透镜的制造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如图4 (a)所示,该制造方法,首先,在成型模43的非球面形状的转印面上安 置紫外线硬化性树脂或热硬化性树脂等树脂42a。接着,使球面透镜等基 材透镜41的光轴和成型模的中心轴一致,通过由基材透镜41按压树脂 42a,对树脂42a进行成型使其与成型模43的转印面的非球面形状相匹配。 之后,如图4 (b)所示,按照树脂42a的种类,通过紫外线照射或加热对 树脂进行硬化,在基材透镜41上形成树脂透镜42后,能够制造如图4 (c) 所示的复合透镜。例如如图4 (d)所示,所制造的复合透镜44安装在光 学设备的镜筒(鏡胴camera cone) 45中,对物侧由环状支架45a支撑, 相反侧通过与镜筒45粘合或热铆接(力> L & ) 46来固定。作为在复合透镜的制造中使用的基材透镜,准备塑料透镜或玻璃透 镜。下面,虽然在基材透镜上形成树脂透镜,但是为了确保复合透镜的光 学性能,正确地使得基材透镜的光轴和树脂透镜的光轴相一致是重要的,3且必须正确地对基材透镜和成型模进行对位。图5是示出基于现有成型模53的树脂透镜52的形成方法的图,图5 (a)是示出基材透镜51和成型 模53之间的对位方法的图,图5 (b)是由这样的方法形成的复合透镜54 的剖面图。如图5 (a)所示,现有的对位方法,首先,在基材透镜的外缘 (〕/《)部上设置作为环状的凹部或环状的凸部的基材标记59,在成型模 53上,在成型面的中心部分形成具有曲率的树脂标记58。之后,制作参照用的复合透镜,通过采用测定显微镜来测定基材标记 59和树脂标记58的同轴度,来测定基材透镜51的光轴和树脂透镜52的 光轴的同轴度。接着,调整成型模53和基材保持部件55的水平方向(与 光轴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置,以使得同轴度的偏差相抵。之后,再次,制 作参照用的复合透镜,测定制作的复合透镜的基材标记59和树脂标记58 的同轴度,在测定基材透镜51的光轴和树脂透镜52的光轴的同轴度之后, 调整相对位置。重复这样的反馈,如果同轴度变为所希望的范围内,则结 束成型模53和基材保持部件55的对位,开始复合透镜的批量生产。此外, 也针对批量生产的复合透镜,测定基材标记59和树脂标记58的同轴度, 挑选出树脂透镜的中心偏差不良品。另一方面,存在如下方法,即,不另外设置基材标记59,在基材透镜 51和树脂透镜52的水平位置的调整中,利用基材透镜51的外形作为标记。 是如下方法,即,通过采用测定显微镜来测定基材透镜51的外形和树脂 标记58的同轴度,测定基材透镜51的光轴和树脂透镜52的光轴的同轴 度,以该测定值为依据来进行成型模53和基材保持部件55之间的对位。但是,由于为了进行基材透镜51的光轴A和成型模53的对位而形成 在成形面的中心部分的树脂标记58存在于光学有效直径内,因此从确保 复合透镜54的光学性能的观点出发,必须使得树脂标记58足够小。此外, 由于树脂标记58具有曲率,因此如果从光轴A方向观察,则对比度不清 楚。因此,在对位时难以看见树脂标记58,存在同轴度的测定较为困难的 问题。此外,存在如下方法,g卩,不在成型面的中心部分而是在成型面的 外缘附近58a处设置环状凹部(未图示。),在树脂透镜52的外缘附近58b 处将环状凸部(未图示。)作为树脂标记来进行转印(以下,称为现有例2。)。 但是,如图5 (a)所示,在成型面的外缘附近58a处形成的环状凹部由于在成型模53中在位置上处于上位,因此存在未充分填充树脂的情况。如 果树脂的填充不充分,则不能将树脂标记形成为所希望的形状,存在不能 作为树脂标记来使用的问题。专利文献1: JP特开2003 —2534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透镜,该复合透镜在树脂透镜的形成 时,通过对为了进行成型模和基材透镜之间的对位而形成的树脂标记进行 清楚化,在使得成型模和基材透镜的位置偏差量被反馈并进行调整时,使 得两者的对位容易化,且生产率较高。此外,通过成型模和基材透镜之间 的正确的对位,提供光学性能较高的精密的复合透镜。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透镜包括基材透镜、和在基材透镜上的树脂透镜,树 脂透镜在光学有效直径外的区域中从光轴开始朝向外周依次具有:第1面、 与第1面邻接的第2面、和与第2面邻接的第3面。第l面具有从外周开始朝向光轴变高的倾斜面,倾斜面与第2面连接。第2面具有相对光轴大 致垂直的面,大致垂直的面与第1面连接。第3面具有从内周开始朝向外 周变低的倾斜面。在这样的复合透镜中,第1面和第2面之间的连接部优 选曲率半径为0.03mm以下的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透镜的其他方式包括-基材透镜、和在基材透镜上的树脂透镜,树脂透镜在光学有效直径外的区 域中具有相对光轴大致垂直的面、和与大致垂直的面的外周连接的向光 轴方向突出的凸缘,大致垂直的面和凸缘之间的连接部的曲率半径是 0.03mm以下。该凸缘优选为外周侧端部比内周侧端部低的方式。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成型模和基材透镜之间的对位较为容易、精密且 生产率较高的复合透镜。附图说明图1是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的复合透镜的剖面图。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中的复合透镜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3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中的复合透镜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4是示出现有的复合透镜的制造方法的图。图5是示出基于现有的成型模的树脂透镜的形成方法的图。图6是第3实施方式中的复合透镜的剖面图。图7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复合透镜的制造中使用的成型模的剖面图。符号说明 1树脂透镜 2基材透镜 3成型模 3a成型面 4基材保持部件 11第1面 12第2面 13第3面 14凸缘 A光轴B光学有效直径具体实施例方式第1实施方式图1 (a)和图1 (b)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复合透镜的剖面图。图1 (b)是图1 (a)中的部分IB的放大图。如图1 (a)所示,该复合透镜 包括基材透镜2、和在基材透镜2上的树脂透镜1。如图l (b)所示, 树脂透镜1在光学有效直径B外的区域中从光轴A开始朝向外周依次具 有第1面11、与第1面11邻接的第2面12、和与第2面12邻接的第3 面13。第1面11具有从外周开始朝向光轴A变高的倾斜面,倾斜面与第 2面连接。此外,第2面12为相对光轴A大致垂直的面,这样的垂直的 面与第1面连接。另一方面,第3面13具有从内周开始朝向外周变低的 倾斜面。第1面11具有与第2面12连接的倾斜面,第2面12为相对光轴A 大致垂直的面,且与第l面连接。图7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透镜,包括基材透镜和在该基材透镜上的树脂透镜,在该复合透镜中, 上述树脂透镜在光学有效直径外的区域中从光轴开始朝向外周依次具有第1面、与该第1面相邻接的第2面和与该第2面相邻接的第3面, 第1面具有从外周开始朝向光轴变高 的倾斜面,该倾斜面与第2面相连接, 第2面具有相对光轴大致垂直的面,该大致垂直的面与第1面相连接,第3面具有从内周开始朝向外周变低的倾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匠蓝太田哲上田穰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