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树脂离心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3398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树脂离心分离装置,包括支撑座、装配体、分离管、支撑架、电机、连接器、第二过滤层、第一过滤层、开盖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摇杆,使得蜗轮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蜗杆转动,进而带动与其螺纹配合的连接器在支撑体上进行上下移动,进而使得盖体同步上下移动,使其离开装配体,避免盖体丢失,提高了盖体的安全性,有利于保护聚氨酯树脂离心分离装置的完整性,通过移动块在与丝杆的螺纹配合下,以及在限位管的限制作用下,移动块在限位管上的通孔限位下,达到通孔顶端时,移动块跟随通孔向左移动,进而使得与连接器连接的盖体向右移动,离开装配体的顶端,便于倒入聚氨酯树脂,有利于提高装置的便利性。有利于提高装置的便利性。有利于提高装置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树脂离心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聚氨酯树脂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树脂离心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材料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它是一种高分子材料;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众多领域。
[0003]在聚氨酯树脂离心分离装置的使用中,通常需要将盖体拿起,再倒入聚氨酯树脂,但是在该操作中,盖体表现为随处放置,较为不便,并且容易丢失盖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聚氨酯树脂离心分离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聚氨酯树脂离心分离装置,包括支撑座、装配体、分离管、支撑架、电机、连接器、第二过滤层、第一过滤层、开盖机构,所述支撑座的内部与装配体的外侧相固定,所述分离管的顶端与装配体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支撑架的底端与装配体的顶端相固定,所述电机的底端与支撑座的顶端相固定,且其左端采用联轴器与连接器的右端内部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器的顶端与第二过滤层的底端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树脂离心分离装置,包括支撑座(1)、装配体(2)、分离管(3)、支撑架(4)、电机(5)、连接器(6)、第二过滤层(7)、第一过滤层(8),所述支撑座(1)的内部与装配体(2)的外侧相固定,所述分离管(3)的顶端与装配体(2)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支撑架(4)的底端与装配体(2)的顶端相固定,所述电机(5)的底端与支撑座(1)的顶端相固定,且其左端采用联轴器与连接器(6)的右端内部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器(6)的顶端与第二过滤层(7)的底端相连接,且其内部与第二过滤层(7)的底端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盖机构(9),所述开盖机构(9)的底端与支撑架(4)的顶端相固定,所述开盖机构(9)包括底座(91)、摇杆(92)、支撑体(93)、连接器(94)、弹簧(95)、盖体(96)、蜗轮(97)、蜗杆(98)、丝杆(99),所述底座(91)的底端与支撑架(4)的顶端相固定,所述摇杆(92)的后端与底座(91)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体(93)的底端与底座(91)的顶端相固定,所述连接器(94)的右端内部与支撑体(93)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器(94)的左端底部采用弹簧(95)与盖体(96)的顶端弹性连接,所述盖体(96)的顶端通过螺母与连接器(94)的左侧顶端相固定,所述蜗轮(97)的后端与底座(91)的内部后端转动连接,且其前端与摇杆(92)的后端传动连接,所述蜗杆(98)的底端与底座(91)的内部底端转动连接,且其中部与蜗轮(97)啮合传动,所述蜗杆(98)的顶端与丝杆(99)的底端相固定,所述丝杆(99)的外侧与连接器(94)的内侧螺纹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雁宾孙世文韩方平杨文君石磊纪尚超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禾欣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