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输入实现双组态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321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输入实现双组态的控制电路,属于消费电子及工业控制上的数字控制技术领域,包括:电源、第一开关单元、受控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第四开关单元、第一反向单元、第二反向单元、控制信号单元,受控单元的输入端与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的第三端口电连接,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口与电源电连接,第一反向单元与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口电连接,第二反向单元与第二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口电连接,采用简单的电路、较少的器件和较少的资源,实现单一信号对两种组态电路的控制,使得元器件和其他资源的调动效率高。使得元器件和其他资源的调动效率高。使得元器件和其他资源的调动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输入实现双组态的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适用于消费电子及工业控制上的数字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单输入实现双组态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工业、商业等场所中大量使用电子设备被应用或满足于控制外部电路、设备运行的需求,这其中包括实现一种组态的外围电路控制,对应也需要一组相应的控制信号。常规做法是单个控制线控制单一外部电路或设备,但是这种做法需要占用较多的主控制器资源,对应需要更高配置资源的主控制器,这样势必导致成本的增加,也有其他方法对此做法加以改进,就是在主控制器通过设置总线控制的方式扩展控制线,并辅于复杂的控制协议,达到控制线的增加,但是就目前的控制线扩展方案而言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仅对主控制器配置要求较高,还会增加软件操作的难度和对应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控制线扩展方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仅对主控制器配置要求较高,还会增加软件操作的难度和对应的成本的不足,提供一种单输入实现双组态的控制电路。
[000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单输入实现双组态的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第一开关单元、受控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第四开关单元、第一反向单元、第二反向单元、控制信号单元,所述受控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第三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第二端口接地,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口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反向单元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反向单元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口电连接,所述控制信号单元与所述第一反向单元的第一端口电连接;
[0006]所述控制信号单元用于输入高电平和低电平两种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开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关闭。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简单的电路、较少的器件和较少的资源,实现单一信号对两种组态电路的控制,使得元器件和其他资源的调动效率高,并且不需要借助任何软件,仅凭纯硬件便可以实现双组态的控制功能。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为触发开关Q1,所述触发开关Q1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0009]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为触发开关Q2,所述触发开关Q2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受控单元包括第一LED发光二极管、第二LED发光二极管、电阻R1、电阻R2,所述第一LED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LED发光二极管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LED发光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LED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端电连接;
[0011]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触发开关Q1的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LED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端电连接;
[0012]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触发开关Q2的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LED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端电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信号单元包括:控制信号模块、电阻R9、电阻R11,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控制信号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电阻R11的第一端口电连接,所述电阻R11的第二端口接地。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反向单元包括触发开关Q5、上拉电阻R3、上拉电阻R5,所述上拉电阻R3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触发开关Q1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上拉电阻R3的第二端口与所述触发开关Q1的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触发开关Q1的第一引脚还与所述上拉电阻R5的第一端口电连接,所述上拉电阻R5的第二端口与所述触发开关Q5的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触发开关Q5的第二引脚接地,所述触发开关Q5与所述上拉电阻R9的第二端口电连接;
[0015]所述第二反向单元包括触发开关Q6、上拉电阻R4、上拉电阻R6、上拉电阻R8,所述上拉电阻R4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触发开关Q2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上拉电阻R4的第二端口与所述触发开关Q2的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触发开关Q2的第一引脚还与所述上拉电阻R6的第一端口电连接,所述上拉电阻R6的第二端口与所述触发开关Q6第三引脚和所述上拉电阻R8的第一端口电连接,所述触发开关Q6的第二引脚接地。
[00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开关单元为触发开关Q3,所述触发开关Q3的第三引脚与所述第一LED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触发开关Q3的第一引脚与所述触发开关Q5的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触发开关Q3的第二引脚接地;
[0017]所述第四开关单元为触发开关Q4,所述触发开关Q4的第一引脚与所述上拉电阻R8的第二端口电连接,所述触发开关Q4的第三引脚与所述第二LED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触发开关Q4的第二引脚接地。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简单的电路、较少的器件和较少的资源,实现单一信号对两种组态电路的控制,使得元器件和其他资源的调动效率高,并且不需要借助任何软件,仅凭纯硬件便可以实现双组态的控制功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单输入实现双组态的控制电路的连接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单输入实现双组态的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为高时的电流流经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单输入实现双组态的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低时的电流流经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单输入实现双组态的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单输入实现双组态的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为高时的电流流经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单输入实现双组态的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为低时的电流流经示意图;
[0025]图中标记:1

第一端口,2

第二端口,3

第三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技术的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单输入实现双组态的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电源、第一开关单元、受控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第四开关单元、第一反向单元、第二反向单元、控制信号单元,所述受控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第三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第二端口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输入实现双组态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第一开关单元、受控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第四开关单元、第一反向单元、第二反向单元、控制信号单元,所述受控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第三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第二端口接地,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口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反向单元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反向单元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口电连接,所述控制信号单元与所述第一反向单元的第一端口电连接;所述控制信号单元用于输入高电平和低电平两种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开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输入实现双组态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为触发开关Q1,所述触发开关Q1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为触发开关Q2,所述触发开关Q2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电源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输入实现双组态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控单元包括第一LED发光二极管、第二LED发光二极管、电阻R1、电阻R2,所述第一LED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LED发光二极管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LED发光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LED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触发开关Q1的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LED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触发开关Q2的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LED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端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输入实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小金魏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万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