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医院专利>正文

一种足下垂纠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3152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足下垂纠正器,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用于固定小腿的腿部装置和与腿部固定装置相连接的脚部固定装置;脚部固定装置包括承托脚掌的脚托板;装置主体还包括用于调整脚掌角度的充气装置;充气装置包括安装于脚托板上的第一气囊和与第一气囊相连接的充放气组件。通过腿部固定装置与脚部固定装置的配合对人体的腿部和脚部进行固定,之后通过充放气组件对第一气囊进行充气,在充气过程中,脚尖将逐步靠近腿部,达到一定角度后充放气组件使得第一气囊放气,在放气过程中,脚尖逐步远离腿部;再一次充放气过程中,使得脚部进行一定角度的摆动,从而实现活动患者足部的目的,患者脚踝活动促进末梢循环,有利于患者康复。者康复。者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足下垂纠正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足下垂纠正器。

技术介绍

[0002]足下垂又称垂足畸形,下肢瘫痪患者极易形成,同时也是昏迷患者常见并发症。足下垂患者是由于神经(腓总神经、脚神经、坐骨神经、腰骶神经、大脑神经)根长期严重受压,神经根表面压力超过50mmHg持续2分钟即可引起神经功能障碍。临床上对足下垂患者的物理矫治,通常采用足托将患足固定,使之长期处于功能位,但是,市场上现有的足下垂矫正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患者脚踝的活动,使得患者的脚踝长期处于同样的状态,末梢循环较差,同时易致压力性损伤,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0003]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脚踝角度,便于脚部活动的足下垂纠正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足下垂纠正器,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用于固定小腿的腿部装置和与腿部固定装置相连接的脚部固定装置;所述脚部固定装置包括承托脚掌的脚托板;所述装置主体还包括用于调整脚掌角度的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安装于脚托板上的第一气囊和与第一气囊相连接的充放气组件。
[0007]所述充放气组件包括设备开关和连接于设备开关与第一气囊之间的第一充气管路。
[0008]所述脚部固定装置还包括与脚托板一体成型的环绕侧壁;所述环绕侧壁可对脚部进行限位。
[0009]所述腿部固定装置与脚部固定装置之间具有夹角。
[0010]所述夹角为60
°‑
120
°

[0011]所述腿部固定装置包括开口环套和设置开口环套上端的限位绑带。
[0012]所述充气装置还包括两个设置于开口环套内侧壁上的第二气囊;两个所述第二气囊相对设置。
[0013]所述充气装置还包括连接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之间的第二充气管路。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一种足下垂纠正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对灯罩的图案进行调节,便于人们使用。在调节图案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升降装置使得光源升降移动,促使光源照射于图案环套上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叠加图案发生变化。具体的,第二环套处于第一环套内侧,光源发出的光线先通过第二环套,将第二环套上的图案阴影照射于第一环套上,第一环套与第二环套上的图案重叠组合形成新图案;光源升降将促使照射的角度发生变化,促使图案投影和
叠加角度同时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新图案;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其具有改变图案,形成诸多组合图案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足下垂纠正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腿部固定装置1、脚部固定装置2、脚托板21、充气装置3、第一气囊31、充放气组件32、设备开关321、第一充气管322、环绕侧壁22、开口环套11、限位绑带12、第二气囊33、第二充气管路34。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图1所示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0020]一种足下垂纠正器,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用于固定小腿的腿部装置和与腿部固定装置1相连接的脚部固定装置2;脚部固定装置2包括承托脚掌的脚托板21;装置主体还包括用于调整脚掌角度的充气装置3;充气装置3包括安装于脚托板21上的第一气囊31和与第一气囊31相连接的充放气组件32。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通过腿部固定装置1与脚部固定装置2的配合对人体的腿部和脚部进行固定,之后通过充放气组件32对第一气囊31进行充气,在充气过程中,脚尖将逐步靠近腿部,达到一定角度后充放气组件32使得第一气囊31放气,在放气过程中,脚尖逐步远离腿部;再一次充放气过程中,使得脚部进行一定角度的摆动,从而实现活动患者足部的目的,患者脚踝活动促进末梢循环,有利于患者康复。
[0021]可选地,充放气组件32包括设备开关321和连接于设备开关321与第一气囊31之间的第一充气管322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通过设置开关使得充放气组件32进行充气和放气,在充放气过程中,气体通过第一充气管322路进入或排出气囊。其中,设备开关321包含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可设置多种充放气循环模式,活动脚踝。如交替充气,或患者侧躺时可选择受压部位循环充气的减压模式等进行智能化的活动模式,辅助患者活动脚踝。
[0022]可选地,脚部固定装置2还包括与脚托板21一体成型的环绕侧壁22;环绕侧壁22可对脚部进行限位。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环绕侧壁22可对脚部进行限位,避免患者脚部非意愿脱出脚托板21,使得患者脚踝活动过程更加稳定。
[0023]可选地,腿部固定装置1与脚部固定装置2之间具有夹角。
[0024]可选地,夹角为60
°‑
120
°

[0025]可选地,腿部固定装置1包括开口环套11和设置开口环套11上端的限位绑带12。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腿部伸入开口环套11内,通过处于开口环套11上端的限位绑带12使得开口环套11与腿部固定在一起。
[0026]可选地,充气装置3还包括两个设置于开口环套11内侧壁上的第二气囊33;两个第二气囊33相对设置。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气囊33可摆正腿部的位置,便于调整患者足部姿势。
[0027]可选地,充气装置3还包括连接于第一气囊31和第二气囊33之间的第二充气管路34。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在对第一气囊31进行充气时也将对第二气囊33进行充气,该充气方
式使得腿部在脚部活动的同时也进行活动,从而实现活动患者足部的目的,患者脚踝活动促进末梢循环,有利于患者康复。
[0028]本技术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足下垂纠正器,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用于固定小腿的腿部装置和与腿部固定装置相连接的脚部固定装置;所述脚部固定装置包括承托脚掌的脚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还包括用于调整脚掌角度的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安装于脚托板上的第一气囊和与第一气囊相连接的充放气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下垂纠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组件包括设备开关和连接于设备开关与第一气囊之间的第一充气管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足下垂纠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固定装置还包括与脚托板一体成型的环绕侧壁;所述环绕侧壁可对脚部进行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足下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宛宸邓颖焦可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