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强京灵专利>正文

带导丝引流管引导的新型内镜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312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带导丝引流管引导的新型内镜套筒,包括第一扩张套筒,所述第一扩张套筒内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内设置有导丝,所述导丝延伸出所述引流管外,所述引流管前端设置有引流口,所述第一扩张套筒外套设有第二扩张套筒,所述第二扩张套筒外套设有第三扩张套筒,所述第三扩张套筒外壁套设有工作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设置带导丝的引流管,可以将引流管顺利置入至指定的穿刺位置和穿刺点,根据注射器抽取血液的颜色,即可判断是否穿刺至血肿位置,可以让置管位置更加准确,通过设置第一扩张套筒、第二扩张套筒和第三扩张套筒,可以减小切口的大小,避免对患者造成额外伤害。额外伤害。额外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导丝引流管引导的新型内镜套筒


[0001]本技术属于内镜辅助用具
,特别涉及带导丝引流管引导的新型内镜套筒。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镜是神经外科手术中进行观察和操作的工具,具有创伤小、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的特点,其中最常见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内镜清除血肿手术,即利用套筒技术来开展的微创手术,通过脑组织血肿定位后进行脑组织扩张并置入长度大小合适的套筒,达到血肿区,将神经内镜伸入套筒内清晰显示血肿和出血点,将操作器械通过套筒进行清除血肿和止血而完成手术。在此手术过程中,重点是术前的定位和套筒的置入,目前的套筒一般是经切口处直接置入,无法知道是否置入至合适位置,如果置入过深,则对患者造成伤害,如果置入过浅,则不利于内镜的检查,此外,在置入过程中,如果切口太小,则不方便套筒置入,因此一般切口的直径要比套筒大很多,才能使套筒置入,但是切口太大会造成患者额外的伤害,而且套筒置入后不能和切口周边组织紧密贴合,造成套筒松动和摇晃,影响内镜的正常检查和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带导丝引流管引导的新型内镜套筒,解决了现有内镜套筒置入时不能确定合适位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带导丝引流管引导的新型内镜套筒,包括第一扩张套筒,所述第一扩张套筒内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内设置有导丝,所述导丝延伸出所述引流管外,所述引流管前端设置有引流口,所述第一扩张套筒外套设有第二扩张套筒,所述第二扩张套筒外套设有第三扩张套筒,所述第三扩张套筒外壁套设有工作套筒。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扩张套筒的长度为12厘米,所述第一扩张套筒的外径为6毫米,所述第一扩张套筒的内径为5毫米,所述第一扩张套筒的管壁厚度为0.5毫米,所述第一扩张套筒的前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径为4.5毫米。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扩张套筒的长度为11厘米,所第二扩张套筒的外径为9毫米,所述第二扩张套筒的内径为8毫米,所述第二扩张套筒的管壁厚度为0.5毫米,所述第二扩张套筒的前端也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径为7毫米。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扩张套筒的长度为10厘米,所述第三扩张套筒的外径为12毫米,所述第三扩张套筒的内径为11毫米,所述第三扩张套筒的管壁厚度为0.5毫米,所述第三扩张套筒的前端也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径为10毫米。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上还设置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用来固定所述引流管的位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上还连接有丝线。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扩张套筒、所述第二扩张套筒、所述第三扩张套筒的管壁上均设置有刻度值。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通过设置带导丝的引流管,可以顺利进入设计好的穿刺位置和穿刺点,根据注射器抽取血液的颜色,即可判断是否穿刺至血肿位置,可以让置管的位置更加准确,防止多次置入对患者造成额外伤害;
[0013]2、通过设置第一扩张套筒、第二扩张套筒、第三扩张套筒,当第三扩张套筒旋转置入后,第三扩张套筒可以和患者的切口相贴合,且旋转进入可以减小切口的面积,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带导丝引流管引导的新型内镜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引流管;2、第一扩张套筒;3、第二扩张套筒;4、第三扩张套筒;5、工作套筒;6、导丝;7、丝线;8、引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参见图1,本技术公开了带导丝引流管引导的新型内镜套筒,包括第一扩张套筒2,第一扩张套筒2内设置有引流管1,优选地,第一扩张套筒2的长度为12厘米,第一扩张套筒2的外径为6毫米,第一扩张套筒2的内径为5毫米,第一扩张套筒2的管壁厚度为0.5毫米,优选地,第一扩张套筒2的前端设置有开口,开口内径为4.5毫米,进一步地,引流管1前端设置有引流口8,当引流管1的前端和患者血肿部位接触后,通过引流口8可以进行抽取血液,以判断是否达到指定位置,进一步地,引流管1内设置有导丝6,导丝6延伸出引流管1外,导丝6起引导作用,可以让引流管1更顺利的进入指定位置。
[0018]优选地,引流管1上还设置有固定夹,固定夹起固定作用,当引流管1穿过第一扩张套筒2后,利用固定夹可以将引流管1夹持固定在第一扩张套筒2的管壁上。进一步地,引流管1管壁上固定连接有丝线7,当引流管1穿过第一扩张套筒2前端开口后,利用丝线7可以将引流管1缠绕在第一扩张套筒2上,可以进一步实现对引流管1位置的固定,防止引流管1滑脱。
[0019]进一步地,第一扩张套筒2外套设有第二扩张套筒3,优选地,第二扩张套筒3的长度为11厘米,第二扩张套筒3的外径为9毫米,第二扩张套筒3的内径为8毫米,第二扩张套筒3的管壁厚度为0.5毫米,优选地,第二扩张套筒3的前端也设置有开口,开口的内径为7毫米。进一步地,第二扩张套筒3的外部套设有第三扩张套筒4,优选地,第三扩张套筒4的长度为10厘米,第三扩张套筒4的外径为12毫米,第三扩张套筒4的内径为11毫米,第三扩张套筒4的管壁厚度为0.5毫米。优选地,第三扩张套筒4的前端也设置有开口,开口内径为10毫米。
[0020]优选地,第一扩张套筒2、第二扩张套筒3、第三扩张套筒4的管壁上都设置有刻度
值,通过管壁上的刻度值,可以直观清楚的知道置入的深度。
[0021]进一步地,第三扩张套筒4外部套设有工作套筒5,第三扩张套筒4可以对工作套筒5的位置进行定位,工作套筒5置入后,工作套筒5的外壁和患者的切口贴合,第一扩张套筒2、第二扩张套筒3和第三扩张套筒4都是旋转置入的方式,可以减小患者切口的面积,有利于减小患者痛苦,当工作套筒5置入位置合适后,然后依次取出第一扩张套筒2、第二扩张套筒3、第三扩张套筒4,然后通过工作套筒5,可以建立内镜通道。
[0022]在使用本技术时,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术前通过CT重建解剖定位,确定穿刺点、穿刺方向及穿刺深度,尽量避开传导束,沿血凝块的长轴插管以最大程度减少横切白质纤维,确定穿刺通道后,取4cm直切口或弧形切口,行颅骨切开术,先十字剪开硬脑膜1cm*1cm左右,双极电凝撕开蛛网膜,避开脑沟血管作为穿刺点,然后将引流管1穿过第一扩张套筒2前端的开口,使引流管1的前端超出第一扩张套筒前端1cm,然后使用丝线7将引流管1和第一扩张套筒2缠绕打结在一起,对引流管1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将第一扩张套筒2和引流管1根据解设计好的穿刺点、穿刺方向及穿刺深度置入穿刺靶点,然后拔出导丝6,使用10ml注射器缓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导丝引流管引导的新型内镜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扩张套筒(2),所述第一扩张套筒(2)内设置有引流管(1),所述引流管(1)内设置有导丝(6),所述导丝(6)延伸出所述引流管(1)外,所述引流管(1)前端设置有引流口(8),所述第一扩张套筒(2)外套设有第二扩张套筒(3),所述第二扩张套筒(3)外套设有第三扩张套筒(4),所述第三扩张套筒(4)外壁套设有工作套筒(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导丝引流管引导的新型内镜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张套筒(2)的长度为12厘米,所述第一扩张套筒(2)的外径为6毫米,所述第一扩张套筒(2)的内径为5毫米,所述第一扩张套筒(2)的管壁厚度为0.5毫米,所述第一扩张套筒(2)的前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径为4.5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导丝引流管引导的新型内镜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扩张套筒(3)的长度为11厘米,所第二扩张套筒(3)的外径为9毫米,所述第二扩张套筒(3)的内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京灵
申请(专利权)人:强京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