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片扣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3063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有关一种拉链片扣具,是于母扣内部设有一侧呈开放式的容置空间,并在母扣侧边一体成型有可挠性弯折的绳体,在母扣的绳体穿过预设拉链头后,使绳体直接紧密固定于公扣内,再将公扣固定于母扣的容置空间内,即可形成整体拉链片结构,整体组装方便,生产制造成本低廉,具有极佳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提供一种拉链片扣具,尤指母扣一体成型有可挠性弯曲的绳体, 且绳体可穿过拉链头后直接固定于公扣内,再将公扣装配于母扣的容置空间内, 以形成整体拉链片扣具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今所使用的拉链是最佳的闭合、开启工具,最常用于衣物、皮包、背袋等口袋上,如图5所示,其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此 为目前最常用的拉链组件构造,其是设有可套扣滑设于链齿的拉链头A,该拉 链头A在端面设有一钩杆Al,可供一拉链片B装配连接,而现有的拉链片B 大多以金属板片冲制构成,在拉链片B —端设有用以套设结合于钩杆Al的钩孔 Bl,使用者可通过拉链片B来操控拉链头A滑动,但此种片状设计的拉链片B 强度通常不足,在长时间及过强的受力下而容易断裂;另外,通常拉链片B的 钩孔B1的孔径会比钩杆Al大,如此,而导致拉链片B会倾斜向下,使拉链片 B尾端压在链齿上,使用者欲移动拉链头A时,需将拉链片B稍微抠起后,才 能抓取拉链片B带动拉链头A移动,此种结构设计,无论进行开启或闭合拉链, 皆不甚方便抓取拉链片B ,且金属板件制成的拉链片B的整体成本较高。是以,便有另一种拉链片的设计,如图6所示,其为另一现有技术的立体 外观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该拉链片C是以二组构件所组成,是利用一绳体 Cl穿设于拉链头A的钩杆Al,而绳体Cl 二端则分别结合于片体C2内,而结 合方式可为热熔、结绳、铆合等各种技术,使用者可轻易抓取片体C2来通过绳 体Cl带动拉链头A位移,但此种设计的缺点是构件太多,需另外增购绳体Cl 方能组装,整体生产成本太高,再来是构件复杂、装配不易,而造成整体的加 工时间过长及组装成本过高,相对的,会反应到整体的售价,不利于市场上的 竟争。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与缺点,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故,专利技术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点,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 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以及修改,始设计出 此种"拉链片扣具"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拉链不便抓取,且该拉链片制造成本 较高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拉链片扣具,其包括有母扣和公扣,其中该母扣 内部设有一侧呈开放式的容置空间,并在母扣一侧延伸有可挠性弯折的绳体; 公扣固定在母扣的容置空间内,母扣的绳体穿过预设拉链头后,绳体为紧密固 定于7>扣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由于母扣上一体成型有可挠性弯折的绳体,使绳 体穿过拉链头后直接固定于公扣内,再通过公扣与母扣的装配,即可形成整体 拉链片结构,不需额外增购绳体,使整体组装方便,生产制造成本低廉,具有 极佳的市场竟争力。并且,公扣内部的卡掣部为沿着绳体末端的卡合槽推入,在公扣组装于母 扣的容置空间内后,卡掣部与卡合槽的组装方向与拉动方向形成交叉垂直,再 辅以公、母扣的间的压制夹挤,可防止绳体脱离于公扣的收容槽内,以达到较 佳的抗拉力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于组装前的立体图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于组装时的立体图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于组装后的立体图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于组装后的局部立体剖面图5是现有技术的立体外观图6是另一现有技术的立体外观图。附图标记说明l-母扣;10-容置空间;12-绳体;ll-扣合孔;13-卡合槽; 2-公扣;20-收容槽;22-手持部;21-扣合部;23-卡掣部;3-拉链头;31-穿孔;4A-拉链头;Al-钩杆;B-拉链片;Bl-钩孔;C-拉链片;Cl-绳体;C2-片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结合附图 就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如下,以利完全了解。请同时参阅图1、图2、图3、图4所示,其分别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在组 装前的立体图、在组装时的立体图、在组装后的立体图及在组装后的局部立体 剖面图,本专利技术的拉链片扣具为包括母扣1及公扣2,其中该母扣i内部设有一侧呈开放式的容置空间10,且母扣1在外部表面两侧 分别设有与容置空间IO相通的扣合孔11,并在母扣1 一侧延伸有可挠性弯折的 绳体12,而绳体12末端则凹设有至少一个的卡合槽13;而上述的母扣1与绳 体12可为塑胶、橡胶或其他挠性材质一体成型所制成,仅需使绳体12具有可 弯折的功效即可。该公扣2内部形成有可供绳体12置入的收容槽20,并于公扣2表面设有凸 出的扣合部21,且公扣2侧边环绕有手持部22,而收容槽20内壁面则设有与 卡合槽13相对应卡接的卡掣部23。是以,本专利技术在组装时,是将母扣1的绳体12穿过拉链头3的穿孔31,使 绳体12末端伸入公扣2的收容槽20内,并同时将收容槽20内壁上、下二侧凸 出的卡掣部23沿着绳体12末端的卡合槽13方向推入,使卡掣部23可卡接于 对应的卡合槽13内形成紧密固定状态(如图1所示),而后再握持公扣2的手 持部22,将公扣2的收容槽20面对母扣1的容置空间10推入(如图2所示), 并^f吏/^扣上、下二侧的扣合部21分别扣接于母扣1对应的扣合孔内11形成卡 固状态(如图3所示),即可完成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组装。当母扣i与公扣2相互扣合时,绳体12末端的卡合槽13被卡掣部23紧密 夹挤固定(如图4所示),因卡掣部23与卡合槽13的组装方向与拉动方向呈 垂直交叉,故可防止绳体12直接脱离收容槽20,使用者便可藉此拉链扣具带动 拉链头3在预设拉链上往复位移;此外,上述公扣2的扣合部21表面可设计有 任何图案,如代表品牌的商标、尺寸规格或其他文字图案。是以,本专利技术的拉链片扣具为可改善现有技术的技术关键在于1、本专利技术有别于现有技术的拉链片设计,直接在母扣1上一体成型有可挠性弯折的绳体12,使绳体12穿过拉链头3后直接固定于公扣2内,再通过公扣 2与母扣1的装配,即可形成整体拉链片结构,整体组装方便,生产制造成本低 廉,具有极佳的市场竟争力。2、公扣2的卡掣部23沿着绳体12末端的卡合槽13推入,在公扣2组装 于母扣1的容置空间10内后,卡掣部23与卡合槽13的组装方向与拉动方向形 成交叉垂直,再以公、母扣的间的压制夹挤,可防止绳体12脱离于公扣2的收 容槽20,以达到较佳的抗拉力效果。故,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于母扣1 一体成型的绳体12可穿过拉链头3后,将绳 体12固定于公扣2内,之后再将公扣2装配于母扣1内形成整体拉链片结构为 主要保护重点,以此绳体12的卡合槽13与公扣2内的卡掣部23的夹紧固定方 向,其整体抗拉力道集中,可避免绳体12直接脱开。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 故举凡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筒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 理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拉链片扣具于使用时具有显著的功效增进,诚符合实 用性、新颖性及创造性的专利要件,依法提出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拉链片扣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母扣和公扣,其中该母扣内部设有一侧呈开放式的容置空间,并在母扣一侧延伸有可挠性弯折的绳体;公扣固定在母扣的容置空间内,母扣的绳体穿过预设拉链头后,绳体为紧密固定于公扣内。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片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母扣与绳体可为塑胶材质一体成型所制成。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链片扣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母扣和公扣,其中: 该母扣内部设有一侧呈开放式的容置空间,并在母扣一侧延伸有可挠性弯折的绳体; 公扣固定在母扣的容置空间内,母扣的绳体穿过预设拉链头后,绳体为紧密固定于公扣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曜铭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