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缓震茶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3010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缓震茶,升降缓震茶几包括台面、支撑结构,各支撑结构间隔设置,支撑结构包括内支柱、第一套管,内支柱插入所述第一套管内,内支柱与第一套管滑动连接,内支柱上设置有台阶,内支柱上套设有弹簧,第一套管内部设置有限位结构,台阶与限位结构通过弹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台面上放置各类饮品及食物,当外部环境存在较大震动时,震动首先传递至支撑结构,当震动作用到达弹簧处,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弹簧的形变吸收大部分震动能量,只有小部分震动能量沿着内支柱最终到达台面,从而保证台面上的物品位置稳定;支撑结构设置多个,各支撑结构之间存在间隔,保证台面各处的缓震效果相对统一,提升使用体验。提升使用体验。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缓震茶几


[0001]本技术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降缓震茶几。

技术介绍

[0002]在娱乐场所中,顾客随着情绪的波动,可能做出不同的姿势,如坐姿、站姿,而通常的茶几高度仅适应于坐姿使用,当处于站姿时,需要做出弯腰动作才能够在茶几上取、放物品。
[0003]部分茶几的台面高度能够进行调整,由于娱乐场所内的茶几需要摆放众多的食物与饮品需要保证台面稳定,而现有的台面升降茶几不存在抵抗震动的结构,在台面升降的过程中,容易导致食物或饮品从餐具内洒出。
[0004]相关技术中,在茶几的中部额外设置具有缓震能力的支撑结构,由于支撑结构的截面积有限,不能覆盖到台面的各个位置,导致台面边缘的物品仍然容易受到震动影响,缓震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技术提供一种升降缓震茶几,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升降缓震茶几,升降缓震茶几包括台面、支撑结构,所述台面水平设置;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台面的底部,各所述支撑结构间隔设置,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内支柱、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缓震茶几,其特征在于,包括:台面(101),所述台面(101)水平设置;支撑结构(201),所述支撑结构(201)设置于所述台面(101)的底部,各所述支撑结构(201)间隔设置,所述支撑结构(201)包括内支柱(203)、第一套管(204),所述内支柱(203)与所述台面(101)的底部连接,所述内支柱(203)从所述第一套管(204)的第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套管(204)内,所述内支柱(203)与所述第一套管(204)滑动连接,所述内支柱(203)上套设有弹簧(205),所述弹簧(205)连接所述内支柱(203)与所述第一套管(2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缓震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柱(203)上设置有台阶,所述第一套管(204)内部设置有限位结构(206),所述台阶与所述限位结构(206)通过所述弹簧(205)连接,所述第一套管(204)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限位结构(20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外螺纹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缓震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201)还包括连杆(301),所述限位结构(206)设置于所述连杆(30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套管(204)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过孔,所述连杆(301)穿过所述第二过孔,所述连杆(301)的第二端处于所述第一套管(204)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缓震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01)上设置有旋转杆(302),所述连杆(301)中空,所述旋转杆(302)从所述连杆(301)的第二端插入所述连杆(301),所述旋转杆(302)的第一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连杆(301)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坤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艾慕寝室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