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滤芯装置及净水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271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滤芯装置及净水器,所述复合滤芯装置包括:第一滤盖,设有原水管道、废水管道、纯水管道、增压前管道和增压后管道;第一滤芯,设有第一原水流道、初压流道、增压流道、废水流道以及纯水流道,所述初压流道的下端设有第一单向阀;第二滤芯,所述第一滤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滤芯设有第二原水流道和初滤流道;当所述第一滤芯和所述第二滤芯连接时,所述第一原水流道与所述第二原水流道连通,所述初压流道与所述初滤流道连通,液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从所述初滤流道进入所述初压流道;当第一滤芯与第二滤芯分离时,可更换第一滤芯内的滤材和更换第二滤芯内的滤材,节省成本,无需更换整个复合滤芯装置。无需更换整个复合滤芯装置。无需更换整个复合滤芯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滤芯装置及净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器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滤芯装置及净水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多数采用一体复合滤芯或者双芯复合的方式用作净水过滤,而双芯复合的方式较为占用空间,所以多数采用一体复合滤芯,为了减少净水机的内部空间及换芯的数量,通常会采用多级合一的复合滤芯,例如把PP棉、炭纤维、活性炭、RO膜等中的两级或者多级集成的一个滤芯里,减少滤芯的个数,实现净水机只用一支复合滤芯即可完成水的净化作用。然而,这种单支复合滤芯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当其中的一级滤芯堵塞或者寿命到期(一般是前置滤芯如PP棉或者前置活性炭容易堵塞),往往需舍弃整支复合滤芯,造成了资源浪费,提高换芯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复合滤芯装置及净水器。
[000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滤芯装置,所述复合滤芯装置包括:
[0005]第一滤盖,所述第一滤盖设有原水管道、废水管道、纯水管道、增压前管道和增压后管道,所述增压前管道和所述增压后管道连通;
[0006]第一滤芯,所述第一滤芯与所述第一滤盖连接,所述第一滤芯设有第一原水流道、初压流道、增压流道、废水流道以及纯水流道,所述第一原水流道与所述原水管道连通,所述初压流道与所述增压前管道连通,所述增压流道与所述增压后管道连通,所述废水流道与所述废水管道连通,所述纯水流道与所述纯水管道连通,所述初压流道的下端设有第一单向阀;
[0007]第二滤芯,所述第二滤芯与所述第一滤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滤芯设有第二原水流道和初滤流道;
[0008]当所述第一滤芯和所述第二滤芯连接时,所述第一原水流道与所述第二原水流道连通,所述初压流道与所述初滤流道连通,液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从所述初滤流道进入所述初压流道。
[000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复合滤芯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当第一滤芯与第二滤芯连接时,原水通过原水管道进入第一滤盖,接着进入第一滤芯的第一原水流道内,再进入第二滤芯的第二原水流道内,原水经过第二滤芯的过滤后形成初滤水进入到第二滤芯的初滤流道内,再通过第一单向阀进入到第一滤芯的初压流道内;在初压流道内的初滤水进入增压前管道离开复合滤芯装置后再进入增压后管道内,接着进入增压流道;位于增压流道的初滤水沿径向靠近于第一滤芯轴线方向移动以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废水向上移动进入废水流道再进入废水管道后被排出,而过滤后的纯水位于纯水流道内并且向上移动进入纯水纯水管道后被排出;当第一滤芯与第二滤芯分离时,可更换第一滤芯内的滤材和更
换第二滤芯内的滤材,节省成本,无需更换整个复合滤芯装置。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增压前管道与所述增压后管道之间连接有增压泵。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滤盖的下端面沿径向靠近于轴线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第三环形凹槽、第四环形凹槽以及中心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与所述原水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与所述增压前管道连通,所述第三环形凹槽与所述增压后管道连通,所述第四环形凹槽与所述废水管道连通,所述中心槽与所述纯水管道连通。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滤芯包括第一滤材、套设于所述第一滤材的第一筒体、套设于所述第一筒体的第二滤材、套设于所述第二滤材的第二筒体,套设于所述第二筒体的第三筒体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三筒体的第一外筒,所述第一滤材呈圆筒状,所述第一滤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内腔为所述纯水流道,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以连通所述第一滤材和所述第二滤材,所述第二滤材的上端与所述第四环形凹槽通过所述废水流道连通,所述第二滤材与所述第二筒体之间的间隙为所述增压流道,所述第二筒体和所述第三筒体之间的间隙为所述初压流道,所述第三筒体和所述第一外筒之间的间隙为所述第一原水流道。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滤芯包括第二滤盖、第三滤材以及第二外筒,所述第三滤材位于所述第二外筒内部,所述第二外筒与所述第二滤盖连接,所述第三滤材呈圆筒状,所述第三滤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内腔为所述初滤流道,所述第三滤材与所述第二外筒之间的间隙为所述第二原水流道。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滤盖的上端面设有第二通孔以连通所述初滤流道和所述初压流道,所述第二滤盖的上端面设有第三通孔以连通所述第一原水流道和所述第二原水流道。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外筒的内壁设有卡扣槽,所述第二滤盖的外周壁设有凸耳;当所述凸耳位于所述卡扣槽内,所述第一滤芯与所述第二滤芯卡扣连接。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外筒的下端面设有向上凹陷的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沿周向延伸且自上而下逐渐与所述第一外筒的下端面平齐,所述导向滑槽用于引导所述第二滤盖相对于所述第一外筒转动以使所述凸耳对齐所述卡扣槽。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外筒内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位于所述第一原水流道内,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阻挡位于所述第二原水流道内的水进入所述第一原水流道内。
[0018]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复合滤芯装置。
[001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净水器,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净水器采用该复合滤芯装置,当第一滤芯与第二滤芯连接时,原水通过原水管道进入第一滤盖,接着进入第一滤芯的第一原水流道内,再进入第二滤芯的第二原水流道内,原水经过第二滤芯的过滤后形成初滤水进入到第二滤芯的初滤流道内,再通过第一单向阀进入到第一滤芯的初压流道内;在初压流道内的初滤水进入增压前管道离开复合滤芯装置后再进入增压后管道内,接
着进入增压流道;位于增压流道的初滤水沿径向靠近于第一滤芯轴线方向移动以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废水向上移动进入废水流道再进入废水管道后被排出,而过滤后的纯水位于纯水流道内并且向上移动进入纯水纯水管道后被排出;当第一滤芯与第二滤芯分离时,可更换第一滤芯内的滤材和更换第二滤芯内的滤材,节省成本,无需更换整个复合滤芯装置。
[002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复合滤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滤盖和第一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第二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滤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滤芯的内部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滤芯装置,应用于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滤盖(100),所述第一滤盖(100)设有原水管道(110)、废水管道(120)、纯水管道(130)、增压前管道(140)和增压后管道(150),所述增压前管道(140)和所述增压后管道(150)连通;第一滤芯(200),所述第一滤芯(200)与所述第一滤盖(100)连接,所述第一滤芯(200)设有第一原水流道(210)、初压流道(220)、增压流道(230)、废水流道(240)以及纯水流道(250),所述第一原水流道(210)与所述原水管道(110)连通,所述初压流道(220)与所述增压前管道(140)连通,所述增压流道(230)与所述增压后管道(150)连通,所述废水流道(240)与所述废水管道(120)连通,所述纯水流道(250)与所述纯水管道(130)连通,所述初压流道(220)的下端设有第一单向阀(410);第二滤芯(300),所述第二滤芯(300)与所述第一滤芯(20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滤芯(300)设有第二原水流道(310)和初滤流道(320);当所述第一滤芯(200)和所述第二滤芯(300)连接时,所述第一原水流道(210)与所述第二原水流道(310)连通,所述初压流道(220)与所述初滤流道(320)连通,液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410)从所述初滤流道(320)进入所述初压流道(2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前管道(140)与所述增压后管道(150)之间连接有增压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盖(100)的下端面沿径向靠近于轴线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环形凹槽(161)、第二环形凹槽(162)、第三环形凹槽(163)、第四环形凹槽(164)以及中心槽(165),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61)与所述原水管道(110)连通,所述第二环形凹槽(162)与所述增压前管道(140)连通,所述第三环形凹槽(163)与所述增压后管道(150)连通,所述第四环形凹槽(164)与所述废水管道(120)连通,所述中心槽(165)与所述纯水管道(130)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芯(200)包括第一滤材(260)、套设于所述第一滤材(260)的第一筒体(270)、套设于所述第一筒体(270)的第二滤材(280)、套设于所述第二滤材(280)的第二筒体(281),套设于所述第二筒体(281)的第三筒体(282)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三筒体(282)的第一外筒(290),所述第一滤材(2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翔玄珍雨杨玖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麦克罗美的滤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