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井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井体内模支撑装置,包括由若干水平杆、竖杆以及扣件组成的预制支撑模块,所述预制支撑模块通过伸缩调节组件与安装模板抵紧连接;此装置可通过增减纵横杆道数,满足各种尺寸井体结构施工,吊入基坑后通过伸缩调节组件进行细部调整,加固快捷;此装置克服井体数量大、分布零散、尺寸多、作业环境受限等不利条件,保障总体施工进度,同时减少施工用地面积,可快速恢复场地,保护当地特有的高山湿地生态景观。地生态景观。地生态景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井体内模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井体支护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井体内模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沉泥井、检修阀门井、消能井等多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在井内安装支撑结构,现有技术中,对于支撑结构的安装多是采用基坑内先绑扎钢筋、再拼装模板、后搭设支撑装置的方式,其中对于模板支撑固定将非常的麻烦,且稳定性比较差,且在浇筑混凝土时井底部很难找平至设计标高,如模板支撑加固不牢,会造成沉泥井、检修阀门井、消能井涨模、钢筋保护层不够,严重的会造成井出现位移、井的平面尺寸及井深标高达不到设计要求。
[0003]公开号CN105822061A的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集水井、电梯井等模板安装及支撑加固系统,采用水平杆加立杆组成的井字结构,先根据井的平面定位尺寸及深度将钢筋固定于钢筋骨架上并控制好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将底板板与侧模板立于保护层钢筋之上,并在底板板纵、横两个方向上开透气孔间, 距为1.5m,然后将水平方木铺设在底板板上,竖向方木立于侧模板侧边作为背楞,再将立杆配合纵向水平杆及横向水平杆固定牢底板板与侧模板,另最上一层横向水平杆突出两侧模板边300mm,最后将成堆模板平放于横向水平杆之上,模板的数量根据计算得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解决了安装步骤繁琐,井的平面位置、内部尺寸的准确性不高的技术问题。但是其依然存在如下不足之处:支撑加固系统在安装时,还是采用将水平杆加立杆在井内进行拼接的方式,施工效率低,深基坑内作业风险大;水平杆以及立杆的数量、尺寸固定,无法满足不同结构尺寸的井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井体内模支撑装置,以实现使用材料简单、周转次数高,安拆方便,作业效率高的目的。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节的井体内模支撑装置,包括由若干水平杆、竖杆以及扣件组成的预制支撑模块,所述预制支撑模块通过伸缩调节组件与安装模板抵紧连接。
[0006]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模板为由底板、侧模以及顶模组成的矩形框体结构,所述底板与侧模安设于井体钢筋骨架上。
[0007]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水平杆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横杆和纵杆,所述横杆与纵杆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竖杆垂直于横杆和纵杆形成的平面,所述横杆、纵杆以及竖杆,其中两两形成若干井字结构,在横杆、纵杆以及竖杆的连接处通过扣件固定。
[0008]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伸缩调节组件包括横杆、纵杆以及竖杆端部螺纹连接的丝杠,在丝杠与横杆、纵杆以及竖杆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定位件。
[0009]进一步的,所述横杆、纵杆端部的丝杠固设有U型拖,所述竖杆上端的丝杆固定连接有U型拖,竖杆底端的丝杆固设有支撑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U型拖内设置有垫木,垫木的两侧分别与侧模以及U型拖抵接,所述支撑板与底板的上表面抵接。
[0011]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侧模的转角处设置有角撑,角撑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侧模的内壁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三角结构。
[0012]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侧模采用PP高分子中空塑料模板,所述顶模采用PP高分子中空塑料模板或钢模板。
[00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U型拖以及丝杠均采用镀锌构件。
[001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井体内模支撑装置可调装置,解决了作业面分部零散、深基坑作业风险大的施工难题,具有结构简单,适用于各种尺寸钢筋混凝土结构井体施工,安拆方便,材料可循环周转使用的优势,通过在坑外作业整体吊装,缩短工人深基坑内作业时间,效率高、安全更有保障,通过增减纵横杆道数、调整步距,满足各种尺寸井体结构施工,吊入基坑后通过伸缩调节组件进行细部调整,加固快捷;相邻同尺寸井体循环作业,节约人工,降低施工成本,同时避免了明挖基坑放坡作业占用大面积土地,可快速恢复场地,保护当地特有的高山湿地生态景观,已取得显著效果。
附图说明
[0015]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0016]图1是本技术中可调节的井体内模支撑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A
‑
A剖视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横杆
‑
1;纵杆
‑
2;竖杆
‑
3;扣件
‑
4;底板
‑
5;侧模
‑
6;顶模
‑
7;丝杠
‑
8;定位件
‑
9;U型拖
‑
10;支撑板
‑
11;垫木
‑
12;角撑
‑
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井体内模支撑装置,以实现使用材料简单、周转次数高,安拆方便,作业效率高的目的。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图1~图2,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图2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井体内模支撑装置,包括由若干水平杆、竖杆3以及扣件4组成的预制支撑模块,所述预制支撑模块通过伸缩调节组件与安装模板抵紧连接。安装时,工人将水平杆、竖杆3以及扣件4在坑外提前组装,在将预制支撑模块与安装模板组装呈一体,通过吊机吊入基坑中,通过伸缩调节组件进行局部调整、加固,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采用基坑内先绑扎钢筋、再拼装模板、后搭设支撑装置的方式,避免深基坑作业空间受限,提高施工效率,同时缩短人员深基坑内施工作业时间以及作业风险,保障了作业人员安全。另外,本技术提供的内模支撑装置拆装方便,由于使用伸缩调节组件,使该装置在相同或相近尺寸井体可重复周转使用,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对于工程施工
方来说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0023]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模板为由底板5、侧模6以及顶模7组成的矩形框体结构,所述底板5与侧模6安设于井体钢筋骨架上,组装成型的预制支撑模块,坐落于已施工底板5上,平整度和承载力有保障;其中所述侧模6采用PP高分子中空塑料模板,无需涂刷脱模剂,材质轻,周转次数20次以上,厂家可回收;所述顶模7采用PP高分子中空塑料模板或钢模板,方便铺装、拆卸。
[0024]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杆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横杆1和纵杆2,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杆1、纵杆2以及竖杆3优选采用φ48
×
3.5mm钢管,具体尺寸根据井体平面尺寸确定,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所述横杆1与纵杆2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竖杆3垂直于横杆1和纵杆2形成的平面,所述横杆1与纵杆2在水平面上形成井字结构,所述横杆1与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井体内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水平杆、竖杆(3)以及扣件(4)组成的预制支撑模块,所述预制支撑模块通过伸缩调节组件与安装模板抵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井体内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模板为由底板(5)、侧模(6)以及顶模(7)组成的矩形框体结构,所述底板(5)与侧模(6)安设于井体钢筋骨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井体内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杆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横杆(1)和纵杆(2),所述横杆(1)与纵杆(2)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竖杆(3)垂直于横杆(1)和纵杆(2)形成的平面,所述横杆(1)、纵杆(2)以及竖杆(3),其中两两形成若干井字结构,在横杆(1)、纵杆(2)以及竖杆(3)的连接处通过扣件(4)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井体内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伸缩调节组件包括横杆(1)、纵杆(2)以及竖杆(3)端部螺纹连接的丝杠(8),在丝杠(8)与横杆(1)、纵杆(2)以及竖杆(3)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臻,赵亮,刘英俊,赵娜,张中元,高伟,吴云碧,王耀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