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基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2449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基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基桩技术领域,混凝土基桩,包括桩体,桩体外表面四周均设置有多块上下分布的斜钉,桩体上端设置有防护帽,且防护帽上表面固定有缓冲板,防护帽内部设置有多根左右分布的缓冲弹簧,且桩体内部设置有加强板一,而加强板一内部设置有纵横交错的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多块上下分布的斜钉,斜钉呈棱柱形,而斜钉朝上倾斜设置,能够在桩体被打入土壤的过程中有效减小桩体进入土壤的阻力,同时,在桩体完全进入土壤后,斜钉能有效增加桩体与土壤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压紧后斜钉能增强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能让桩体起到较好的抗拔效果。能让桩体起到较好的抗拔效果。能让桩体起到较好的抗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基桩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基桩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基桩。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基桩是用混凝土与钢筋或钢丝制成的桩,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了能有效提高建筑的使用安全性和有效适应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人们在建筑建设初期需要使用到混凝土基桩,混凝土基桩能将上部结构荷载通过承台传递给混凝土基桩,再由混凝土基桩传递到地基土体,混凝土基桩广泛使用于水工建筑、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和桥梁的基础工程。
[0003]经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2022053351.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加固结构的混凝土基桩,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基桩
,带有加固结构的混凝土基桩,包括桩体、钢筋笼以及桩尖,钢筋笼位于桩体内部中间,且桩尖固定连接于桩体下表面,桩体外壁设有四根呈环状排布的加强筋,桩体外壁且位于每两根相邻的加强筋之间设有四根呈竖直排布的斜钉,斜钉的尾端均贯穿进桩体内部,且每根斜钉尾端均焊接有限位块,桩体内部设有钢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加强筋和钢筋笼起到对基桩外部和内部结构的加固作用,斜钉的设置使得基桩在下压过程中与周围土壤结合更加紧实,圆锥形桩尖下方的限位槽起到限位作用,使基桩在下压过程中保持稳定不易歪斜。
[0004]该专利中“通过设置若干个斜钉,且若干个斜钉随桩体逐步被打入土壤内,斜钉头部呈半球状使得打入时阻力减小”,由于斜钉方向是朝下设置,因此,在桩体被打入土壤的过程中,斜钉会增加桩体被打入土壤的阻碍,导致打桩效率降低,增加了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基桩,以解决由于斜钉方向是朝下设置,因此,在桩体被打入土壤的过程中,斜钉会增加桩体被打入土壤的阻碍,导致打桩效率降低,增加了施工难度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混凝土基桩,包括桩体;
[0008]所述桩体外表面四周均设置有多块上下分布的斜钉;
[0009]所述桩体上端设置有防护帽,所述防护帽上表面固定有缓冲板,所述防护帽内部设置有多根左右分布的缓冲弹簧。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是,所述桩体内部设置有加强板一,所述加强板一内部设置有纵横交错的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是,所述桩体外表面四周均固定有加强板二,所述桩体内壁四周均固定有多块上下分布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加强板一外围并与之接触。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是,所述斜钉内端贯穿桩体内壁并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斜钉分布于每两块相邻的所述加强板二之间,所述斜钉呈棱柱形,且所述斜钉外端尺
寸小于内端尺寸。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是,所述防护帽内表面固定有多个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内壁设置有防护壁套,所述防护套活动嵌套于纵向加强筋外围,且所述防护壁套包裹于纵向加强筋表面。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是,所述桩体下端固定有桩尖,所述桩尖外表面下端固定有加强球,所述桩尖外表面四周均固定有斜插板。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16]通过设置多块上下分布的斜钉,斜钉呈棱柱形,而斜钉朝上倾斜设置,能够在桩体被打入土壤的过程中有效减小桩体进入土壤的阻力,同时,在桩体完全进入土壤后,斜钉能有效增加桩体与土壤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压紧后斜钉能增强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能让桩体起到较好的抗拔效果。
[0017]通过设置防护帽和防护套,能防止纵向加强筋受到撞击而出现弯曲的情况,减轻了后续工人调直纵向加强筋的负担,且防护套内壁设置有防护壁套,而防护壁套采用铁红醇痠漆,具有附著力好、防锈能力强、硬度大、有弹性、而冲击和耐硝基性强的特点,能对纵向加强筋起到较好保护效果,能有效防止纵向加强筋出现锈蚀并影响使用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图1的A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斜钉与固定块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记:桩体1、纵向加强筋2、斜钉3、固定块4、加强板一5、桩尖6、斜插板7、防护帽8、加强板二9、加强球10、防护壁套11、缓冲板12、缓冲弹簧13、横向加强筋14、防护套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参见图1至图3,本申请是一种混凝土基桩,包括桩体1,所述桩体1内部设置有加强板一5,所述加强板一5内部设置有纵横交错的纵向加强筋2和横向加强筋14,所述桩体1外表面四周均固定有加强板二9,所述桩体1内壁四周均固定有多块上下分布的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位于加强板一5外围并与之接触;
[0024]通过设置加强板一5、纵向加强筋2和横向加强筋14,能在桩体1使用过程中提高桩体1的整体强度,通过在桩体1外表面四周设置加强板二9,能在把桩体1打入土壤的过程中起到加强固定的效果,有利于提升桩体1的结构强度;
[0025]所述桩体1外表面四周均设置有多块上下分布的斜钉3,所述斜钉3内端贯穿桩体1内壁并与所述固定块4连接,所述斜钉3分布于每两块相邻的所述加强板二9之间,所述斜钉3呈棱柱形,且所述斜钉3外端尺寸小于内端尺寸,通过设置多块上下分布的斜钉3,斜钉3呈棱柱形,而斜钉3朝上倾斜设置,能够在桩体1被打入土壤的过程中有效减小桩体1进入土壤的阻力,同时,在桩体1完全进入土壤后,斜钉3能有效增加桩体1与土壤之间的接触面积,同
时,压紧后斜钉3能增强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能让桩体1起到较好的抗拔效果;
[0026]所述桩体1上端设置有防护帽8,所述防护帽8上表面固定有缓冲板12,所述防护帽8内部设置有多根左右分布的缓冲弹簧13,所述防护帽8内表面固定有多个防护套15,所述防护套15内壁设置有防护壁套11,所述防护套15活动嵌套于纵向加强筋2外围,且所述防护壁套11包裹于纵向加强筋2表面;
[0027]通过设置防护帽8和防护套15,能防止纵向加强筋2受到撞击而出现弯曲的情况,减轻了后续工人调直纵向加强筋2的负担,且防护套15内壁设置有防护壁套11,而防护壁套11采用铁红醇痠漆,具有附著力好、防锈能力强、硬度大、有弹性、而冲击和耐硝基性强的特点,能对纵向加强筋2起到较好保护效果,能有效防止纵向加强筋2出现锈蚀并影响使用的情况;
[0028]所述桩体1下端固定有桩尖6,所述桩尖6外表面下端固定有加强球10,所述桩尖6外表面四周均固定有斜插板7;
[0029]在使用本技术时,先将把防护帽8放置到桩体1上端,并让纵向加强筋2插入防护套15内部,之后,将桩体1移动至需要打桩的位置,且加强球10插入地面,之后使用外部冲压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基桩,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外表面四周均设置有多块上下分布的斜钉(3);所述桩体(1)上端设置有防护帽(8),所述防护帽(8)上表面固定有缓冲板(12),所述防护帽(8)内部设置有多根左右分布的缓冲弹簧(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内部设置有加强板一(5),所述加强板一(5)内部设置有纵横交错的纵向加强筋(2)和横向加强筋(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外表面四周均固定有加强板二(9),所述桩体(1)内壁四周均固定有多块上下分布的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位于加强板一(5)外围并与之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金贤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赤龙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