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近空间生物暴露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225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临近空间生物暴露实验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主体由基座和遮光盖构成,基座和遮光盖的一个侧边由翻盖机构活动连接,两者闭合时形成封闭空间;遮光盖内表面安装有多个芯片式样品安装工位,芯片式样品安装工位上装有芯片式培养盒;基座内部设置样品安装板,样品安装板上设有多个样品容器安装工位,每个样品安装工位中可以安装一个样品容器;基座外部设置固定脚和电连接孔,用于固定实验装置和接入电连接器;所述样品容器可以是气密型样品容器和非气密样品容器两种;基座内部设置加热部件,用于对基座进行加热,防止结冰影响遮光盖打开。冰影响遮光盖打开。冰影响遮光盖打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近空间生物暴露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空间生物技术和医学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近空间生物暴露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临近空间(特指距离地面20~100km高度的空域)独特的高辐射、低温、干燥、低气压等复杂极端环境条件可以类比早期地球的环境和现代火星的表面环境,使其成为开展地球生物学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近年来研究人员相继在临近空间20~41km高度发现许多微生物,表明临近空间中存在着一个未知的生物圈。随着浮空器技术的进步以及实验方法和设备的研发,临近空间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适应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这为更好地认识地球生物圈上边界、生命生存极限、类火星环境生命、生命星际传输、行星保护等天体生物学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突破口。
[0003]临近空间生物学实验具有机会较多、发放和回收灵活性高,成本低,提供实验设备的资源充足等特点,成为空间生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近地轨道空间的生物实验进行对比研究,可以进一步促进对复杂极端环境如何影响生物的深入认识,也可为开展临近空间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近空间生物暴露实验装置,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基座(102)和遮光盖(101),基座(102)和遮光盖(101)的一个侧边由翻盖机构活动连接,两者闭合时形成封闭空间;遮光盖(101)内表面安装有多个芯片式样品安装工位,芯片式样品安装工位上装有芯片式培养盒(118);基座(102)内部设置样品安装板(117),样品安装板上设有多个样品容器安装工位,每个样品安装工位中安装一个样品容器;基座(102)外部设置固定脚(103)和电连接孔(111、112),用于固定实验装置和接入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容器为气密型样品容器或非气密样品容器;基座(102)内部设置加热部件,用于对基座(102)进行加热,防止结冰影响遮光盖(101)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近空间生物暴露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型样品容器的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压圈(201)、熔晶玻璃(202)、O型硅橡胶圈(203)和培养容器底座(204);熔晶玻璃(202)为透明材料,紫外线透过率≥70%;O型硅橡胶圈(203)用于确保容器的气密性;压圈(201)、容器底座(204)和样品容器生物样品附着面(205)为聚碳酸酯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近空间生物暴露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气密样品容器的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压圈(301)、熔晶玻璃(302)、O型硅橡胶圈(303)、隔离圈(304)、样品培养基片(305)、培养容器底座(306)、硅橡胶管(307)、针头过滤器(308)和扣圈(309);针头过滤器(308)为透气不透水型过滤器,能够保障样品不漏;隔离圈(304)材质为聚碳酸酯材质,根据实验样品种类可调整厚度,实现样品培养基片(305)与熔晶玻璃(302)的隔离,给与生物样品足够的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临近空间生物暴露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气密样品容器的O型硅橡胶圈(303)替换成硅橡胶膜可实现气压缓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近空间生物暴露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安装板上至多安装30个样品容器,遮光盖(101)内表面至多安装4个芯片式培养盒(11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近空间生物暴露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件安装在基座(102)与遮光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秋王超蒋远大李维宁孙志斌王高鸿林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