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油泵及电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222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油泵及电驱动系统,通过设置轴向依次连接的控制结构腔、电机结构腔和泵油结构腔,并在电机结构腔内形成一油液循环腔,并在泵油结构腔上设置连通油液循环腔的转轴通槽和油液排出通道,分别对应泵油腔的高压区域和低压区域;电机结构腔的转轴则是设置为两端定位,第一端定位于控制结构腔或电机结构腔,第二端定位于转轴通槽,转轴与转轴通槽之间滑动连接,且两者的滑动间隙作为进油减压通道,高压区域内的油液可在压力下被压入进油减压通道并射流至油液循环腔内与内部油液混合,而低压区域可在低压作用下将油液循环腔内的油液经油液排出通道抽出,形成油液循环,从而实现对控制结构腔和电机结构腔内的热量进行油液循环冷却。进行油液循环冷却。进行油液循环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油泵及电驱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泵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油泵及电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汽车行业迅猛发展,随着汽车性能向着更安全、更可靠、更稳定、全自动智能化和环保节能方向发展,电子油泵被大量运用于汽车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中,并能很好的满足市场的要求。
[0003]电子油泵中两端的轴承承受载荷不同,靠近载荷的油泵组件的一端所承受的径向载荷更大,因而更加容易磨损,导致电子油泵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0004]针对这一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为采用滑动轴承来替代两端的滚动轴承承载径向载荷,例如,专利CN115306730A中,采用滑动轴承座实现转子和油泵组件的连接,从源头规避油封老化和磨损带来的若干问题,通过设置内流油道,允许泵油过程中油液从油泵组件区域流入电机区域,油液能够对滑动轴承座、电机定子及控制器附近区域进行润滑和换热,从而优化电子油泵的整体使用环境,延长油泵组件的使用寿命,提升油泵组件的可靠性。
[0005]但在该方案中,其滑动轴承的设置仅为一端,为长轴承设计,存在以下若干缺陷:一、转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结构腔;控制结构腔,连接于所述电机结构腔在轴向上的第一端;泵油结构腔,连接于所述电机结构腔在轴向上的第二端并配合所述电机结构腔和/或所述控制结构腔形成位于所述电机结构腔内的油液循环腔;所述泵油结构腔内的泵油腔分为高压区域和低压区域,所述泵油结构腔上设有连通所述高压区域与所述油液循环腔的转轴通槽,以及连通所述低压区域与所述油液循环腔的油液排出通道;转轴,安装于所述电机结构腔的转子上,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转动或滑动连接于所述控制结构腔或所述电机结构腔,所述转轴的第二端滑动连接于所述转轴通槽并伸入所述泵油腔与所述泵油结构腔的容积泵组件连接;其中,所述转轴与所述转轴通槽之间的滑动间隙被配置为进油减压通道;所述高压区域内的油液在高压作用下经所述进油减压通道减压,射入并混合至所述油液循环腔内的油液,所述低压区域在低压作用下将所述油液循环腔内的油液经所述油液排出通道抽出,且所述进油减压通道内的进油流量被配置为小于所述油液排出通道内的出油流量,所述油液循环腔内的油液与外部油液形成循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第一端通过滑动轴承或滚动轴承连接于所述控制结构腔或所述电机结构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结构腔包括定子包塑体和所述转子;所述定子包塑体轴向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结构腔和所述泵油结构腔密封连接;所述转子位于所述定子包塑体的中间空腔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结构腔包括外壳、定子和所述转子;所述外壳轴向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结构腔和所述泵油结构腔密封连接;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腔内,所述转子位于所述定子形成的中间空腔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油结构腔包括泵油结构轴承座、泵油壳、所述容积泵组件;所述泵油结构轴承座的第一侧密封连接于所述电机结构腔,所述泵油结构轴承座的第二侧盖合于所述泵油壳并配合形成所述泵油腔;所述转轴通槽开设于所述泵油结构轴承座上,且所述油液排出通道为开设于所述泵油结构轴承座上的出油通孔;所述容积泵组件设于所述泵油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舟史俊鸿
申请(专利权)人:盈智热管理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