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显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手机及公共显示领域,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面板也多种多样。随着显示面板的发展,显示面板可供显示的画面越来越丰富,当今显示面板正朝着高对比度,高分辨率,全彩色显示,低功耗,可靠性高,寿命长等方向发展。
[0003]但是现有显示面板中显示的画面往往存在色偏,尤其是在大视角下色偏更为严重,影响了用户对于全彩色显示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0006]衬底基板;
[0007]发光元件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发光元件层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发光元件;
[0008]遮光部件,位于所述发光元件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遮光部件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之间;
[0009]其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发光元件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发光元件层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发光元件;遮光部件,位于所述发光元件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遮光部件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之间;其中,沿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至少一个所述遮光部件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宽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件包括第一遮光部件和第二遮光部件,沿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遮光部件具有相同宽度,所述第二遮光部件位于所述第一遮光部件朝向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光部件与所述第一遮光部件同层、同材料。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光部件与所述第一遮光部件可以不同层,所述第二遮光部件复用所述发光元件层朝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膜层中的任意金属层;或,所述第二遮光部件额外设置在所述发光元件层朝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任一膜层中。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黑矩阵和/或触控电极,所述黑矩阵和所述触控电极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可以复用为所述第一遮光部件或第二遮光部件。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与所述发光元件层之间,所述阵列层包括多个电路元件和连接所述电路元件的信号线,所述信号线包括第一信号线;所述发光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包括阳极;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所述阳极包括第一部分阳极和第二部分阳极,所述第一部分阳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交叠,所述第二部分阳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不交叠;所述第二遮光部件位于所述第二部分阳极和所述第一遮光部件之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为蓝色发光元件。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件与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相邻的至少部分部位的宽度为D1,所述遮光部件至少部分不与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相邻的部位的宽度为D2;其中,D1>D2。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颜色为绿色。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部件为线状,多条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一遮光部件交叉形成网状结构,所述网状结构的网孔对应所述发光元件;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孔包括至少一个拐角,所述拐角包括第一拐角;所述第一拐角为同一所述网孔中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一侧的所述拐角;所述第二遮光部件位于所述第一拐角朝向对应的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包括至少一个拐角,所述拐角包括第二拐角;所述第二拐角为同一所述网孔中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一侧的所述拐角;所述第二遮光部件位于所述第二拐角朝向对应的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包括多个拐角,所述多个拐角中的至少部分所述拐角位于所述网孔对应的所述发光元件朝向第三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遮光部件位于所述拐角的一侧;所述第三方向为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长边的方向。1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威,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