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肌肉锻炼起伏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下肢肌肉锻炼起伏器。
技术介绍
[0002]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对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治疗效果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来获得,而是医疗器械产品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0003]神经内科常见的肌无力患者需要质量加辅助锻炼才能够实现康复,传统的下肢康复设备在下肢弯曲过程中需要大腿肌肉群和小腿肌肉群同时协作完成下肢弯曲,而且在辅助训练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协同完成因此并不能快速得到肌肉的适应性反馈,并且在针对单独关节进行训练时并不能很好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肢肌肉锻炼起伏器,解决了无法针对下肢不同肌肉群进行锻炼和腿部训练侧面肌肉容易忽略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下肢肌肉锻炼起伏器,包括躺板,躺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躺板左端固顶连接有转动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肌肉锻炼起伏器,包括躺板(1),其特征在于:躺板(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躺板(1)左端固顶连接有转动板(3),转动板(3)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套接键(4),套接键(4)左端转动连接有大腿板(5),大腿板(5)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大腿束带(6),大腿板(5)左端转动连接有小腿板(7),小腿板(7)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小腿束带(8),小腿板(7)远离大腿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中转轴(9),中转轴(9)外周面固定连接有脚踏板(10),中转轴(9)外表面套接有连接环(11),连接环(11)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绳(12);所述躺板(1)下表面滑动连接有推拉板(13),推拉板(13)右端滑动连接有扳动杆(14),扳动杆(14)与躺板(1)转动连接,套接键(4)下端固定连接有扩张齿(15),扩张齿(15)外周面与推拉板(13)相互啮合,躺板(1)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从动齿(16),从动齿(16)外周面与推拉板(13)啮合,从动齿(16)远离推拉板(13)的一侧啮合有托杆(17),托杆(17)与躺板(1)滑动连接,套接键(4)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轮柱(18),转轮柱(18)下端转动连接有转轮(19);所述支撑架(2)表面转动连接有起伏杆(20),起伏杆(20)远离支撑架(2)的一侧滑动连接有调节块(21),调节块(21)内侧滑动连接有升降柱(22),升降柱(22)上端套接有上弹簧(231),升降柱(22)下端套接有下弹簧(232),升降柱(22)上下两端均与起伏杆(20)固定连接,躺板(1)表面滑动连接有换向键(24),换向键(24)下端滑动连接有下压杆(25),调节块(21)套接在下压杆(25)外侧,下压杆(25)与躺板(1)滑动连接,调节块(21)远离起伏杆(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动力条(26),动力条(26)下端啮合有第一棘轮(27),第一棘轮(27)侧面固定连接有收线轮(28),收线轮(28)外表面与牵引绳(12)固定连接,收线轮(28)端面转动连接有统调机构(29),统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