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固化聚己内酯材料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破裂及血栓形成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2191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固化聚己内酯材料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破裂及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光固化聚己内酯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良好,可塑性强,材料性能稳定,疏水性,光固化迅速,易获取的优点,将其应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破裂及血栓形成,对斑块形成物理隔离。利用已成熟应用的心导管技术即可实现该材料光固化聚己内酯的植入,植入后覆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斑块“创可贴”,可促进斑块愈合,有效预防斑块进展、破裂及血栓形成。栓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固化聚己内酯材料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破裂及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固化聚己内酯材料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破裂及血栓形成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


技术介绍

[0002]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由细胞外脂质颗粒、泡沫细胞和碎片组成,它们累积在动脉壁内膜内,形成脂质或坏死核心。核心被一层富含胶原的基质和内皮细胞覆盖的平滑肌细胞所包裹,称为纤维帽。炎症细胞(主要是T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病变并参与斑块的进展和血栓形成,进而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斑块进展是斑块破裂的前提。其中具有高危特征的斑块,如薄纤维粥样斑块、低衰减斑块和正性重塑斑块,进展的可能性更高。另外,血栓形成的最常见原因是斑块破裂和表面糜烂。当覆盖坏死核心的纤维帽裂开时,斑块即破裂,使得致血栓形成能力很强的核心暴露于血流,最终形成动脉血栓,堵塞血管,影响心肌血流灌注,进而导致急性冠脉综合症。目前临床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破裂及血栓形成,主要通过降低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治疗方法,但临床效果有限。
[0003]聚己内酯(PCL)是一种人工合成疏水性脂肪族聚酯,其已被FDA批准用于临床。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低的免疫原性及优良的成型性能,PCL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研究领域,包括:组织工程支架、长效药物控释载体、3D打印、静电纺丝等。目前通过在三臂PCL分子末端引入双键,赋予其光固化能力,构建可光固化的聚己内酯材料,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材料性能稳定,疏水性好,固化迅速,易获取,已广泛商业化应用。
[0004]目前还没有关于光固化聚己内酯材料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破裂及血栓形成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临床上采用药物治疗方法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破裂及血栓形成,临床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光固化聚己内酯材料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破裂及血栓形成中的应用,配合现有的球囊导管将光固化聚己内酯材料输送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粘附于斑块表面,经过冠脉球囊扩张塑形,完全覆盖斑块,光固化反应,形成斑块“创可贴”,促进斑块愈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破裂及血栓形成,进而有效减少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发生。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固化聚己内酯材料在制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破裂及血栓形成的产品中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破裂及血栓形成的光固化创可贴植入系统,包括光固化聚己内酯材料,造影剂,冠脉导管,冠脉内注射导管,球囊导管,以及用于提供固化光源的光源导管。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9]本专利技术首次利用光固化聚己内酯材料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破裂及血栓形成,采用的光固化聚己内酯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利于血管内皮化,促进斑块愈合;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光固化聚己内酯材料植入后是基于物理隔离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液直接接触,减少血液中脂质沉积,炎症细胞浸润及血小板粘附,可有效预防斑块进展、破裂及血栓形成。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使本专利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
[0011]实施例
[001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光固化聚己内酯材料的植入系统及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破裂及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0013]所述植入系统包括:用于在斑块上形成“创可贴”的光固化聚己内酯材料,用于显影的造影剂,冠脉导管,冠脉内注射导管,球囊导管,用于提供固化光源的光源导管。
[0014]应用方法如下:
[0015]1、光固化聚己内酯材料制备
[0016]根据说明书制备光固化聚己内酯材料(货号:EFL

PCLMA

3080;公司:苏州永沁泉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材料组分包括PCLMA

3080和光引发剂TPO

L。在室温及无菌条件下向PCLMA

3080中加入光引发剂TPO

L并混合均匀后备用。
[0017]2、冠脉造影确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
[0018]根据患者情况利用相应型号的冠脉导管经桡动脉、股动脉或肱动脉送到主动脉根部,分别插入左、右冠状动脉口,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显影,确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
[0019]3、光固化聚己内酯材料植入与塑形
[0020]利用冠脉内注射导管将光固化聚己内酯材料注射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粘附于斑块表面。更换球囊导管经该支冠状动脉切口插至光固化聚己内酯材料所在部位进行扩张,利用球囊和血管管壁间隙进行材料塑形,完全覆盖斑块。最后连接固化光源(波长:365/405nm),将光源导管送至已初步塑形的光固化聚己内酯材料处,固化30s,最终完成斑块“创可贴”植入术。
[0021]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固化聚己内酯材料在制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破裂及血栓形成的产品中的应用。2.一种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破裂及血栓形成的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均波杨文龙张书宁陆仪静张尹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