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远程眼底照相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218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21
一种便携式远程眼底照相仪,包括挂耳式镜架、用于眼底照相的自动变焦镜头、控制盒,所述控制盒设有镜头安装通孔,所述镜头安装通孔内设有多个第一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与控制盒内设置的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设有用于接收远程控制命令的无线控制模块;所述自动变焦镜头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二触点,所述自动变焦镜头安装在镜头安装通孔中,使各第二触点与对应的第一触点接触;所述挂耳式镜架的镜框为一个长方形镜框,所述控制盒可左右移动的安装在长方形镜框中,使自动变焦镜头能够对准左眼或右眼,所述长方形镜框的后面设置一支撑托架,该支撑托架与患者额部接触的边为凹弧边,该支撑托架与患者鼻梁接触处设置第一定位凹槽。槽。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远程眼底照相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远程眼底照相仪。

技术介绍

[0002]眼底病包括视网膜血管性疾病、视网膜脱离、病理性近视、眼内肿瘤等,属于眼科中主要的致盲性眼病。而眼底照相是眼底病的主要检查手段,是眼底病筛查、确诊、治疗、随访的关键。临床中,专业医师在使用眼底照相仪时,会通过调整拍照位置、相机聚焦点(特别是某些相关病变)以及补光强度来保证眼底病变位置的成像效果,为后期的眼底病诊断提供依据。
[0003]但是,多数基层医院在配备眼底相机后,使用者绝大部分并非眼底病专科医生,缺乏眼底照相的拍摄技巧和阅片能力,并不能够准确获得具有眼底观察价值的照片,从而影响其对眼底相关疾病的准确判断。
[0004]而且,虽然现有的眼底照相仪价格越来越低廉,但基层医疗机构仍旧负担不起,大量的社区医院、体检机构等连正常的设备配备都无法保证,因此基层眼底病患者的诊治极为不便。
[0005]针对上述本领域一直难以同时解决的两个问题,亟待一种不但结构简单、价格便宜,而且不需要使用者具备专业的眼底照相拍摄技巧,仍然能够获得具有眼底观察价值的照片的眼底照相仪。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对应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远程眼底照相仪,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使用者不需要具备专业的眼底照相拍摄技巧,只需要患者戴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眼底照相仪,就可以由专业医师通过远程操控眼底照相仪,利用其专业的眼底照相拍摄技巧,对镜头进行移动、聚焦、补光等各种调整,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病变成像,在实现眼底病远程医疗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眼底照相仪的成本。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一种便携式远程眼底照相仪,包括挂耳式镜架、用于眼底照相的自动变焦镜头、控制盒,所述控制盒设有镜头安装通孔,所述镜头安装通孔内设有多个第一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与控制盒内设置的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设有用于接收远程控制命令的无线控制模块;所述自动变焦镜头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二触点,所述自动变焦镜头安装在镜头安装通孔中,使各第二触点与对应的第一触点接触;所述挂耳式镜架的镜框为一个长方形镜框,所述控制盒可左右移动的安装在长方形镜框中,使自动变焦镜头能够对准左眼或右眼,所述长方形镜框的后面设置一支撑托架,该支撑托架与患者额部接触的边为凹弧边,该支撑托架与患者鼻梁接触处设置第一定位凹槽。
[0008]优选地,所述长方形镜框内设有磁性导轨,该导轨旁设有齿条,所述控制盒通过后
侧设置的磁条吸附在磁性导轨上,使控制盒上对称设置的部分露出控制盒盒体的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齿轮由控制盒内设置的电机提供动力。
[0009]优选地,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齿轮侧面固定设置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
[0010]优选地,所述控制盒内设有一轮轴,该轮轴与齿轮周向固定。
[0011]优选地,所述镜头安装通孔为阶梯孔,该阶梯孔的大径段设有第一环形磁铁,所述自动变焦镜头的一端设有第二环形磁铁,所述第一环形磁铁与第二环形磁铁相互吸引。
[0012]优选地,所述挂耳式镜架下端设有一鼻梁支撑部,该鼻梁支撑部下端与患者鼻梁接触处设置第二定位凹槽。
[0013]优选地,所述控制盒内设有电池,用于给控制电路板供电。
[0014]优选地,所述控制盒外侧设有开关,用于控制电源通断。
[0015]优选地,所述控制盒上设有补光灯,该补光灯为小功率LED灯。
[0016]优选地,所述补光灯为多个,各补光灯均匀设置在镜头安装通孔四周。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便携式远程眼底照相仪,包括挂耳式镜架、用于眼底照相的自动变焦镜头、控制盒,所述控制盒设有镜头安装通孔,所述镜头安装通孔内设有多个第一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与控制盒内设置的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设有用于接收远程控制命令的无线控制模块;所述自动变焦镜头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二触点,所述自动变焦镜头安装在镜头安装通孔中,使各第二触点与对应的第一触点接触;所述挂耳式镜架的镜框为一个长方形镜框,所述控制盒可左右移动的安装在长方形镜框中,使自动变焦镜头能够对准左眼或右眼,所述长方形镜框的后面设置一支撑托架,该支撑托架与患者额部接触的边为凹弧边,该支撑托架与患者鼻梁接触处设置第一定位凹槽。
[0018]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自动变焦镜头与控制盒之间的电连接采用触点连通,需要更换自动变焦镜头的时候,不会像目前的眼底照相仪那样,需要把整个仪器拆卸开,才能更换维修,不但可靠性高,而且经济实惠。
[0019]本专利技术只采用了一个自动变焦镜头和一个无线控制模块,该无线控制模块使眼底照相仪与互联网连接,专业医师可通过网络远程控制眼底照相仪的自动变焦镜头左右移动,拍摄患者的眼底病变位置,为后期的眼底病诊断提供依据,与目前的眼底照相仪相比,不但同样能实现的功能,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
[0020]优选地,所述长方形镜框内设有磁性导轨,该导轨旁设有齿条,所述控制盒通过后侧设置的磁条吸附在磁性导轨上,使控制盒上对称设置的部分露出控制盒盒体的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齿轮由控制盒内设置的电机提供动力。
[002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控制盒的盒体通过磁条吸附在磁性导轨上,通过网络远程控制控制盒内设置的电机,可以带动与齿条啮合的齿轮转动,使控制盒在长方形镜框内向右或者向左移动,而且结构简单,容易维修,拆卸和安装都非常方便。
[0022]优选地,所述镜头安装通孔为阶梯孔,该阶梯孔的大径段设有第一环形磁铁,所述自动变焦镜头的一端设有第二环形磁铁,所述第一环形磁铁与第二环形磁铁相互吸引。
[0023]所述自动变焦镜头与控制盒通过磁铁安装固定,结构简单,拆卸方便。
[0024]优选地,所述挂耳式镜架下端设有一鼻梁支撑部,该鼻梁支撑部下端与患者鼻梁接触处设置第二定位凹槽,在仪器使用时,为挂耳式镜架提供稳定的定位支撑点。
[0025]优选地,所述控制盒内设有电池,用于给控制电路板供电,不但使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没有市电的环境,还解除了仪器电源线的长度限制,实现了真正的便携。
[0026]优选地,所述控制盒上设有补光灯,该补光灯为小功率LED灯,为眼底拍照提供补光功能的同时,减少能耗,降低成本。
[0027]优选地,所述补光灯为多个,各补光灯均匀设置在镜头安装通孔四周,使补光灯发出的光线均匀,更加适合对眼底的病变位置进行拍摄。
[002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
①ꢀ
目前的眼底照相仪都是采用两个自动变焦镜头,结构复杂,成本高;本专利技术只采用一个自动变焦镜头,结构简单实用,经济实惠,把眼底照相仪的成本控制在了基层医疗机构完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为基层眼底病患者的诊治提供了便利;
②ꢀ
专业医师可通过网络远程控制眼底照相仪的自动变焦镜头拍摄患者的眼底病变位置,为后期的眼底病诊断提供依据,利用互联网的特性,解决了专业医师在基层医院的人才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远程眼底照相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挂耳式镜架(1)、用于眼底照相的自动变焦镜头(2)、控制盒(3),所述控制盒(3)设有镜头安装通孔(3a),所述镜头安装通孔(3a)内设有多个第一触点(3b),所述第一触点(3b)与控制盒(3)内设置的控制电路板(3c)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3c)设有用于接收远程控制命令的无线控制模块(3d);所述自动变焦镜头(2)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二触点(2a),所述自动变焦镜头(2)安装在镜头安装通孔(3a)中,使各第二触点(2a)与对应的第一触点(3b)接触;所述挂耳式镜架(1)的镜框为一个长方形镜框(1a),所述控制盒(3)可左右移动的安装在长方形镜框(1a)中,使自动变焦镜头(2)能够对准左眼或右眼,所述长方形镜框(1a)的后面设置一支撑托架(4),该支撑托架(4)与患者额部接触的边为凹弧边(4a),该支撑托架(4)与患者鼻梁接触处设置第一定位凹槽(4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远程眼底照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形镜框(1a)内设有磁性导轨(1b),该导轨(1b)旁设有齿条(1c),所述控制盒(3)通过后侧设置的磁条(3e)吸附在磁性导轨(1b)上,使控制盒(3)上对称设置的部分露出控制盒(3)盒体的齿轮(3f)与齿条(1c)啮合,所述齿轮(3f)由控制盒(3)内设置的电机(3g)提供动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远程眼底照相仪,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静宜宋艳萍陈晓曾波喻娟闫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