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生物光电化学表征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光电化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光电化学表征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光电化学系统也称为微生物杂化体系,主要包含光敏剂和微生物催化剂两个关键组分,微生物光电化学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在特定波长的光照下,当光敏剂吸收的光子能量等于或高于其禁带宽度时,价带上的电子(e
‑
)受激发跃迁至导带,从而产生能量更高的光生电子,随后光生电子可通过直接传递、氧化还原介体等途径传递至微生物催化剂外膜活性位点,进而驱动胞内能量代谢活动。
[0003]对于光生电子“产生
‑
传递
‑
捕获”过程的精细刻画是解译微生物光电化学系统宏观效应与微观机制的基础和关键,然而目前所采用的表征方法与手段多基于简单的生物电化学响应,科学定量和精准解析难度大,这是由于:一方面,光生电子转瞬即逝、且易与空穴复合,信号捕获困难;另一方面,微生物外膜蛋白通常含有细胞色素、氢酶等复杂电子传递链,其介导的胞外光生电子利用是多途径协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光电化学表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0),所述支架(100)上具有扫描工位;多腔体样品池(20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100)上,所述多腔体样品池(200)包括呈透明状的基底电极(210)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底电极(210)上的侧壁结构(220),所述侧壁结构(220)与所述基底电极(210)围合形成多个环形分布并用于盛放样品的容纳腔(230);光照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100)上并能够为所述容纳腔(230)内提供光照;扫描电化学显微镜装置,包括三维控制仪(410)、电化学工作站(420)、超微电极(430)、参比电极(440)和对电极(450),所述三维控制仪(410)用于控制所述超微电极(430)、所述参比电极(440)和所述对电极(450)扫描位于所述扫描工位的所述容纳腔(230)内的样品,所述电化学工作站(420)用于连接所述超微电极(430)、所述参比电极(440)和所述对电极(450)并收集扫描样品所产生的电化学信息;盖体(500),盖设于所述多腔体样品池(200)的顶部,所述盖体(500)上对应每个所述容纳腔(230)均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超微电极(430)、所述参比电极(440)和所述对电极(450)的第一通孔;供气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100)上并用于向所述容纳腔(230)内提供氮气;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100)上并用于驱动所述多腔体样品池(200)转动,以使不同的所述容纳腔(230)能够依次转动至所述扫描工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光电化学表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装置包括光源(310)和通断装置(320),所述通断装置(320)设置于所述支架(100)上并位于所述多腔体样品池(200)的下方,所述光源(310)设置于所述支架(100)上并位于所述通断装置(320)的下方,所述光源(310)用于为所述容纳腔(230)内提供光照,所述通断装置(320)能够控制位于所述扫描工位的所述容纳腔(230)与所述光源(310)之间的光路的通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光电化学表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装置(320)包括底座(321)和第一挡板(322),所述底座(321)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底电极(210)的底部,所述底座(321)上对应每个所述容纳腔(230)均设置有用于供光路通过的第二通孔(3211),所述底座(321)的侧边缘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二通孔(3211)的插孔(3212),所述第一挡板(322)活动插设于所述插孔(3212)内并能够阻断通过所述第二通孔(3211)的光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光电化学表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0)上对应所述底座(321)设置有承托座(800),所述承托座(800)上设置有环形槽(810),所述环形槽(810)内设置有用于承托所述底座(321)的钢珠(820)。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光电化学表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710)、转动座(720)、第一锥齿轮(730)、第二锥齿轮(740)和控制装置,所述电机(710)设置于所述支架(100)上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转动座(720)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底电极(210)或者所述底座(3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捷,高育森,何博楷,顾文智,周顺桂,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