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小诗专利>正文

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215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中间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包括外壳和防护装置;外壳设置有两个,两个外壳盖合形成空腔,内壳设置有两个,内壳对称的设置在空腔内,电缆从空腔内穿过,内壳对电缆进行固定,内壳和外壳之间存有第一空隙;顶动板设置在第一空隙内,内壳能带动顶动板向着外壳靠近;气囊设置在顶动板一侧的外壳内壁上,气囊内存有空气,外壳侧壁内开设有通气槽,气囊与通气槽相通;外壳的两端开设有贯穿孔,封堵块设置在贯穿孔的孔壁上;推动组件设置在封堵块的上方,推动组件与通气槽相通,推动组件能推动封堵块对经过贯穿孔处的电缆进行挤压,使得电缆即使出现了爆燃现象,也不会出现自燃。自燃。自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中间接头
,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防火措施有在电缆中间接头中加入铜套、螺母或陶瓷灯元件进行防火,导致连接接头整体结构复杂,安装操作麻烦,不能够适应不同的电缆中间接头,但是大多结构都较为复杂。
[0003]中国专利CN110994533B公开了一种电缆中间接头,包括上固定连接部、下固定连接部和负压扩展的橡胶套,上固定连接部和下固定连接部通过紧固螺钉连接,且形成容置电缆连接点的密闭空腔,橡胶套套置于电缆连接点,且两端分别和电缆连接点两侧的电缆紧密包裹,所述上固定连接部设置有抽气通道,抽气密闭空腔内产生负压使得橡胶套扩张,所述上固定连接部由上壳体、气管、连通孔、管线槽、端压板、导向杆、支托勒板和紧固耳组成,上壳体外边缘设置有多个紧固耳,上壳体两端为内收结构,两个端压板对应置于上壳体的两端,两组支托勒板置于上壳体内,所述支托勒板两两一组,同组的支托勒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支托勒板上置有导向杆,所述支托勒板上开有半圆槽,上壳体外侧壁上开有管线槽,管线槽上置有一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将管线槽和上壳体内部连通,气管通过连通孔和上壳体相连通,气管容置于管线槽内;所述气管由主管体、气芯、封盖、弹性胶管、压紧螺套、限位环、气道和密封接头组成,主管体的一端通过密封接头置于连通孔内,封盖螺接置于主管体的另一端,限位环置于主管体内,气芯通过限位环置于主管体内,且通过压紧螺套固定。
[0004]上述方案虽然简化了结构,但是在发生爆炸时,电缆之间的火焰依旧会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缝隙排出,同时在壳体内的爆炸产生之后,壳体必然会出现松动的情况,如此就会导致外界的氧气涌入壳体,而壳体内的电缆此时处于高温状态,电缆外表面的绝缘层就会出现燃烧情况,当壳体被烧穿后,整个电缆的绝缘层都会成为引火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电缆连接处发生爆炸,爆炸冲击力推动内壳脱离对电缆的卡接,内壳推动顶动板向着外壳内壁上的气囊靠近,并对气囊挤压,气囊内的气体涌入通气槽,通气槽将涌入的空气输送至推动组件,推动组件被激活,推动组件带动封堵块将贯穿孔封堵,同时保证会使得外壳内的空气压力增加,在封堵块将贯穿孔处的电缆夹紧后,由于外壳上还设置有泄压阀,过高的压力会通过泄压阀排出,如此外界的氧气就无法进入到外壳内部,在无氧的条件下,外壳内的材料便会由于缺少燃烧调件而无法燃烧。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防护装置,包括外壳和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包括内壳、顶动板、气囊、封堵块和推动组件;外壳设置有两个,外壳为圆弧形结构,两个外壳盖合形成空
腔,内壳设置有两个,内壳对称的设置在空腔内,电缆从空腔内穿过,内壳对电缆进行固定,内壳和外壳之间存有第一空隙;顶动板设置在第一空隙内,内壳能带动顶动板向着外壳靠近;气囊设置在顶动板一侧的外壳内壁上,气囊内存有空气,外壳侧壁内开设有通气槽,气囊与通气槽相通;外壳的两端开设有贯穿孔,封堵块设置在贯穿孔的孔壁上;推动组件设置在封堵块的上方,推动组件与通气槽相通,推动组件能推动封堵块对经过贯穿孔处的电缆进行挤压。
[0007]优选的,推动组件包括推动块、推动爪和凸块;外壳一端的侧壁内开设有推动槽,推动槽与通气槽相互连通,推动块能滑动的设置在推动槽内;推动爪的一端铰接在推动块的下部;凸块固定设置在封堵块的侧壁上,推动爪远离推动块的一端与凸块抵接。
[0008]优选的,保护装置还包括顶动杆、滑动套和弹簧;顶动杆固定设置在顶动板靠近内壳的一侧上;滑动套沿顶动杆的轴线固定设置在内壳靠近顶动板的一侧上,顶动杆与滑动套滑动配合;顶动杆与滑动套的底部之间存有第二空隙,弹簧设置在第二空隙内。
[0009]优选的,保护装置还包括偏向组件,偏向组件包括防爆板;防爆板为弧形结构,防爆板的一端设置在外壳的内壁上,防爆板沿竖直方向设置,防爆板将两个外壳侧部的连接处遮挡。
[0010]优选的,偏向组件还包括卡接组件,卡接组件包括卡接块和卡接槽;卡接槽沿电缆的延伸方向开设在防爆板的侧壁上;卡接块固定设置在外壳的内壁上,卡接块与卡接槽卡解配合。
[0011]优选的,保护装置还包括单向阀;单向阀设置在通气槽内。
[0012]优选的,保护装置还包括勾爪;顶动板的上部贯穿的开设有勾槽,勾爪竖直固定设置在外壳的内壁上,勾爪的下部与勾槽卡接配合,勾爪为弹性塑料材料。
[0013]优选的,保护装置还包括导向杆;导向杆竖直的固定设置在外壳的内壁上,导向杆分别贯穿于顶动板和内壳。
[0014]优选的,保护装置还包括泄压阀;泄压阀固定设置在外壳的侧壁上,泄压阀用于将外壳内多余的空气排出。
[0015]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防护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电缆连接处发生爆炸,爆炸冲击力推动内壳脱离对电缆的卡接;S2、内壳推动顶动板向着外壳内壁上的气囊靠近,并对气囊挤压,气囊内的气体涌入通气槽;S3、通气槽将涌入的空气输送至推动组件,推动组件被激活,推动组件带动封堵块将贯穿孔封堵。
[0016]本专利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内壳、顶动板、气囊、封堵块和推动组件,电缆连接处发生爆炸,爆炸冲击力推动内壳脱离对电缆的卡接,内壳推动顶动板向着外壳内壁上的气囊靠近,并对气囊挤压,气囊内的气体涌入通气槽,通气槽将涌入的空气输送至推动组件,推动组件被激活,推动组件带动封堵块将贯穿孔封堵,同时保证会使得外壳内的空气压力增加,在封堵块将贯穿孔处的电缆夹紧后,由于外壳上还设置有泄压阀,过高的压力会通过泄压阀排出,如此外界的氧气就无法进入到外壳内部,在无氧的条件下,外壳内的材料便会由于缺少燃烧调件而无法燃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防护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防护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防护装置的图2中A

A处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防护装置的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防护装置的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防护装置的图3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防护装置的去除了部分外壳后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防护装置的图7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是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防护装置的去除了上侧外壳后的立体示意图;图10是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防护装置的去除了部分外壳、顶动板、内壳后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为:1

外壳;2

保护装置;21

内壳;22

顶动板;221

顶动杆;222

滑动套;223

弹簧;224

导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防护装置,包括外壳(1)和保护装置(2);其特征在于,保护装置(2)包括内壳(21)、顶动板(22)、气囊(23)、封堵块(24)和推动组件(25);外壳(1)设置有两个,外壳(1)为圆弧形结构,两个外壳(1)盖合形成空腔,内壳(21)设置有两个,内壳(21)对称的设置在空腔内,电缆从空腔内穿过,内壳(21)对电缆进行固定,内壳(21)和外壳(1)之间存有第一空隙;顶动板(22)设置在第一空隙内,内壳(21)能带动顶动板(22)向着外壳(1)靠近;气囊(23)设置在顶动板(22)一侧的外壳(1)内壁上,气囊(23)内存有空气,外壳(1)侧壁内开设有通气槽,气囊(23)与通气槽相通;外壳(1)的两端开设有贯穿孔,封堵块(24)设置在贯穿孔的孔壁上;推动组件(25)设置在封堵块(24)的上方,推动组件(25)与通气槽相通,推动组件(25)能推动封堵块(24)对经过贯穿孔处的电缆进行挤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推动组件(25)包括推动块(251)、推动爪(252)和凸块(253);外壳(1)一端的侧壁内开设有推动槽,推动槽与通气槽相互连通,推动块(251)能滑动的设置在推动槽内;推动爪(252)的一端铰接在推动块(251)的下部;凸块(253)固定设置在封堵块(24)的侧壁上,推动爪(252)远离推动块(251)的一端与凸块(253)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装置(2)还包括顶动杆(221)、滑动套(222)和弹簧(223);顶动杆(221)固定设置在顶动板(22)靠近内壳(21)的一侧上;滑动套(222)沿顶动杆(221)的轴线固定设置在内壳(21)靠近顶动板(22)的一侧上,顶动杆(221)与滑动套(222)滑动配合;顶动杆(221)与滑动套(222)的底部之间存有第二空隙,弹簧(223)设置在第二空隙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装置(2)还包括偏向组件(26),偏向组件(26)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铭涓厉建磊高昌辉刘小诗
申请(专利权)人:刘小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