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T取电的煤矿井下变电站用后备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210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PT取电的煤矿井下变电站用后备电源装置,包括隔爆外壳和位于隔爆外壳内部的测量PT、配电PT、后备电源、组线、数字保护装置和开关电源;能够利用装置中的配电PT组件从变电站10KV/6KV母线取电并为装置中的后备电源充电,能够在煤矿井下变电站正常运行时期,为变电站内的高压配电装置提供测量用电压和计量用电压,为高压配电装置提供操作和控制电源,为继电保护装置提供保护电压(母线绝缘、过压、欠压、备自投条件;煤矿井下变电站故障断电时,也可为变电站门禁系统、照明系统以及环境安全监控系统提供应急电源,保障相关系统正常工作。系统正常工作。系统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PT取电的煤矿井下变电站用后备电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智能化建设
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PT取电的煤矿井下变电站用后备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煤矿智能化建设的规划和推进,国内煤矿目前正在大力推进井下变电站无人值守建设。目前井下变电站高压配电装置,大都采用配电装置中的PT给保护器、跳闸线圈、失压脱扣线圈等控制部件供电,这种供电方式往往会由于配电装置短路、大负荷启动、电压波动等造成开关误动或拒动,严重影响供电安全,若没有一个可靠的备用电源,高配电装置就有可能不能实现跳闸切除故障,或者由于电压波动引起失压线圈脱扣动作而误跳;在井下故障停电时,不能实现变电站数据实时采集,也不能接收地面的控制指令,导致变电站远程控制失灵。因此,要实现变电所无人值守,就必须要解决煤矿井下变电站及高压配电装置的后备电源问题,所以急需研制适用于煤矿井下变电站用,基于PT式取电的后备电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煤矿井下变电站断电后供配电系统不能正常监测、不能远程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T取电的煤矿井下变电站用后备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爆外壳和位于隔爆外壳内部的测量PT(6)、配电PT(7)、后备电源(8)、组线(14)、数字保护装置(12)和开关电源(9);测量PT(6)通过三个熔断器(4)与煤矿井下变电站的母线A项(1)、母线B项(2)、母线C项(3)连接;测量PT(6)将测得母线A项(1)的电压Ua、母线B项(2)的电压Ub、母线C项(3)的电压Uc通过继电器(5)和组线(14)的Ua线、Ub线和Uc线传输给输出端子(15)和数字保护装置(12);测量PT(6)将测得的母线电压Un,零序电压U0通过组线(14)的Un线和U0线直接传输给输出端子(15)和数字保护装置(12);母线A项(1)和母线B项(2)与配电PT(7)连接,将母线中10KV/6KV电压降到127V,配电PT(7)与后备电源(8)连接,为后备电源(8)充电;同时配电PT(7)通过组线(14)的127V线和0V线直接传输给输出端子(15)、数字保护装置(12)和开关电源(9);输出端子(15)与站内其它高压配电装置连接;输出端子(15)也与井下变电站门禁系统、照明系统以及环境安全监控系统连接,提供应急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T取电的煤矿井下变电站用后备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关电源(9)将127V交流电转降压换为24V直流电;开关电源(9)与液晶显示(10)和按键模块(11)电连接,为液晶显示(10)和按键模块(11)提供电源;液晶显示(10)与数字保护装置(12)连接,显示后备电源装置的工作状态;按键模块(11)与数字保护装置(12)连接,通过按键模块(11)对后备电源装置进行参数设置;数字保护装置(12)设有输出接口(13),数字保护装置(12)通过输出接口(13)与远程供电监控系统连接,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数字保护装置(12)通过输出接口(13)和站内其它高压配电装置连接,作为测量和保护判断数据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T取电的煤矿井下变电站用后备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后备电源(8)包括电池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板和显示屏;所述电池单元包括电池组、检测板、电池控制板、双向二极管;配电PT(7)的输出端向控制单元输入~127V,通过AD/DC转换电路,一路与电池单元的充电+端连接,另一路与电池单元的总

连接;输入~127V通过变压继电器、继电器板、AC/DC转换电路输出24V;电池单元的放电+端通过电流传感器、DC/AC电路和继电器板输出~127V;电流传感器输出端与控制板输入端连接,控制板的输出端与显示屏连接,用于显示充放电状态,同时控制板与CAN总线和供电电源连接;控制板输出端与变压继电器连接;电池单元的充电+端通过充电继电器、双向二极管的充电二极管与电池组的正极连接;双向二极管的放电二极管通过放电继电器与控制单元的放电+连接;电池组的正极和负极分别通过采压线与检测板连接,检测板与电池控制板连接;电池控制板的输出端与CAN总线连接,电池控制板的输出端与供电电源连接;电池控制板的输出端与充电继电器和放电继电器连接;电池组的负极与总

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PT取电的煤矿井下变电站用后备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充电继电器包括充电控制继电器J1和检测充电电流互感器H1;放电继电器包括放电控
制继电器J2和检测放电电流互感器H2;电池单元的充电+端通过充电控制继电器J1和检测充电电流互感器H1,与双向二极管D1的充电二极管端连接;双向二极管D1的输出端通过开关S1和保险丝F1与电池组接口P5的管腿1连接,电池组接口P5的管腿2接地;双向二极管D1的放电二极管端通过放电继电器J2和检测放电电流互感器H2与电池单元的放电+端连接;充电继电器J1和放电继电器J2均为JGX

50FA固态继电器;检测充电电流互感器H1和检测放电电流互感器H2均为CHB

6MP电流互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文俊刘亮平张亮张帅颜廷冉杨付岭智为然李鹏飞程子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