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嘉应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火灾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208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火灾报警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建筑内环境特征信息;模型构建模块,与所述环境采集模块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建筑内环境特征信息构建建筑环境三维模型;云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环境信息模型分析环境差异特征,并上传至云端;预警模块,与所述模型构建模块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差异特征进行预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物联网对设备进行连接,在无网络情况下也可对火灾情况进行预警;通过获取坐标的方式建立建筑内完整三维模型,对建筑内异常情况可进行完整的检测;通过对报警系统报警时的阈值进行设置,可以有效避免报警系统误报警的情况发生。以有效避免报警系统误报警的情况发生。以有效避免报警系统误报警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火灾报警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火灾监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火灾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联网技术愈加成熟,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由触发装置、火灾报警装置、联动输出装置以及具有其它辅助功能装置组成的,它具有能在火灾初期,将燃烧产生的烟雾、热量、火焰等物理量,通过火灾探测器变成电信号,传输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并同时以声或光的形式通知整个楼层疏散,控制器记录火灾发生的部位、时间等,使人们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扑灭初期火灾,最大限度的减少因火灾造成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是人们同火灾做斗争的有力工具。
[0003]目前的建筑火灾报警系统需要网络连接,在火灾严重的情况下由于网络信号不佳则无法进行实时报警,同时,目前建筑火灾报警系统多是仅能监测部分区域,无法对建筑内火灾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测并预警,同时火灾报警系统经常产生误报警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火灾报警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火灾报警系统,包括:
[0006]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建筑内环境特征信息;
[0007]模型构建模块,与所述环境采集模块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建筑内环境特征信息构建建筑环境三维模型;
[0008]云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环境信息模型分析环境差异特征,并上传至云端;
[0009]预警模块,与所述模型构建模块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差异特征进行预警。
[0010]优选的,所述环境采集模块包括:
[0011]扫描单元,用于获取建筑内红外图像信息及建筑环境信息,生成所述环境特征信息;
[0012]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环境特征信息传输至所述模型构建模块。
[0013]优选的,所述扫描单元包括:
[0014]红外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不同时刻建筑内红外图像信息;
[0015]无线传感器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建筑环境信息;
[0016]所述建筑环境信息包括温度信息、烟雾信息、光强信息。
[0017]优选的,模型构建模块包括:
[0018]定位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在建筑中位置信息;
[0019]模型建立单元,用于构建建筑环境三维模型。
[0020]优选的,所述模型建立单元包括
[0021]图像处理单元,用于获取建筑内红外图像信息中像素点坐标,基于不同时间节点像素点坐标获取建筑特征信息;
[0022]模型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建筑特征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构建建筑环境三维模型。
[0023]优选的,所述云处理模块包括:
[0024]分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建筑环境三维模型进行环境差异分析,获取环境差异度;
[0025]阈值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环境差异度的阈值;
[0026]云端储存单元,用于将所述建筑环境三维模型及环境差异度储存并上传至云端。
[0027]优选的,所述分析单元包括:
[0028]时间分析单元,用于基于不同时间节点对所述建筑环境三维模型进行环境差异度分析;
[0029]环境分析单元,用于基于建筑特征信息对所述建筑环境三维模型进行环境差异度分析;
[0030]所述环境差异度包括温度环境差异度、烟雾浓度环境差异度、光强环境差异度。
[0031]优选的,所述预警模块包括:
[0032]模型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建筑环境三维模型;
[0033]差异预警单元,用于判断环境差异度是否到达阈值,若环境差异度到达阈值,则报警。
[003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
[0035]1.本专利技术通过物联网对设备进行连接,在无网络情况下也可对火灾情况进行预警;
[0036]2.本专利技术通过获取坐标的方式建立建筑内完整三维模型,对建筑内异常情况可进行完整的检测;
[0037]3.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报警系统报警时的阈值进行设置,可以有效避免报警系统误报警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3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预警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41]实施例一
[004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火灾报警系统,包括:
[0043]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建筑内环境特征信息;模型构建模块,与所述环境采集模块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建筑内环境特征信息构建建筑环境三维模型;云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环境信息模型分析环境差异特征,并上传至云端;预警模块,与所述模型构建模块连
接,用于基于所述差异特征进行预警。
[0044]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建筑发生火灾时燃烧的特点确定火灾类型;根据所需防护面积部位;按照火灾传感器的总数和其他报警装置(如手报)数量确定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总容量;按划分的报警区域设置区域报警控制器;根据消防设备确定控制方式;按防火灭火要求确定报警和联动的逻辑关系;最后确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智能建筑“3AS”(建设设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适应性。
[0045]在本实施例中,火灾探测区域以独立的房间划分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内至少设置一只传感器。在敞开或封闭的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走道、坡道、管道井、闷顶、夹层等场所则单独划分的探测区域,设置相应传感器、内部空间开阔且门口有灯光显示装置的大面积房间划分一个的探测区域,但其最大面积不能超过1000m2。本实施例中传感器的设置按保护面积确定,每只传感器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确定,同时确定房间高度、屋顶坡度、传感器自身灵敏度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但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传感器时则对梁突出顶棚影响进行分析。
[0046]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环境采集模块包括:扫描单元,用于获取建筑内红外图像信息及建筑环境信息,生成所述环境特征信息;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环境特征信息传输至所述模型构建模块。
[0047]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扫描单元包括:红外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不同时刻建筑内红外图像信息;无线传感器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建筑环境信息;所述建筑环境信息包括温度信息、烟雾信息、光强信息。
[0048]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同易燃易爆区域内的易燃品不同,因此不同易燃易爆区域火灾情况感知的主要信息不同,其中充电桩区域的易燃品为充电桩以及电动车辆,工业厂房内的易燃品为工业用品,物流仓库内的易燃品为物流货物,光伏发电站内的易燃品为输电电线,设置建筑内不同易燃易爆区域所部署的无线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建筑内环境特征信息;模型构建模块,与所述环境采集模块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建筑内环境特征信息构建建筑环境三维模型;云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建筑环境三维模型分析环境差异特征,并上传至云端;预警模块,与所述模型构建模块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差异特征进行火灾报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采集模块包括:扫描单元,用于获取建筑内红外图像信息及建筑环境信息,生成所述环境特征信息;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环境特征信息传输至所述模型构建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单元包括:红外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不同时刻建筑内红外图像信息;无线传感器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建筑环境信息;所述建筑环境信息包括温度信息、烟雾信息、光强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模型构建模块包括:定位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在建筑中的位置信息;模型建立单元,用于构建建筑环境三维模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宴涛秦娜
申请(专利权)人:嘉应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