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重PCR联合NGS检测乳腺癌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试剂盒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206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多重PCR联合NGS检测乳腺癌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试剂盒及使用方法,涉及基因检测技术领域。该试剂盒基于多重PCR联合NGS检测乳腺癌BRCA1BRCA2的基因突变的试剂盒,包括基于多重PCR扩增检测BRCA1/2突变外显子序列的引物。多重PCR为较大片段的基因扩增提供可行性,在同一反应体系里加入混合的多对引物进而扩增出多个核酸片段,能够在同一反应管中实现多基因片段同时进行检测,在提高通量的同时节省样本降低成本,简便,快速,节省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多对引物实现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同时扩增出多个片段的PCR反应,成功避开设计探针、芯片等高成本元素,实现一步制备BRCA1/2基因突变测序文库,具有高效、系统、经济、简便的优势。简便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重PCR联合NGS检测乳腺癌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试剂盒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多重PCR联合NGS检测乳腺癌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试剂盒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在许多大中城市中,乳腺癌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而且发病年龄也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在我国所有乳腺癌患者中,约有10%的乳腺癌属于家族性乳腺癌,家族性乳腺癌是指乳腺癌在家系中呈聚集样发生,一般指家族中一级及二级亲属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患有原发性乳腺癌和/或卵巢癌患者。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遗传性因素与非遗传性因素及二者的相互作用。
[0003]BRCA1/2基因是目前发现的与家族性乳腺癌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基因。BRCA基因又称乳腺癌易感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过程中发挥负性调控作用。人类BRCA1、BRCA2基因分别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7q21、13q12.3,其表达的蛋白在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调节、基因转录激活、染色质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研究表明,携带胚系BRCA1/2突变可使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较正常人群增加约5倍,并可显著增加患卵巢癌、胰腺癌等其他相关癌症的风险。当个体携带BRCA1/2突变基因时,终身患乳腺癌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在原发性乳腺癌中,普通人患病风险约占12%,而BRCA1基因突变的人群患病风险约增加至46%

87%,BRCA2基因突变的人群患病风险约增加至38%

84%。
[0004]BRCA1/2基因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RCA1/2基因突变属于胚系突变,具有遗传倾向。目前发现BRCA1突变位点以5号外显子、11号外显子、18号外显子、21号外显子为多见,BRCA2突变主要集中在在10号外显子和11号外显子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中心(家族遗传性肿瘤中心)发表的研究分析了各类乳腺癌患者的BRCA1/2基因突变携带率,结果如下:整体乳腺癌人群,5.3%;有乳腺癌和或卵巢癌家族史的患者,18.1%;≤40岁发病的患者,6.4%;散发乳腺癌(无乳腺癌和或卵巢癌家族史),3.3%;ER+和或PR+、HER2

的乳腺癌,5.4%;ER+和或PR+、HER2+的乳腺癌,2.7%;ER

、PR

、HER2

的乳腺癌,1.8%;ER

、PR

、HER2

(三阴乳腺癌),11.2%。BRCA1和BRCA2基因可发生多形式多位点的基因突变。
[0005]BRCA1/2基因突变的检测结果将为后期的更好的治疗、遗传阻断、相关肿瘤的早诊和预防提供重要的指导。2020年的NCCN指南建议乳腺癌患者进行BRCA1/2基因检测的标准如下:≤45岁时确诊为乳腺癌;患者本人或近亲属中在任何年龄发现2个或以上乳腺原发癌(如双侧乳腺癌,同侧≥2个独立的乳腺原发癌,同时或异时时发生);家族成员中有在46~50岁之间诊断为癌症,或在任何年龄再次诊断为乳腺癌,或≥1个近亲属在任何年龄诊断为乳腺癌,或≥1个近亲属诊断为高级别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7分);≤60岁被诊断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患者;≥1个近亲属在任何年龄被诊断为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
癌)、转移性前列腺癌、胰腺癌;有任何年龄患乳腺癌的男性亲属。对于符合NCCN指南检测标准的患者,应当积极完善BRCA1/2基因检测,不符合检测标准的患者,如果经济条件尚可,也建议进行BRCA1/2。通过对BRCA1/2基因突变的检测,可以筛选出乳腺癌高危人群、明确家族中有无相关基因突变、评估易感人群乳腺癌发生几率。
[0006]目前常用的BRCA1/2突变检测方法有: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DHPLC)、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SSCP)、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蛋白质截断测试(PTT)、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RM)、一代测序以及高通量测序等。DHPLC与HRM不能准确检测出具体的突变类型;SSCP与PPT的缺点是检测灵敏低;MLPA只能用于检测已知突变,不能检测其他未知突变;一代测序成本高,不能检测大片段缺失重排,需联合MLPA使用。而二代测序具有高通量、高准确性、高灵敏度、高自动化以及可检测多种突变类型等优点。目前临床方面常见的各类基因检测均存在二代测序技术的参与,并基本能实现检测的高通量性,然而全基因组或全外显子测序及测序芯片的成本均较高,存在检测成本高,工作量大、检测周期较长等缺点,不能广泛应用于有需求的患者,不利于检测的推广,仍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缺陷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异性高、灵敏度高、周期短和成本低的基于多重PCR建库二代测序乳腺癌的BRCA1及BRCA2基因突变检测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于公开基于多重PCR联合NGS检测乳腺癌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试剂盒。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物为针对BRCA1基因的第5、11、18、21号外显子和BRCA2基因的第10、11号外显子来设计特异性扩增基因热点突变位点区域的上下游引物。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检测所述BRCA1基因第5号外显子的上游引物序列:GACTTCTACAGAGTGAACC;下游引物序列:GGTTCACTCTGTAGAAGTCTT。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检测所述BRCA1基因第11号外显子的上游引物序列:GCTGAACTAGAAGCTGTGTTAGAAC;下游引物序列:GTTAGAAGGCTGGCTCCCATGCTGT。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检测所述BRCA1基因第18号外显子的上游引物序列:TTGAAGTCAGAGGAGATGTGGTC;下游引物序列:GACCTTGGTGGTTTCTTCCATTGAC。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检测所述BRCA1基因第21号外显子的上游引物序列:CAGATGCCTGGACAGAGGACAATGG;下游引物序列:GCCATTGTCCTCTGTCCAGGCATCT。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检测所述BRCA2基因第10号外显子的上游引物序列:GCCAAATGTCCTAGAAGATGAAGTA;下游引物序列:TCTTCTAGGACATTTGGCATTGACT。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检测BRCA2基因第11号外显子的上游引物序列:CATGAGAGTAGCATCACCTTCAAGA;下游引物序列:TTGAATGTTGTACTGGGTGACATG。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于公开一种基于多重PCR联合NGS检测乳腺癌BRCA1BRCA2的基因突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多重PCR联合NGS检测乳腺癌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多重PCR扩增检测BRCA1/2突变外显子序列的引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为针对BRCA1基因的第5、11、18、21号外显子和BRCA2基因的第10、11号外显子来设计特异性扩增基因热点突变位点区域的上下游引物。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所述BRCA1基因第5号外显子的上游引物序列:GACTTCTACAGAGTGAACC;下游引物序列:GGTTCACTCTGTAGAAGTCTT。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所述BRCA1基因第11号外显子的上游引物序列:GCTGAACTAGAAGCTGTGTTAGAAC;下游引物序列:GTTAGAAGGCTGGCTCCCATGCTGT。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所述BRCA1基因第18号外显子的上游引物序列:TTGAAGTCAGAGGAGATGTGGTC;下游引物序列:GACCTTGGTGGTTTCTTCCATTGAC。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所述BRCA1基因第21号外显子的上游引物序列:CAGATGCCTGGACAGAGGACAATGG;下游引物序列:GCCATTGTCCTCTGTCCAGGCATCT。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所述BRCA2基因第10号外显子的上游引物序列:GCCAAATGTCCTAGAAGATGAAGTA;下游引物序列:TCTTCTAGGACATTTGGCATTGACT。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BRCA2基因第11号外显子的上游引物序列:CATGAGAGTAGCATCACCTTCAAGA;下游引物序列:TTGAATGTTGTACTGGGTGACATG。9.基于多重PCR联合NGS检测乳腺癌BRCA1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保兵张晶鑫高丹丹王智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极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