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力储能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力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各种化石能源储量的不断减少,加之全球变暖等环境因素的不断加剧,能源替代问题以及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为实现全球范围内碳的近零排放,需要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0003]但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现有用于可再生能源的储能系统进行能量储存与释放的成本过高,影响后续的并网输送和水电消纳,整个系统的经济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力储能系统,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储能,提高整个系统的经济性。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重力储能系统,包括:
[0007]若干个质量单元;
[0008]第一储存模块,用于存放释放能量后的所述质量单元;
[0009]第二储存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储存模块的上方,所述第二储存模块用于存放已存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质量单元(5);第一储存模块(1),用于存放释放能量后的所述质量单元(5);第二储存模块(2),设置于所述第一储存模块(1)的上方,所述第二储存模块(2)用于存放已存储能量的所述质量单元(5);提升模块(3),用于将所述第一储存模块(1)的释放能量后的所述质量单元(5)提升至所述第二储存模块(2),以使所述质量单元(5)完成能量存储;发电模块(4),当已存储能量的所述质量单元(5)从所述第二储存模块(2)降落至所述第一储存模块(1)释放能量时,所述发电模块(4)用于与所述质量单元(5)进行能量交换,以使所述质量单元(5)的重力势能转换为所述发电模块(4)的电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存模块(1)包括若干个第一输送架(11),每个所述第一输送架(11)上均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主动辊(12),所述第一主动辊(12)用于带动所述质量单元(5)在所述第一输送架(11)上移动;所述第二储存模块(2)包括若干个第二输送架(21),每个所述第二输送架(21)上均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主动辊(22),所述第二主动辊(22)用于带动所述质量单元(5)在所述第二输送架(21)上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输送架(11)上均还设置有第一从动辊(13),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主动辊(1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一从动辊(13);每个所述第二输送架(21)上均还设置有第二从动辊(23),相邻两个所述第二主动辊(2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二从动辊(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力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辊(12)、所述第二主动辊(22)、所述第一从动辊(13)和所述第二从动辊(23)分别沿轴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沿轴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主动辊(12)之间、两个所述第二主动辊(22)之间、两个所述第一从动辊(13)之间、两个所述第二从动辊(23)之间均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提升模块(3)的避让槽(1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力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单元(5)的重心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主动辊(12)和所述第一从动辊(13)之间;和/或,所述质量单元(5)的重心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从动辊(13)之间;和/或,所述质量单元(5)的重心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主动辊(22)和所述第二从动辊(23)之间;和/或,所述质量单元(5)的重心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从动辊(23)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输送架(11)上均还设置有第一导向辊(14),所述第一导向辊(14)与所述质量单元(5)滚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输送架(21)上均还设置有第二导向辊(24),所述第二导向辊(24)与所述质量单元(5)滚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一输送架(11)和若干个所述第二输送架(21)的长度均相等;或者,若干个所述第一输送架(11)和若干个所述第二输送架(21)的长度自下至上依次减小。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模块(3)和/或所述发电模块(4)包括吊钩结构(6),所述质量单元(5)上设置有卡槽(51),所述吊钩结构(6)包括伸
缩机构(62);所述伸缩机构(62)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卡入所述卡槽(51),以锁定所述吊钩结构(6)和所述质量单元(5);所述伸缩机构(62)还能够在外力作用下脱离所述卡槽(51),以解锁所述吊钩结构(6)和所述质量单元(5)。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力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结构(6)还包括壳体(61),所述伸缩机构(62)能够在重力作用下伸出所述壳体(61),并卡入所述卡槽(51);所述伸缩机构(62)还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缩回所述壳体(61)内,并脱离所述卡槽(51)。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力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62)包括支架(621)、触发杆(622)、连接杆(623)和锁止块(624),所述触发杆(622)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架(621)上,所述锁止块(624)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621)上,所述连接杆(623)的一端与所述触发杆(62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止块(624)转动连接,所述锁止块(624)能够在重力作用下相对所述支架(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鑫,吕锡嘉,刘晓辉,姜苏青,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绿色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