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地热水供应的地热水除气除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热水开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地热水供应的地热水除气除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热是唯一的来自地球内部的能力,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力,相对于太阳能和风能的不稳定性,地热能是较为可靠的可再生能源,这让人们相信地热能可以作为煤炭、天然气和核能的最佳替代能源。另外地热能确实是较为理想的清洁能源,能源蕴藏丰富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温室气体,对地球环境不产生危害。目前地热能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利用地热水发电,地热水采暖等领域。
[0003]但是自地下开采的地热水中存在较多杂质和气体,不经除气除砂直接利用的话容易造成换热器的堵塞或是换热器中气体增多导致换热器换热效率降低,因此在利用地热水之前需对其进行除气除砂的步骤,而现有的地热水除气除砂装置工艺较为复杂,对杂质去除效率较低,并且现有技术中的除砂机构容易发生堵塞,并且需要定期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地热水供应的地热水除气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地热水供应的地热水除气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为圆筒形设置,所述壳体(1)顶面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进液口(2),所述壳体(1)顶面一侧开设有除气口(3),所述壳体(1)内腔上方设置有分流机构;除砂机构,所述除砂机构设置在所述分流机构下方,所述除砂机构一侧贯穿所述壳体(1)侧壁连接有驱动部,所述除砂机构的另一侧贯穿所述壳体(1)侧壁连接有导向部,所述除砂机构底面设置有集水槽(4),所述壳体(1)侧壁连通设置有排砂口(5),所述排砂口(5)与所述除砂机构相连通,所述除砂机构下方设置有引流部;除气机构,所述除气机构包括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一端连通有集水槽(4)的底面,所述连接管(6)的另一端连通有搅拌部,所述连接管(6)直径小于所述集水槽(4)直径,所述搅拌部底面连通设置有缓流部,所述缓流部底面设置有曝气部,所述壳体(1)侧壁连通设置有出水口(7),所述出水口(7)与所述曝气部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热水供应的地热水除气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机构包括锥形板(8),所述锥形板(8)顶面通过两连接杆(9)和所述壳体(1)内腔顶面固接,所述锥形板(8)与所述进液口(2)同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地热水供应的地热水除气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砂机构包括第一锥形筒(10),所述第一锥形筒(10)周向侧壁和所述壳体(1)内壁固接,所述第一锥形筒(10)上设置有若干通孔(11),若干所述通孔(11)底面连通设置有集砂管(12),若干所述集砂管(12)底面设置有第二锥形筒(13),所述第二锥形筒(13)顶面和若干所述集砂管(12)底面平齐,所述第一锥形筒(10)底面与所述集水槽(4)开口处相连通,所述第二锥形筒(13)底面开口处内壁与所述集水槽(4)周向侧壁底部滑动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地热水供应的地热水除气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伸缩气缸(14),所述伸缩气缸(14)输出端固接有伸缩块(15),所述壳体(1)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16),所述伸缩块(15)和所述第一滑槽(16)内壁滑动接触,所述伸缩块(15)的侧壁和所述第二锥形筒(13)侧壁顶面固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地热水供应的地热水除气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包括导向块(17),所述导向块(17)和所述壳体(1)侧壁开设的第二滑槽(18)滑动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玉德,巴瑞寿,袁有靖,谢振兴,杨绍康,王梦韫,李铜邦,柴晓然,汪生斌,祁泽学,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