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送缆、推送系统、热处理方法及推送缆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185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推送缆、推送系统、热处理方法及推送缆的制备方法,该推送缆包括第一缆体及与第一缆体一端连接的第二缆体,第一缆体包括单根或多根第一金属丝,第二缆体包括单根或多根第二金属丝,第一金属丝和第二金属丝均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第一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小于第二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且在人体体温环境下,第一缆体从初始形态发生弯曲形变时,在无外力辅助的条件下,无法恢复至所述初始形态。该推送缆降低了第一缆体弹击到心脏其他部位的概率,进而降低了心脏组织受损的概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推送缆、推送系统、热处理方法及推送缆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推送缆、推送系统、热处理方法及推送缆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0003]随着介入式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经导管介入微创治疗成为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和卵圆孔未闭(PFO)等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方法。
[0004]在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缺损疾病时,先将推送缆的远端与封堵器可拆卸的连接,然后,利用推送缆将封堵器经导管推送至心脏缺损部位,接着,释放封堵器以对缺损部位进行封堵,最后,解除推送缆与封堵器的连接,并回撤推送缆。
[0005]现有的推送缆一般为不锈钢弹簧管(如304不锈钢管、316L不锈钢管等)或镍钛缆,上述两种推送缆可较好的顺应弯曲的血管路径,顺利到达缺损部位,因此被广泛使用。
[0006]但上述这些推送缆仍然存在不足,以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为例,在完成封堵器对缺损部位的封堵后,且在解除推送缆与封堵器的连接之前,推送缆的远端弯曲,当解除推送缆远端与封堵器的束缚后,推送缆远端会恢复到初始的状态,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弹击到心脏的其他部位,从而造成心脏组织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推送缆、推送系统、热处理方法及推送缆的制备方法,以降低推送缆与封堵器在解除连接后,造成心脏组织受损的概率。
[0008]一种推送缆,包括第一缆体及第二缆体,所述第一缆体的近端与所述第二缆体的远端连接,所述第一缆体包括单根或多根第一金属丝,所述第二缆体包括单根或多根第二金属丝,所述第一金属丝和所述第二金属丝均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小于所述第二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且在人体体温环境下,所述第一缆体从初始形态发生弯曲形变时,在无外力辅助的条件下,无法恢复至所述初始形态。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与所述第二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的比值范围为1:1.5~1:5,所述第一缆体与所述第二缆体的长度之比为1:2~1:20。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送缆还包括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第三缆体,所述第一缆体的远端与所述第三缆体的近端连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缆体包括单根或多根第三金属丝,所述第三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小于所述第二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且大于所述第一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与所述第二金属丝的弹性
储能效率的比值范围为1:3~1:5,第三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与所述第二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的比值范围为1:1.5~1:3。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缆体和第三缆体的总长与所述第二缆体的长度的比值范围为:1:2~1:20,所述第三缆体与所述第一缆体的长度比值范围为1:1~1:5.5。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缆体上还设有助推部。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助推部包括编织层,所述编织层具有凹凸的外表面。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助推部包括多个抵靠件,多个所述抵靠件沿所述第二金属丝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靠件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二金属丝上的套管;或者,所述抵靠件包括凹槽结构。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编织层外还设有覆膜层,所述覆膜层包裹住所述编织层,所述编织层使得所述覆膜层形成凹凸的外表面。
[0019]一种推送系统,包括手柄及连接件,还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推送缆,所述第一缆体的远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缆体的近端与所述手柄连接。
[0020]一种热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0021]提供待处理的金属件,所述待处理的金属件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待处理的金属件的弹性储能效率为η1;
[0022]将所述待处理的金属件置于360℃~430℃热处理环境中保持5分钟~60分钟后,于50分钟~120分钟内冷却至小于或等于200℃,得到处理后的金属件;
[0023]所述处理后的金属件的弹性储能效率为η2,η1、η2均大于0,且η2小于η1。
[0024]一种推送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0025]提供待处理的缆体;
[0026]按照如上述热处理方法对所述待处理的缆体中的一段或者多段进行热处理,得到推送缆;所述推送缆包括第一缆体及与所述第一缆体的一端连接的第二缆体,所述第一缆体包括单根或多根第一金属丝,所述第二缆体包括单根或多根第二金属丝,所述第一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小于所述第二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且在人体体温环境下,所述第一缆体从初始形态发生弯曲形变时,在无外力辅助的条件下,无法恢复至所述初始形态。
[0027]一种推送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0028]制备第一缆体和第二缆体,所述第一缆体包括单根或多根第一金属丝,所述第二缆体包括单根或多根第二金属丝,所述第一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小于所述第二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且在人体体温环境下,所述第一缆体从初始形态发生弯曲形变时,在无外力辅助的条件下,无法恢复至所述初始形态;
[0029]将所述第一缆体的近端与所述第二缆体的远端固定连接,得到推送缆。
[0030]上述推送缆包括第一缆体及与第一缆体连接的第二缆体,在人体体温环境下,第一缆体从初始形态发生弯曲形变以释放封堵器后,当解除推送缆远端与封堵器的连接时,在无外力辅助的条件下,无法恢复至初始形态,因此,降低了第一缆体弹击到心脏其他部位的概率,进而降低了心脏组织受损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推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推送缆样品弯曲形变恢复过程示意图;
[0033]图3为图1中推送缆与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相连的状态示意图;
[0034]图4为图1中第一金属丝的推送缆的应力

应变曲线示意图;
[0035]图5为图1中第二金属丝的推送缆的应力

应变曲线示意图;
[0036]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推送缆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7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推送缆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8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推送缆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9为图8中推送缆的局部放大图;
[0040]图10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推送缆的局部放大图;
[0041]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热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0042]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推送缆的制备方法的示意图;
[0043]图1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推送缆的制备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送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缆体及第二缆体,所述第一缆体的近端与所述第二缆体的远端连接,所述第一缆体包括单根或多根第一金属丝,所述第二缆体包括单根或多根第二金属丝,所述第一金属丝和所述第二金属丝均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小于所述第二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且在人体体温环境下,所述第一缆体从初始形态发生弯曲形变时,在无外力辅助的条件下,无法恢复至所述初始形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送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与所述第二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的比值范围为1:1.5~1:5,所述第一缆体与所述第二缆体的长度之比为1:2~1: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送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缆还包括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第三缆体,所述第一缆体的远端与所述第三缆体的近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送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缆体包括单根或多根第三金属丝,所述第三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小于所述第二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且大于所述第一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送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与所述第二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的比值范围为1:3~1:5,第三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与所述第二金属丝的弹性储能效率的比值范围为1:1.5~1:3。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送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缆体和第三缆体的总长与所述第二缆体的长度的比值范围为:1:2~1:20,所述第三缆体与所述第一缆体的长度比值范围为1:1~1:5.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送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缆体上还设有助推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送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推部包括编织层,所述编织层具有凹凸的外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送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推部包括多个抵靠件,多个所述抵靠件沿所述第二金属丝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送缆,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钧陈贤淼
申请(专利权)人: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