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放电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1808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其对局部放电信号具有良好的检测灵敏度。在通过绝缘筒(14)连接的金属铠装(13A)和(13B)之间设置了具有电容器(20)的低阻抗的旁路导线(21)作为传感回路,并利用高频变流器(30)检测流入该旁路导线(21)的局部放电电流,所以可以容易地将局部放电信号从商用频率电流中分离,而且,由空间辐射或传输而来的外来噪声不容易与局部放电信号重叠,所以,可以提高检测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检测在高电压电力设备中产生的局部放电的局部放电检测方法,例如,有如下的方法在电力电缆的表面设置箔电极,使用检 测阻抗检测通过该箔电极耦合到电力电缆的外部的局部放电脉冲电流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74809号公才艮但是,根据以往的,存在如下的问题当检测到 局部放电时,由于使用高阻抗的检测器,由空间辐射或传输而来的外来 噪声很容易叠加到局部放电信号中,由此,使局部放电信号的检测灵敏 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局部放电信号具有优异的检 测灵敏度的。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提供具有如下特征的局部放电检测方 法在检测对象的外部设置检测用闭合传感回路,该检测用闭合传感回 路具有容性阻抗,该检测用闭合传感回路相对于商用频率的阻抗很大, 而在局部放电的频段的阻抗则很小,因而利用高频变流器检测流经所述 检测用闭合传感回路的局部放电电流。或上述中,也可以通过电容器将由检测对象的外 表或外周设置的绝缘筒所分割的铠装之间连接,形成可以通过局部放电 电流的检测用闭合传感回路。另外,也可以使用箔电极和构成检测对象 的绝缘护套物的一部分来形成电容器。进而,也可以在检测对象和接地之间设置检测用闭合传感回路。另外,也可以在检测对象和设备外壳之 间设置检测用闭合传感回路。另外,也可以通过电容器将多个检测对象 连接来形成检测用闭合传感回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以提高局部放电信号的检测灵 敏度。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用于进行本专利技术的第l实施方式的局部放电检测的结构图。图2是表示用于进行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局部放电检测的结构图。图3是表示用于进行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局部放电检测的结构图。图4是局部地表示在金属铠装和接地之间设置接地线的电力电缆的图。图5是表示用于进行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局部放电检测的结构图。图6是表示用于进行本专利技术的第5实施方式的局部放电检测的结构图。图7是表示用于进行本专利技术的第6实施方式的局部放电检测的结构图。图中lO-电力电缆;ll-导体;12-绝缘体;13、 13A、 13B、 130A、 130B、 131A、 131B-金属铠装;13a-连接法兰;14、 14A、 14B-绝缘筒; 15-套管;16-设备外壳;17、 17A、 17B-绝缘;18A、 18B-基部;19-连 接线;20-电容器;21、 21A、 21B-旁路导线;22-短路连接线;30-高频 变流器;31-箔电极;40、 42、 43、 44-引线;41-光纤;51-局部放电检 测装置(PDM); 52-手提电脑(PC); 53-频镨分析仪(SPEC); 54-示 波器(OSC); 132-螺栓;133-螺母;170-上部金属部件;171-上部金属4部件。具体实施例方式(笫1实施方式)图l是表示用于进行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局部放电检测的结构图。第1实施方式,在作为检测对象的电力电缆10的外部连接具有电 容器20的旁路导线21,使流经旁路导线21所形成的传感回路21的局 部放电电流通过高频变流器30,从而检测出局部放电信号。电力电缆IO具有导体11、绝缘体12、设置在绝缘体12的外周的金 属铠装13A、 13B、以及具有金属铠装13A、 13B并在金属铠装13A、 13B的一部分外周设置使其绝缘的绝缘筒14。另外,作为从电力电缆10检测出局部放电信号的元件,具有高 频变流器30,其可拆装地设置于旁路导线21;电光转换部(E/O) 50, 其通过引线40与高频变流器30连接;局部放电信号处理装置(PDM) 51,其通过光纤41与电光转换部(E/O) 50连接,来检测局部放电信 号;手提电脑(PC) 52,其通过信号线42与局部放电信号处理装置 (PDM) 51连接;频谱分析仪(SPEC ),其通过信号线43与局部放电 信号处理装置(PDM) 51连接;示波器(OSC)54,其通过信号线44 与局部放电信号处理装置(PDM) 51连接,从而可同时观测局部放电 的频率成分和放电波形。旁路导线21,在金属铠装13A和金属铠装13B之间具有两个电容 器20,通过未图示的各个荡电极固定于金属铠装13A和金属铠装13B 的表面,由此形成低阻抗的检测用闭合传感回路。在第l实施方式中, 检测用闭合传感回路为导体11-绝缘体12-金属铠装13A-旁路导线21-电容器20-旁路导线21-高频变流器30-旁路导线21-电容器20-旁路导线 21-金属铠装13B-绝缘体12-导体11。这里,优选使用电容分别为500pF 以上的电容器20。此外,也可以用图示的2个以外的数量的电容器来构 成。一般地,在使用箔电极和检测阻抗检测出局部放电的情况下,为了得到阻抗匹配,广泛地使用500Q到1KQ左右的检测阻抗,通过检测在 检测阻抗的两端产生的电压来进行局部放电检测。在使用这样的检测阻 抗的局部放电检测中,对于基于局部放电的高频信号实质上为与开路状 态相同的高阻抗。第1实施方式的旁路导线21,通过箔电极分别固定于金属铠装13A 和金属铠装13B的表面,并且具有电容器20,由此相对商用频率(50Hz ~ 60Hz)为高阻抗,而相对局部放电的频段(100kHz ~ 100MHz )的高频 信号是低阻抗。下面,对第1实施方式的局部放电检测动作进行说明,若在电力电 缆10的外周所设置的绝缘筒14附近发生了局部放电,则脉沖状的局部 放电电流从金属铠装13A流到具有电容器20的旁路导线21。高频变流 器30,通过信号线40向电光转换部(E/O ) 50输出基于流入旁路导线 21的局部放电电流而产生的局部放电信号。电光转换部(E/O ) 50,将通过信号线40输入的电流转换成光信号, 通过光纤41向局部放电信号处理装置(PDM) 51输出。局部放电信号 处理装置(PDM)51,被输入经由光纤41输入的光信号,由此来检测 局部放电。该局部放电信号处理装置(PDM)51,通过从手提电脑(PC) 52输入操作信号来控制局部放电检测的开始和停止。伴随局部放电检 测,利用频镨分析仪(SPEC) 53可显示和分解所检测到的局部放电信 号中所包含的频率成分,利用示波器(OSC) 54可显示和分析局部放 电的波形特征。(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根据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由于构成为在通过绝缘筒14连接的 金属铠装13A和13B之间,设置具有电容器20的低阻抗的旁路导线21, 并用高频变流器30检测流入该旁路导线21的局部放电电流,所以可以 容易地将局部放电信号从商用频率的背景噪声中分离,并且,通过空间 辐射或传播而来的外来噪声不易与局部放电信号重叠,所以可以提高检 测灵敏度。图2是表示用于进行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局部放电检测的结构 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和功 能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是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 的设置于金属铠装13A和金属铠装13B之间的绝缘筒14,通过将金属 铠装13A和金属铠装13B固定的螺栓132和螺母133短路;在设置于 绝缘筒14的表面的箔电极31和金属铠装13B之间设置旁路导线21。金属铠装13A和金属铠装13B,具有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检测对象的外部设置检测用闭合传感回路,该检测用闭合传感回路具有容性阻抗,该检测用闭合传感回路相对于商用频率的阻抗很大,而在局部放电的频段的阻抗则很小,因而利用高频变流器检测流经所述检测用闭合传感回 路的局部放电电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川裕之东盛刚浦野幸治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力电线电缆株式会社智友光电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