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173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能够在抑制发光元件所发出的热的影响 的同时,防止水分进入该发光元件。发光装置(10)具有:形成了包含 多个有机EL元件的电路元件薄膜(801)的元件基板(7)、和覆盖设 置在上述元件基板上的覆盖基板(12)。在覆盖基板上具有第1凸部(12a) 和第2凸部(12b)。在前者的头顶面与元件基板之间设有树脂制粘合剂 (52),在后者的头顶面与元件基板之间设有玻璃料(51)。上述有机 EL元件基于树脂制粘合剂(52)和玻璃料(51)防止水分的进入。而 且,从该元件发出的热通过树脂制粘合剂(52)和第1凸部,向覆盖基 板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电致发光进行发光的。
技术介绍
作为薄型轻量的发光源,OLED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即 有机EL ( electro luminescent)元件备受关注。有机EL元件具有将利 用有机材料形成的至少1层有机薄膜夹在像素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的构 造。有机EL元件通过向这些像素电极和对置电极之间供皿定的电流 而发光。包含这样的有机EL元件的发光装置,例如被利用在串列(tandem) 式或4周期方式等的行式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用的打印头中。这里, 所谓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在具有上述打印头的基础上,还具有感光体鼓等 像载持体、带电器、显像器和转印器等。像载持体在通过带电器而带电 后,基于从构成打印头的一部分的有机EL元件发出的光进行曝光。通 过该曝光,在像载持体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然后,该静电潜像通过从 显像器供给的调色剂而被显像,该调色剂通过转印器被转印到纸等被转 印介质上。由此,在被转印介质上形成所希望的图像。作为被组装到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等中的发光装置,公知有一种例 如被专利文献1公开的装置。中的内容。另外,请参照 该文献的等),由此来防止水分向"叠层体"的进入的技术.但是,该专利文献l未意识到上述的发热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发光 元件发出的热的影响,并能够防止水分向该发光元件的进入的发光装置 的制造方法。而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能够消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关联发生的 不良现象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包括在笫l基 板上形成发光元件的第1工序;在上述第l工序后,在包含上述发光元 件的形成区域的第l涂敷区域,以覆盖该发光元件的方式涂敷树脂制粘 合剂的第2工序;在上述第l基板的形成上述发光元件的面上或第2基 板上,并且包围上述发光元件的形成区域的第2涂敷区域,涂敷玻璃料 骨的第3工序;将上述笫1基板及上述第2基板重合的第4工序;通过 使上述树脂制粘合剂固化,在上述第1涂敷区域将上述第1基板及上述 第2基板粘合,并且将上述发光元件与外界隔绝密封的树脂固化工序;5和通过使上述玻璃料骨溶融,在上述第2涂敷区域将上述第1基板及上 述第2基板粘合的玻璃料溶融工序。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成完成形态的发光装置的第l基板及第2基板,通 过树脂制粘合剂和玻璃料粘合。该情况下,发光元件被密封在所谓固化 后的树脂制粘合剂的内部。根据这样的方式,发光元件发出的热能够在 第l基板中传导,并且能够通过树脂制粘合剂向第2基板侧传导。而且,第1、由以包围发光元件的形成区域的方式存在的玻璃料, 防止外界存在的水分和氧气等对发光元件的侵蚀;第2、由树脂制粘合 剂防止外界存在的水分和氧气等对发光元件的侵蚀。尤其是本专利技术的玻 璃料与树脂制粘合剂等相比,可发挥极高的水分进入抑制效果。如上所述,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发光装置不仅能够非常有 效地进行散热,而且可最大限度抑制水分等向发光元件的进入。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说的各个工序,只要没有特别说明例如在上述 专利技术中所说的"笫1工序后,,等,对这些工序的实施顺序的前后没有限 定。例如,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对于第2工序和第3工序,可以按前者在先、 后者在后的顺序实施,也可以顺序颠倒,或者在玻璃料骨被涂敷到第2 基板等情况下,也可以同时实施。但排除不明确在该工序的性质上必须 进行限定的情况(例如第4工序在其性质上必须在第1工序结束后实施 等)。在本专利技术的中,也可以在上述第4工序后,在 上述树脂固化工序后实施上述玻璃料溶融工序。根据该方式,首先,由于可进行树脂固化工序,所以发光元件得到 了基于该固化后的树脂制粘合剂的初步保护。即,此时发光元件具有针 对水分以及其他进入物的所谓的耐性。本方式中,能够以该状态继续实 施玻璃料溶融工序。因此,在该工序中,不需要为了保护发光元件而进 行例如使用均匀成分的气体构成周围气氛等的气氛调整。例如,该玻璃 料溶融工序也能够在大气气氛中实施。这样,本方式在玻璃料溶融工序中能够显著减轻制造上应采取的注 意程度。从而可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6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对第l及第2基板之间进行粘合,如上述 那样使用了玻璃料和树脂制粘合剂这2种粘合要素。这样,如上所述, 非常有益于实现从发光元件发出的热的散热、和防止水分进入该发光元 件的效果。但是,如果假设是只使用l种粘合剂的情况,则本专利技术与其相比, 增加了制造工时。本方式及之后的方式中所说的包含制造成本的低廉化 等提高制造容易性的效果,具有緩和甚至消除上述不良情况的含义。即, 这样的提高制造容易性的效果也和更好地达到散热及防止水分进入的 目的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两效果不是没有关系的。而且,在本专利技术的中,上述第2涂敷区域包含 对上述笫2基板的轮廓形状加边的区域。根据该方式,由于上述的基于玻璃料的水分进入抑制效果,从发光 元件看一般发挥在比较远的第2基板的所谓最外缘,所以可更有效地防 止水分向发光元件的进入。并且,在此基础上,假如该第2基板与第1 基板的外形形状相同,则两基板在各自的外缘彼此间粘合,该粘合形态 也是理想的。在该方式中,上述第l涂敷区域包含从上述第2涂敷区域的内缘离 开规定的距离的上述第2基板的中央部分的区域。根据该方式,由于在第l及笫2涂敷区域之间相隔"规定的距离", 所以,在制造过程中,例如可降低发生树脂制粘合剂与玻璃料骨混浊等 事态的可能性。根据本方式,从此方面讲,可提高制造容易性。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中,上述第2基板在与上述 第l及第2涂敷区域对应的区域具有凸部。根据该方式,由于形成上述凸部的区域(以下,在[
技术实现思路
的章 节中称为"凸部区域")与第l涂敷区域、或第2涂敷区域对应,所以, 从整体上讲,可期望制造容易性的提高.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可获得以下的优点,即,(i)如果是将玻璃 料骨涂敷在第2基板侧的情况,则存在凸部的情况与不存在的情况相比,第2涂敷区域被非常明确地限定(此时,"第2涂敷区域"与"凸部区域"相同),基于此,容易进行涂敷总量、涂敷面积等的管理;(ii)虽 然树脂制粘合剂被涂敷在第l基板上的第l涂敷区域,但由于上述凸部 区域与其对置存在,所以该树脂制粘合剂容易从凸部的突出端受到更大 的力,从而容易实现更可靠的粘合;(iii)在上述第4工序中,如果以 凸部区域的轮廓等为标记,则容易进行第l基板及笫2基板之间的定位等。并且,如果有凸部,则与第2基板没有凸部而只是平板状的情况相 比,由于容易增大体积,所以该第2基板可更好地发挥散热的功能。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还包括在上述第4工序之前, 对上述笫l和第2涂敷区域以外的区域涂敷吸收水分的吸附剂的工序。根据该方式,能够比上述方式进一步抑制水分等向发光元件的进入。另外,在上述的笫2基板具有凸部的方式同时具有本方式的特征的 方式中,吸附剂可被涂敷在凸部区域以外的区域(该区域也可以命名为 凹部区域)。该情况下,由于吸附剂被涂敷在所谓的周围被壁包围的空 间内,所以,从其定位等方面讲,可进行更正确的或更容易的涂敷(更 具体而言,极不容易发生例如第l涂敷区域的树脂制粘合剂与吸附剂接触、或有时混合等的情况)。这样,同时具有这样的"凸部"和"吸附 剂"的方式在发挥上述效果的基础上,还发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1基板上形成发光元件的第1工序; 在所述第1工序后,对包含所述发光元件的形成区域的第1涂敷区域,以覆盖该发光元件的方式涂敷树脂制粘合剂的第2工序; 在所述第1基板的形成所述发 光元件的面上或第2基板上,且包围所述发光元件的形成区域的第2涂敷区域,涂敷玻璃料膏的第3工序; 将所述第1基板及所述第2基板重合的第4工序; 通过使所述树脂制粘合剂固化,在所述第1涂敷区域将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粘合,并将所 述发光元件与外界隔绝密封的树脂固化工序;和 通过使所述玻璃料膏溶融,在所述第2涂敷区域将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粘合的玻璃料溶融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樱井和德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