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嘴盛油槽电火花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156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嘴盛油槽电火花加工方法,首先组装电极,确保电极头的外形尺寸与盛油槽外形尺寸相匹配,电极头上开设有偏心孔,加长连接杆可伸入偏心孔,并以不得在偏心孔中活动方式与电极头进行组合。然后将加长连接杆的与电极头相对的另一端夹持于电火花成型机床的主轴上,将待加工工件装夹于夹具并固定到机床平台上,随后以偏心加工方式加工上述工件,加工结束后更换电极头,取下工件准备下一工件的加工。与传统的机械加工方式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使用特殊刀具,电火花电极制作容易,加长杆能重复使用,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另外使用电火花成型不产生毛刺,省去了后续的去除工序。工序。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嘴盛油槽电火花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燃烧发动机可燃混合物供给
,具体涉及一种喷嘴盛油槽电火花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喷嘴盛油槽的主要制造方法包括机械加工和电解加工等方式。如果是普通的外形加工,选择机械加工一般可以满足要求,但喷嘴的材料为32CrMoV1210模具钢,硬度比较大,有的还需进行渗氮处理,导致机械加工常用的普通刀具难以加工,需定制特殊刀具。喷嘴的盛油槽位于φ9.5mm的空间内(实际来料为φ9.4mm),盛油槽宽度为φ17mm,外形如图1所示。刀具需伸入69.3mm的距离,这就决定了刀具直径不能过大,而且还容易导致加工过程中刀具的抖动或断裂,以及加工后产生机加毛刺,难以去除。另外,盛油槽中还有一斜孔贯穿盛油槽内部,这进一步提高了机械加工的制造难度,加工成本随之增加。
[0003]电解加工属于电化学加工范畴,它是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发生“阳极溶解”的原理将零件加工成形。由于只加工盛油槽部位,其余部位需做防护处理,再加上通道只有φ9.4mm,还需考虑电解液回流问题,因此存在电极制作困难,导致电解加工的精度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为解决此问题,国外有采用逐级电解加工的方法来提高尺寸及形状的精度的尝试,但该方法的缺点是工艺复杂,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通过电火花成型加工盛油槽,以解决机械加工后产生的毛刺难以去除以及刀具难加工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电解加工的电极制造困难及尺寸不稳定的问题,具有节约成本和易于加工的优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喷嘴盛油槽电火花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组装电极,确保电极头的外形尺寸与盛油槽外形尺寸相匹配,在该电极头上开设有偏心孔,加长连接杆可伸入偏心孔,并以不得在偏心孔中活动方式与电极头进行组合;
[0007]S2:将加长连接杆的与电极头相对的另一端夹持于电火花成型机床的主轴上;
[0008]S3:将待加工工件装夹于夹具上,然后固定到机床平台上;
[0009]S4:以偏心加工方式加工上述工件,具体的过程是,开始时主轴不旋转,主轴为加工轴,X轴、Y轴做圆形进给,待腔体余量去除后,旋转主轴,进行最后的精加工;
[0010]S5:更换电极头,取下工件,准备下一工件的加工。
[0011]作为优选,上述加长连接杆为金属圆棒,直径为φ4
±
0.2mm,长度为86
±
3mm。
[0012]作为优选,上述偏心孔距离电极头的中心位置为1.3
±
0.2mm,偏心孔的直径为φ4
±
0.2mm,孔深6
±
0.3mm。
[0013]作为替换方案,上述步骤S4中,所述主轴也可以是A轴并作为加工轴,通过X轴或Y轴进给方式对工件进行加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1,与传统的机械加工方式相比,无需使用特殊刀具,电火花电极制作容易,加长杆能重复使用,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另机械加工会产生毛刺,需通过后续工序去除,去除难度大,使用电火花成型不产生毛刺,无需后续工序去除。
[0016]2,与电解加工方式相比,能简化电极的制作,提高加工的精度,而且加工过程不产生废液,不会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典型喷嘴零件的俯视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喷嘴零件的剖视图;
[0019]图3为加工电极的结构俯视图;
[0020]图4为加工电极的结构A

A剖视图;
[0021]图5为加工初始位置的示意图;
[0022]图6为加工结束时电极位置的示意图。
[0023]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加长连接杆;2,电极头;3,机床主轴;4,待加工工件;5,加长连接杆和电极头组合之后加工电极;6,夹具;7,机床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一个典型的喷嘴的零件结构如图1、2所示,内部结构中包含盛油槽以及贯穿盛油槽内部的一个斜孔。
[0026]本专利技术采用铜电极进行电火花成型加工,电火花放电加工的原理是利用工具电极与工件电极之间脉冲性火花放电,产生瞬时高温,工件材料被熔化和气化。同时,该处绝缘液体也被局部加热,急速气化,体积发生膨胀,随之产生很高的压力。在这种高压作用下,已经熔化、气化的材料就从工件的表面迅速被除去。电火花成型加工的关键在于电极设计,根据实践经验,通过调节参数,加工粗糙度最小为0.8μm,足以满足零件的要求,加工过程中也不会产生毛刺,加工尺寸和形状和电极的尺寸一致,加工的精度很高。
[0027]本专利技术的电极采用偏心设计,加长连接杆1和电极头2组合之后的加工电极5的形状如图3、4所示。这样既保证了电极的加工能力,又保证加长连接杆1的直径可具备一定的刚性,在加工的过程中不至于抖动,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加工时采用X轴或Y轴进给,旋转头C轴为加工轴,利用电极头偏心加工,控制合适的电流、电压、脉宽、脉间等重要参数进行加工。加工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组装电极,然后装夹电极及待加工工件,最后加工工件。
[0028]现有技术中,一般加工此零件的电火花成型加工电极被设计成加长杆和电极处于同心状态,但由于此喷嘴内腔直径只有φ9.4mm,通过计算可得出,同心时加长杆直径仅为φ1.7mm,直径过小,因此加工难度加大,而且后期放电加工时,电极的抖动非常明显,使得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0029]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偏心电极的设计理念,即加长连接杆1朝一个方向偏离电极头的中心一定距离,如1.3
±
0.2mm范围,优选1.3mm,电极头的偏心孔的孔深为6
±
0.3mm。此
时,加长连接杆1为金属圆棒,长度取值在86
±
3mm,直径取值范围为4
±
0.2mm。考虑到加长连接杆不能接触到零件腔体内壁,优选取值为4mm,此时加长连接杆易于制作,同时连接电极头时具有一定的刚性,以保证零件加工的稳定。
[003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电极头的外形尺寸与盛油槽外形尺寸一致,电极头上加工一个φ4mm的偏心孔,偏心距离为1.3mm,方便与加长连接杆连接。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加工电极的组合和加工流程两个部分。加工电极(5)包含两个部分,即电极头(2)和加长连接杆(1),加长连接杆采用直径φ4mm的金属圆棒,长度86mm。电极头加工到位之后外形和盛油槽形状尺寸一致,电极头上表面距离电极头中心位置1.3mm加工φ4mm的孔,孔深6mm,此孔与加长连接杆相配合组成了加工电极(5),组合起来保证加长连接杆在电极头的孔中不能活动。
[0031]工件的加工过程如图5

6所示:
[0032]步骤1:首先将电极夹持于电火花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嘴盛油槽电火花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S1:组装电极,电极头(2)的外形尺寸与盛油槽外形尺寸相匹配,在所述电极头(2)上设有偏心孔,加长连接杆(1)伸入偏心孔,并以不得在偏心孔中活动方式与电极头(2)进行组合;S2:将加长连接杆(1)的与电极头(2)相对的另一端夹持于电火花成型机床的主轴(3)上;S3:将待加工工件(4)装夹于夹具(6)上,然后固定到机床平台(7)上;S4:以偏心加工方式加工工件(4),开始时主轴不旋转,主轴为加工轴,X轴、Y轴做圆形进给,待腔体余量去除后旋转主轴再进行最后的精加工;S5:更换电极头,取下工件,准备下一工件的加工。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丁栋丰雷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乘风航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