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yma.19G262700蛋白质在培育抗大豆胞囊线虫植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147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Glyma.19G262700蛋白质在培育抗大豆胞囊线虫植物中的应用。所述Glyma.19G262700蛋白质是如下a)或b)或c)或d)的蛋白质:a)氨基酸序列是序列1所示的蛋白质;b)在序列1所示蛋白质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质;c)将序列1所示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d)与序列1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75%或75%以上的同一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Glyma.19G262700基因导入目的植物中发现,Glyma.19G262700过表达可以提高植物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抗性。囊线虫的抗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Glyma.19G262700蛋白质在培育抗大豆胞囊线虫植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Glyma.19G262700蛋白质在培育抗大豆胞囊线虫植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大豆(Glycine Max L.Merr)原产于我国,迄今已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是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麦的第四大作物,现已在亚洲、欧洲、美洲等世界各地广泛种植。大豆作为全球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是优质油脂及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提供了世界68%的蛋白粉、食用油和可再生燃料。然而,大豆胞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SCN)是大豆种植的世界性难题,对大豆生产者构成持续威胁,仅美国每年造成超过12亿美元的产量损失。东北和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同时也是我国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多发地带,每年在150多万公顷的土地上发现大豆胞囊线虫的存在。SCN是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病害,受到侵染的大豆植株明显矮化,叶片褪绿变黄,病株根系生长缓慢,根瘤较少,开花少,结荚率低,豆粒干瘪,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一般导致大豆减产1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Glyma.19G262700蛋白质或与所述Glyma.19G262700蛋白质相关的生物材料在调控植物对大豆胞囊线虫抗性中的应用;所述Glyma.19G262700蛋白质是如下a)或b)或c)或d)所示的蛋白质:a)氨基酸序列是序列1所示的蛋白质;b)在序列1所示的蛋白质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质;c)将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d)与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75%或75%以上的同一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2.Glyma.19G262700蛋白质或与所述Glyma.19G262700蛋白质相关的生物材料在培育大豆胞囊线虫抗性提高的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所述Glyma.19G262700蛋白质是如下a)或b)或c)或d)所示的蛋白质:a)氨基酸序列是序列1所示的蛋白质;b)在序列1所示的蛋白质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质;c)将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d)与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75%或75%以上的同一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3.Glyma.19G262700蛋白质或与所述Glyma.19G262700蛋白质相关的生物材料在培育抗大豆胞囊线虫植物中的应用;所述Glyma.19G262700蛋白质是如下a)或b)或c)或d)所示的蛋白质:a)氨基酸序列是序列1所示的蛋白质;b)在序列1所示的蛋白质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质;c)将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d)与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75%或75%以上的同一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4.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矫永庆马慧褚姗姗熊二辉李俊峰刘红丽全雷坡陈美玲卢文燕朱旭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