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高效散热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1429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件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高效散热装置及其方法,包括接触座、动力机构和安装机构,所述接触座的顶端均匀开设有冷却槽,所述接触座的顶端均匀固定连接有铲齿散热板,所述接触座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支架,一组所述支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液冷箱,所述液冷箱的顶端设置有制冷片,所述液冷箱的一端设置有循环泵。本装置能够根据电子元件产生不同的热量自动进行分级散热,提高其智能化的同时亦能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本装置散热效率较高,相比于传统的散热装置提高百分之十五,具有优越的散热性能和均温性能,同时本装置安装简单便捷,且适用于各种安装环境,具有优越的安装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高效散热装置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件散热
,具体为一种组合式高效散热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世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元器件不断迭代升级,高集成度、大功率和小型化是现今乃至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特点,随之而来的高热流密度、非均匀热物理条件等热管理问题给散热设计带来了严峻挑战,常规散热器已经不能满足散热需求,半导体电子元件的散热方式主要有空冷散热、相变散热、液冷散热和一些新型的散热方式;目前现有的部分散热装置的效率较低,无法根据电子元件不同的热量进行有效的散热降温处理,且均温性能较差,并且现有的散热装置安装性能较为单一,局限性较大,不便于用户的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高效散热装置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部分散热装置的效率较低,无法根据电子元件不同的热量进行有效的散热降温处理,且均温性能较差,并且现有的散热装置安装性能较为单一,局限性较大,不便于用户的安装的问题,本方案能够根据电子元件产生不同的热量自动进行分级散热,提高其智能化的同时亦能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本装置散热效率较高,相比于传统的散热装置提高百分之十五,具有优越的散热性能和均温性能,同时本装置安装简单便捷,且适用于各种安装环境,具有优越的安装性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高效散热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接触座、动力机构和安装机构,所述接触座的顶端均匀开设有冷却槽,所述接触座的顶端均匀固定连接有铲齿散热板,所述冷却槽分别位于铲齿散热板之间,所述接触座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支架,一组所述支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风扇,且风扇位于铲齿散热板的一侧,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液冷箱,所述液冷箱的顶端设置有制冷片,所述接触座的两端皆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皆分别与冷却槽相连接,一组所述放置槽的顶端设置有分水管,另一组所述放置槽的顶端设置有集水管,所述铲齿散热板之间皆设置有冷却毛细管,且冷却毛细管的两端皆分别与分水管和集水管相连接,所述集水管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一端与液冷箱相连接,所述液冷箱顶端的内壁设置有冷却接触管,且冷却接触管的一端与进水管相连接,所述液冷箱一侧的内壁设置有对流喷管,且对流喷管的一端与冷却接触管相连接,所述液冷箱的一端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分水管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一端与循环泵相连接,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一端皆设置有收缩管,所述接触座的顶端设置有两组温度检测控制器,且温度检测控制器位于铲齿散热板之间。
[0005]优选的,所述风扇的控制端通过外接开关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制冷片和循环泵的控制端皆通过温度检测控制器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冷却接触管为扁平的S形,所述冷却毛细管的尺寸皆分别与冷却槽相
适配,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0007]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横杆、电推杆、移动槽、下压杆和转接杆,所述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两组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皆设置有电推杆,所述铲齿散热板的两端皆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下压杆,所述横杆的底端皆设置有转接杆,且转接杆的两端皆分别与下压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推杆的输出端皆分别与转接杆固定连接,所述下压杆的底端皆分别与冷却毛细管的顶端固定连接,便于冷却毛细管进入冷却槽的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电推杆的控制端通过温度检测控制器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座、第一侧杆、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套、第一安装件、第二侧杆、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套和第二安装件,所述接触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一侧杆,所述安装座的两侧皆对称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侧杆的两端皆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的一端皆分别通过螺纹与第一螺纹孔相连接,所述第一侧杆的两端皆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的一端皆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安装件,且第一安装件皆分别与第一侧杆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座的两端皆设置有第二侧杆,所述安装座的两端皆对称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侧杆的两端皆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螺纹杆,且第二螺纹杆的一端皆分别通过螺纹与第二螺纹孔相连接,所述第二侧杆的两端皆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的一端皆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安装件,且第二安装件皆分别与第二侧杆滑动连接,提高适用性且方便安装。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杆皆分别与第二侧杆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螺纹杆皆分别与第二螺纹杆相互垂直。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杆和第一螺纹杆皆位于第二侧杆和第二螺纹杆的顶端。
[0012]该装置的运行方法:步骤一:安装,用户首先根据安装环境选取第二侧杆位置安装还是第一侧杆位置安装,然后转动第一螺纹杆或第二螺纹杆来控制第一安装件或第二安装件的第一位置,然后用户再通过转动第一螺纹套或第二螺纹套来调节第一安装件或第二安装件的第二位置,从而将第一安装件或第二安装件调节至电子元件附近的安装孔,最后通过螺钉进行即可;步骤二:初级降温,当电子元件的功率较小时,其产生的热量较少,此时通过接触座和铲齿散热板进行吸收热量,通过风扇对铲齿散热板进行降温处理,从而起到对电子元件散热的作用;步骤三:组合散热,当电子元件的功率较大时,其产生的热量较多,此时通过温度检测控制器控制制冷片、循环泵和电推杆工作,通过电推杆、转接杆和下压杆将冷却毛细管推入冷却槽的内部,同时制冷片的底端开始制冷,循环泵开始控制液冷箱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循环,冷却通过出水管和分水管进入冷却毛细管的内部,并带走接触座吸收的大部分热量,同时通过铲齿散热板和风扇带走接触座的小部分热量,然后通过集水管和进水管进入冷却接触管的内部,通过制冷片进行降温后进入对流喷管的内部并对流喷管喷出,从而使得液冷箱内部的冷却液进行流动,提高制冷片对液冷箱内部的冷却液的降温效率,最后进行循环。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用户在使用本装置时,首先根据安装环境选取第二侧杆位置安装还是第一侧杆位置安装,选取完成后用户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或第二螺纹杆来控制第一安装件或第二安装件的第一位置,然后用户再通过转动第一螺纹套或第二螺纹套来调节第一安装件或第二安装件的第二位置,从而将第一安装件或第二安装件调节至电子元件附近的安装孔,便于用户的安装工作,通过第一螺纹杆和第一螺纹套或第二螺纹杆和第二螺纹套能够使得本装置适用于各种安装环境,降低其安装的局限性,提高本装置的适用性,当电子元件的功率较小时,其产生的热量较少,此时通过接触座和铲齿散热板进行吸收热量,通过风扇对铲齿散热板进行降温处理,从而起到对电子元件散热的作用,当电子元件的功率较大时,其产生的热量较多,此时通过温度检测控制器控制制冷片、循环泵和电推杆工作,通过电推杆能够使得转接杆和下压杆下移,从而将冷却毛细管推入冷却槽的内部,同时制冷片的底端开始制冷,制冷片能够对液冷箱顶端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循环泵开始控制液冷箱内部的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座(1)、动力机构和安装机构,所述接触座(1)的顶端均匀开设有冷却槽(2),所述接触座(1)的顶端均匀固定连接有铲齿散热板(3),所述冷却槽(2)分别位于铲齿散热板(3)之间,所述接触座(1)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支架(4),一组所述支架(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风扇(5),且风扇(5)位于铲齿散热板(3)的一侧,所述支架(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液冷箱(6),所述液冷箱(6)的顶端设置有制冷片(7),所述接触座(1)的两端皆开设有放置槽(8),且放置槽(8)皆分别与冷却槽(2)相连接,一组所述放置槽(8)的顶端设置有分水管(10),另一组所述放置槽(8)的顶端设置有集水管(11),所述铲齿散热板(3)之间皆设置有冷却毛细管(9),且冷却毛细管(9)的两端皆分别与分水管(10)和集水管(11)相连接,所述集水管(11)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12),且进水管(12)的一端与液冷箱(6)相连接,所述液冷箱(6)顶端的内壁设置有冷却接触管(13),且冷却接触管(13)的一端与进水管(12)相连接,所述液冷箱(6)一侧的内壁设置有对流喷管(14),且对流喷管(14)的一端与冷却接触管(13)相连接,所述液冷箱(6)的一端设置有循环泵(15),所述分水管(10)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16),且出水管(16)的一端与循环泵(15)相连接,所述进水管(12)和出水管(16)的一端皆设置有收缩管(17),所述接触座(1)的顶端设置有两组温度检测控制器(18),且温度检测控制器(18)位于铲齿散热板(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5)的控制端通过外接开关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制冷片(7)和循环泵(15)的控制端皆通过温度检测控制器(18)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接触管(13)为扁平的S形,所述冷却毛细管(9)的尺寸皆分别与冷却槽(2)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横杆(19)、电推杆(20)、移动槽(21)、下压杆(22)和转接杆(23),所述支架(4)之间固定连接有两组横杆(19),所述横杆(19)的两端皆设置有电推杆(20),所述铲齿散热板(3)的两端皆开设有移动槽(21),所述移动槽(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下压杆(22),所述横杆(19)的底端皆设置有转接杆(23),且转接杆(23)的两端皆分别与下压杆(22)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推杆(20)的输出端皆分别与转接杆(23)固定连接,所述下压杆(22)的底端皆分别与冷却毛细管(9)的顶端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推杆(20)的控制端通过温度检测控制器(18)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座(24)、第一侧杆(25)、第一螺纹孔(26)、第一螺纹杆(27)、第一螺纹套(28)、第一安装件(29)、第二侧杆(30)、第二螺纹孔(31)、第二螺纹杆(32)、第二螺纹套(33)和第二安装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云吴修春张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华盛源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