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用户数据可视化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121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用户数据可视化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的数据查询请求,对数据查询请求进行解析,获得数据查询请求携带的可视化标签;可视化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数据查询请求确定目标数据,并根据可视化标签确定目标数据的可视化模式,基于所述可视化模式对目标数据进行可视化。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用户需求以及可视化显示设备的变化实现精准可视化,确保可视化效果精准符合用户要求,为用户呈现最佳显示效果。为用户呈现最佳显示效果。为用户呈现最佳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用户数据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可视化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用户数据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移动数据可视化,是指将相对晦涩的移动数据通过可视的、交互的方式进行展示,从而形象、直观地表达数据蕴含的信息和规律。移动数据可视化提供了一种可移植的方式来监视与业务或组织的所有领域相关的最重要的高级KPI和数据,它提供了随时随地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访问的便捷性,但由可视化图像显示设备的不同导致可视化图像显示布局不同,使得不同设备的可视化显示效果有所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用户数据可视化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上述问题,根据用户需求以及可视化显示设备的变化实现精准可视化,确保可视化效果精准符合用户要求,为用户呈现最佳显示效果。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用户数据可视化系统,包括:
[0005]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的数据查询请求,对数据查询请求进行解析,获得数据查询请求携带的可视化标签;
[0006]可视化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用户数据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的数据查询请求,对数据查询请求进行解析,获得数据查询请求携带的可视化标签;可视化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数据查询请求确定目标数据,并根据可视化标签确定目标数据的可视化模式,基于所述可视化模式对目标数据进行可视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用户数据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接收模块,包括: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目标客户端的数据查询请求,对数据查询请求进行解析,判断所述数据查询请求是否携带自定义标签,其中,所述自定义标签包含用户对查询数据对应的可视化方式或者可视化结果的显示位置的设定;标签确认单元,用于当所述数据查询请求携带自定义标签时,对所述自定义标签进行识别,确定自定义内容,生成第一可视化标签;否则,确认所述数据查询请求为默认可视化请求,生成第二可视化标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用户数据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可视化管理模块,包括:数据确认单元,用于基于数据查询请求,确认查询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型以及限定条件,并基于所述数据类型锁定目标数据获取范围,根据所述限定条件在所述获取范围内确认目标数据;标签识别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可视化标签进行识别,获得标签识别结果;第一管理单元,用于当所述标签识别结果为第一可视化标签时,根据所述第一可视化标签,获得用户的自定义内容,确认用户的可视化要求,其中所述可视化要求包括可视化方式以及可视化结果的显示位置;根据所述可视化要求对应的可视化方式对目标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获得第一可视化结果,并将所述第一可视化结果发送至尺度管理单元进行尺度调节,获得最佳显示图像在显示位置进行显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用户数据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可视化管理模块,还包括:第二管理单元,用于当所述标签识别结果为第二可视化标签时,对数据查询请求进行数据溯源,获取数据查询请求发送设备的设备信息,确认发送设备对应的设备类型,根据所述设备类型以及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型,确认目标数据对应的默认可视化方式以及可视化结果的默认显示位置;根据所述默认可视化方式对目标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获得第二可视化结果,并将所述第二可视化结果尺度管理单元进行尺度调节,获得最佳显示图像在默认显示位置进行显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用户数据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可视化管理模块,还包括:尺度管理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可视化结果或者第二可视化结果对应的显示位置的限定数据,基于限定数据,确定显示位置对应的图像显示尺度,并获得对应的尺寸变化规则;基于所述尺寸变化规则对第一可视化结果或者第二可视化结果对应的图像进行尺度
调节,生成最佳显示图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用户数据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可视化管理模块,还包括:规则确定单元,用于:获取大量历史尺寸调节数据,分别确定不同的历史可视结果从可视默认尺寸调节至最佳显示尺寸的像素变化,根据像素变化,获得不同的历史可视结果对应的像素变化损失向量;基于像素变化损失向量获得多个像素损失中心,对历史可视结果对应的第一图像进行分割,获得多个子图像,并确定子图像对应的图像损失梯度;根据所述图像损失梯度,确定子图像的第一图像增强特征,并将同一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图像增强特征进行融合获得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文燕梁碧怡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神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