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煤粉浓度调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1186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化煤粉浓度调平装置,包括煤粉管道、光线发射器、可视化测点、CCD相机与计算机。测试时使用光线发射器发射光线射入可视化测点,光线穿过煤粉管道后从相对的可视化测点射出,此时使用CCD相机拍摄画面,并将画面传输至计算机中,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分析图像得到像素灰度值。以此方法测量不同粉管,不同粉管图像的灰度值偏差即可表示粉管煤粉浓度偏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煤粉浓度偏差测量方法,避免了煤粉浓度调平工作中重复多次煤粉取样的繁琐,实现简单可靠的煤粉浓度偏差测量,提高煤粉调平的工作效率,避免人工取样带来的误差,为制粉系统偏差测量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新的方案。新的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化煤粉浓度调平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站锅炉
,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化煤粉浓度调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火电厂一次风粉管风粉调平对燃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会影响到一次风管的煤粉分配、炉膛切圆形状和大小。如果风粉偏差较大,还会冲刷水冷壁,造成炉膛两侧蒸汽温度偏差变大、炉膛结渣、爆管,甚至引起炉膛熄火等。合理配置各燃烧器的一次风速和煤粉浓度是保证锅炉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如果各分管之间风粉偏差过大,将影响煤粉气流的着火以及稳燃,可能会造成火焰偏斜、局部超温等问题,同时粉量不均匀导致燃烧不均匀同样会给低氮运行造成困难。粉管内粉量过大会引起水平管道内煤粉沉积,导致堵管等安全问题,严重影响着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通常,对于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同层燃烧器各一次风管之间的煤粉和空气应均匀分配,其风粉分配偏差一般不大于
±
10%。
[0003]通常风量可以使用靠背管进行较为准确的测量,但是煤粉粉量由于取样方法等原因会有较大误差,同时取煤粉过程繁琐,尤其是在粉量调平时需要多次反复取煤粉,造成人力与时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煤粉浓度调平装置,避免煤粉浓度调平工作重复多次煤粉取样的繁琐,实现简单可靠的煤粉浓度偏差测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视化煤粉浓度调平装置,包括煤粉管道、光线发射器、可视化测点、CCD相机与计算机;
[0007]使用光线发射器发射光线射入可视化测点,光线穿过煤粉管道后从相对的可视化测点射出,此时使用CCD相机拍摄画面,并将画面传输至计算机中,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分析图像得到像素灰度值,测量不同粉管时,不同粉管图像的灰度值偏差即表示粉管煤粉浓度偏差。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可视化测点包括直管段、球阀与透明玻璃盖板,球阀设置在直管段中,透明玻璃盖板设置在直管段的开口端,可视化测点不使用时球阀为关闭状态,待使用时打开球阀,通过透明玻璃盖板进行光线发射或图像拍摄。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可视化测点安装在煤粉管道的充分发展段,远离粉管弯头和缩孔区域。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直管段内径为30mm~50mm。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透明玻璃盖板能够拆卸更换,煤粉粘到盖板上后能够及时拆下清理或更换。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可视化测点能够使用十字法进行安装。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进行粉量调整后,测量不同粉管图像灰度值,若灰度偏差在5%

10%以内,则认为粉量已调平。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测量结果以两个及以上可视化测点拍摄图像灰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0015]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视化煤粉浓度调平装置,使用光线发射器发射光线射入可视化测点,光线穿过煤粉管道后从相对的可视化测点射出,此时使用CCD相机拍摄画面,并将画面传输至计算机中,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分析图像得到像素灰度值,测量不同粉管时,不同粉管图像的灰度值偏差即表示粉管煤粉浓度偏差,本专利技术避免了煤粉浓度调平工作中重复多次煤粉取样的繁琐,实现简单可靠的煤粉浓度偏差测量,提高煤粉调平的效率,避免人工取样带来的误差,为制粉系统偏差测量提供一种新的方案。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视化煤粉浓度调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可视化测点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煤粉管道,2、光线发射器,3、可视化测点,4、测试光线,5、CCD相机,6、计算机,7、直管段,8、透明玻璃盖板,9、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22]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视化煤粉浓度调平装置,包括煤粉管道1、光线发射器2、可视化测点3、CCD相机5与计算机6。
[0023]使用光线发射器2发射光线射入可视化测点3,测试光线4穿过煤粉管道1后从相对的可视化测点射出,此时使用CCD相机5拍摄画面,并将画面传输至计算机6中,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分析图像得到像素灰度值。通过测量不同粉管,不同粉管图像的灰度值偏差即可表示粉管煤粉浓度偏差。可视化测点可以使用十字法进行安装,安装时须在煤粉管道的充分发展段,远离粉管弯头、缩孔等区域。测量结果两个及以上可视化测点拍摄图像灰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0024]参见图2,可视化测点3包括直管段7、球阀9与透明玻璃盖板8,球阀9设置在直管段7中,透明玻璃盖板8设置在直管段7的开口端。测点不使用时球阀9为关闭状态,待使用时打开球阀8,通过透明玻璃盖板8进行光线发射或图像拍摄。其中,透明玻璃盖板8可以拆卸更换,煤粉粘到盖板上后可以及时拆下清理或更换。
[0025]在进行粉量调整后,测量不同粉管图像灰度值,若灰度偏差在5%

10%以内,则可以认为粉量已调平,若偏差较大,则根据灰度结果进行相应调整,直至偏差在要求范围内。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视化煤粉浓度调平装置,避免了煤粉浓度调平工作中重复多次煤粉取样的繁琐,实现简单可靠的煤粉浓度偏差测量,提高煤粉调平的效率,避免人工取样带来的误差,为制粉系统偏差测量提供一种新的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煤粉浓度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煤粉管道(1)、光线发射器(2)、可视化测点(3)、CCD相机(5)与计算机(6);使用光线发射器(2)发射光线射入可视化测点(3),光线穿过煤粉管道(1)后从相对的可视化测点射出,此时使用CCD相机(5)拍摄画面,并将画面传输至计算机(6)中,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分析图像得到像素灰度值,测量不同粉管时,不同粉管图像的灰度值偏差即表示粉管煤粉浓度偏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煤粉浓度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视化测点(3)包括直管段(7)、球阀(9)与透明玻璃盖板(8),球阀(9)设置在直管段(7)中,透明玻璃盖板(8)设置在直管段(7)的开口端,可视化测点(3)不使用时球阀(9)为关闭状态,待使用时打开球阀(9),通过透明玻璃盖板进行光线发射或图像拍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视化煤粉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远徐远纲张南王慧青孟勇赵永坚程福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