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爆震、加力气流分开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112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3
本申请属于爆震涡轮发动机设计领域,为一种爆震、加力气流分开排气装置,包括内涵喷管、外涵喷管、内涵调节装置和外涵调节装置;在爆震涡轮发动机工作时,加力燃烧室内的高温燃气进入到内涵喷管内,爆震燃烧室内的高温燃气进入到高温燃气通道内,外涵冷却气分成两股并分别进入到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内,对外涵喷管和内涵喷管的壁面进行冷却。同时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内的外涵冷却气进入到隔热罩内,这样内涵调节装置不会与爆震燃烧室产生的高温燃气接触,并同时受到外涵冷却气的持续冷却,从而尽可能减少位于外涵高温区域的内涵调节装置的环境温度,有效降低外涵高温区域带来的筒体壁面、内涵调节装置的烧蚀风险。内涵调节装置的烧蚀风险。内涵调节装置的烧蚀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爆震、加力气流分开排气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爆震涡轮发动机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爆震、加力气流分开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布莱顿循环(即等压循环)的涡扇发动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发动机性能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在传统发动机循环框架下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性能水平非常困难。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员试图寻求新的循环或燃烧方式给传统发动机带来性能上的突破,其中爆震循环具有循环效率高、燃烧过程自增压等特性,相比于传统发动机具有循环效率更高、经济性更好的优势。
[0003]爆震涡轮发动机总体采用爆震燃烧和加力融合技术方案中,加力燃烧室位于内涵道,核心机未完全燃烧的氧气进入加力燃烧室与燃油进行二次等压燃烧,爆震燃烧室位于涡扇发动机外涵道,外涵空气进入爆震燃烧室后与喷射进来的燃油进行有效掺混,通过起爆实现高效的等容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二者共同产生推力,实现发动机的增推。在两股气流排气中,存在着混合排气和分开排气两种设计方案。通过分析和数值计算,混合排气会导致内涵加力通道压力增加,发动机状态偏离;分开排气方案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爆震、加力气流分开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涵喷管(1)、外涵喷管(2)、内涵调节装置和外涵调节装置;所述内涵喷管(1)与加力燃烧室连通,所述外涵喷管(2)同轴设于内涵喷管(1)的外侧,所述外涵调节装置设于外涵喷管(2)上,所述内涵调节装置部分设于内涵喷管(1)上;所述内涵喷管(1)和外涵喷管(2)之间隔热装置;所述隔热装置包括内隔热屏(6)和外隔热屏(7),所述内隔热屏(6)与外隔热屏(7)之间形成高温燃气通道,所述高温燃气通道内能够流通来自爆震燃烧室的高温燃气,所述内隔热屏(6)与内涵喷管(1)之间形成第一冷却通道(8),所述外隔热屏(7)与外涵喷管(2)之间形成第二冷却通道(9),所述第一冷却通道(8)和第二冷却通道(9)内能够流通外涵冷却气;所述高温燃气通道内设有隔热罩(15),所述隔热罩(15)与内隔热屏(6)和外隔热屏(7)均密封连接,所述隔热罩(15)与第一冷却通道(8)和第二冷却通道(9)连通,所述内涵调节装置从隔热罩(15)内穿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震、加力气流分开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涵调节装置包括动力件、传动件和驱动件,所述动力件设于外涵喷管(2)的外侧壁上,所述驱动件设于内涵喷管(1)的外侧壁上,所述传动件连接于动力件和驱动件之间并且传动件从隔热罩(15)内穿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爆震、加力气流分开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包括第一液压作动筒(10),所述第一液压作动筒(10)共有两组并对称设于外涵喷管(2)的两侧,所述第一液压作动筒(10)固定连接于外涵平直段(3)上,所述传动件包括外摇臂(11)、传动轴(12)、内摇臂(13)和运动阀(14),所述传动轴(12)沿航空发动机的径向插入至隔热罩(15)内,所述外摇臂(11)固定连接于第一液压作动筒(10)和传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景旭王建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