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频天线包括一馈入部、一第一辐射部、一第二辐射部、一第三辐射部以及一接地部。第一辐射部连接馈入部的第一端的一第一侧。第二辐射部的一第二端连接馈入部所述第一端的一第二侧。第三辐射部连接第二辐射部的一第三端。接地部位于馈入部两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天线,特别是有关一种三频天线。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无线通讯标准与移动装置的整合越趋紧密,诸如手机、掌上型游乐器、MP3、 MP4、 PMP、移动电视、GPS、外围控制设备等,皆己纷纷整合包含Wi-Fi 在内的许多无线标准,这些装置对嵌入式天线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微型化的 天线设计将成为整个嵌入式移动应用的必要条件。除了微型化以外,薄型化也是不可或缺的设计趋势,针对目前市面上热卖的 3C产品而言,如手机、 一般手持式智能型装置以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等,时尚、轻 薄的产品己逐渐成为消费者所的购买指标,因此微型化、薄型化、整合内嵌进电路 板,甚至是智能化、多频化,都将是未来移动应用的天线设计主流。所谓的微型天线,也称为微带天线,主要是为了更合乎手持、掌上装置应用需 求所带来的新趋势。 一般来说,微型天线多半为平板型(Planar)设计,或同时用 上多片平板的阵列平板(ArrayPlanar)型态,此外也有实行槽孔(Slot)型等不 同的设计方式。一般来说,应用于微型配置的天线,有倒F型天线(PIFA)、单极天线以及偶 极天线,例如手机而言,应用在手机上较普遍的微型天线配置主要是偶极天线,虽 然在配置仍属偶极天线,但是为了縮小体积,外观上都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变,例 如变化成圆形、椭圆形、环形、矩形、三角形等,借以让天线单元更为短小轻薄。另外,不与应用电路一体成形,而采用额外附加的微型天线配置方面,也有贴 片式的天线、表面黏着的天线,或者是螺旋状天线。值得留意的是,内嵌作法中近 年来愈来愈流行用平面倒F型天线,此种天线具有短路结构,可以让天线的谐振长 度从二分之一縮减到近四分之一,如此可以使天线进一步縮小。图1显示已知的双频天线的示意图,其中双频天线10包括一馈入部101、 一高频辐射部102、 一低频辐射部103以及一接地部104。高频辐射部102由馈入部 101延伸而出,低频辐射部103由馈入部101延伸而出,而接地部104同时连接于 低频辐射部103以及高频辐射部102。然而,由于WIMAX技术的日渐抬头,双频天线己逐渐不敷使用,进而反映出三 频天线的重要性,因此一种具有宽广的操作频宽、体积小、结构简单的三频天线, 己成为未来天线技术发展的重要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频天线,其具有多个狭缝设置以及第一辐射部、 第二辐射部或第三辐射部为渐变形式设计的三频天线,以利于阻抗匹配及增加操作 频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频天线,其包括一馈入部、 一第一辐射部、 一第二辐射部、 一第三辐射部以及一接地部。第一辐射部连接馈入部的第一端的一第一侧。第二辐 射部的一第二端连接馈入部的第一端的一第二侧。第三辐射部连接第二辐射部的一 第三端。接地部位于馈入部两侧。其中,第一辐射部可为中频辐射部,。其中,第二辐射部可为高频辐射部。其中,第三辐射部可为低频辐射部。此三频天线可还包括一第一狭缝,且设置于接地部以及馈入部之间。 此三频天线还包括一匹配沟槽(Matching slot),与上述第一狭缝相连通,并位于上述第一狭缝与接地部之间。此三频天线可还包括一第二狭缝,且设置于接地部与第二辐射部之间。 此三频天线可还包括一第三狭缝设置于接地部与第三辐射部之间,并与第二狭缝连接。其中,第一辐射部由馈入部的所述第一端的第一侧连接延伸而出,且宽度逐渐 增加。其中,第二辐射部由馈入部的所述第一端的第二侧连接延伸而出,且宽度逐渐 增加。其中,第三辐射部由第二辐射部的第二端连接延伸而出,且宽度逐渐增加。 其中,馈入部、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第三辐射部以及接地部为共平面。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三频天线,其具有多个狭缝设置以及第一辐射部、第 二辐射部或第三辐射部为渐变形式设计的三频天线,以利于阻抗匹配及增加操作频宽。附图说明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将配合附图对本发 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l是显示已知双频天线的示意图。图2A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三频天线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B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3A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三频天线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4A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三频天线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B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2A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三频天线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 例的局部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2A及图2B,其中三频天线20包括一馈入部201、 一第一辐射部202、 一第二辐射部203、 一第三辐射部204、 二接地部205、 205,、 一第一狭缝206、 一第二狭缝208以及一第三狭缝209。上述的三频天线20为共平 面天线,其各组件分述如下第一辐射部202连接馈入部201的第一端的一第一侧201a,第二辐射部203 的一第二端203a连接馈入部201的第一端的一第二侧201b,而第三辐射部204连 接第二辐射部203的一第三端203b,因此第三辐射部204与第二辐射部203有部 分区域相互重迭,可供两个不同频带的信号使用,在此例如为高频与低频。另外须 注意第一辐射部202越靠近末端处的宽度越宽,此种渐变形式设计可使第一辐射部 202的操作频宽增加。接地部205、 205'分别位于馈入部201两侧,且接地部205、 205'与馈入部 201经由一连接器210而连接于电路板(未显示)。第一狭缝206设置于接地部205'与馈入部201之间,且可设计一个匹配沟槽 207与第一狭缝206相互连通,并使匹配沟槽207介于第一狭缝206与接地部205' 之间。此种第一狭缝206与匹配沟槽207的相互连通设置,可利于馈入部201的阻 抗匹配,以增加操作频宽。第二狭缝208设置于接地部205与第二辐射部203之间,而第三狭缝209设置 于接地部205与第三辐射部204之间,并与第二狭缝208相互连通。此种第二狭缝 208与第三狭缝209的相连通设置,可增加第二辐射部203的操作频宽,并利于第 二辐射部203的阻抗匹配。在图2A中,Pl、 P2、 P3分别代表信号于第一辐射部202、第二辐射部203以 及第三辐射部204的流动路径,其中第一辐射部202可为中频辐射部,第二辐射部 203可为高频辐射部,第三辐射部204可为低频辐射部。第一辐射部202可为中频 辐射部,其操作频带可涵盖3. 3G至3. 8G的宽带区间。第二辐射部203可为高频辐 射部,其操作频带可涵盖5G至6G的宽带区间。第三辐射部204可为低频辐射部, 其操作频带可涵盖2. 4G至2. 5G的宽带区间。图3A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三频天线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 例的局部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3A及图3B,其中三频天线30包括一馈入部30K 一第一辐射部302、 一第二辐射部303、 一第三辐射部304、 二接地部305、 305,、 一第一狭缝306、 一第二狭缝308以及一第三狭缝309。上述的三频天线30为共平 面天线,其各组件分述如下第一辐射部302连接馈入部301的第一端的一第一侧301a,第二辐射部303 的一第二端303a连接馈入部301的第一端的一第二侧301b,而第三辐射部304连 接第二辐射部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馈入部; 一第一辐射部,连接所述馈入部的一第一端的一第一侧; 一第二辐射部,所述第二辐射部的一第二端连接所述馈入部的所述第一端的一第二侧; 一第三辐射部,连接所述第二辐射部的一第三端 ;以及 一接地部,位于所述馈入部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彦,
申请(专利权)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