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化草地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和一种沙化草地恢复改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097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沙化草地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和一种沙化草地恢复改良方法,属于沙化草地生态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沙化草地改良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粪便150~200份、马铃薯秸秆30~40份、红薯秸秆40~50份、油菜秸秆20~30份、稻壳10~20份、高粱酒糟20~30份、泥炭土40~50份、粉煤灰50~60份、亚磷酸钾30~40份、石灰氮50~60份、草木灰20~30份、羟甲基纤维素钠30~40份、生物菌剂2~3份。按照该组分制备得到的沙化草地改良剂可以使沙化草地在当年恢复生产力。使沙化草地在当年恢复生产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沙化草地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和一种沙化草地恢复改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沙化草地生态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沙化草地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和一种沙化草地恢复改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致使草地沙化的现象日益严峻。草地沙化造成土壤侵蚀、肥力下降,减低草原的生产能力和牧草质量,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沙化草地的恢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目前,沙化草地的恢复措施主要包括围栏封育、牧草补播等措施。这些方法对于草地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需要至少3年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草地的生产力。因此缺少一种快速恢复草地生产力,提高牧草质量的方案来满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沙化草地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和一种沙化草地恢复改良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沙化草地改良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07]粪便150~200份、马铃薯秸秆30~40份、红薯秸秆40~50份、油菜秸秆20~30份、稻壳10~20份、高粱酒糟20~30份、泥炭土40~50份、粉煤灰50~60份、亚磷酸钾30~40份、石灰氮50~60份、草木灰20~30份、羟甲基纤维素钠30~40份、生物菌剂2~3份。
[0008]作为优选,所述粪便为牛粪和/或羊粪。
[0009]作为优选,所述马铃薯秸秆、红薯秸秆和油菜秸秆的粒径独立的≤1cm。
[0010]作为优选,所述生物菌剂包括放线菌、光合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所述放线菌的初始活菌浓度≥0.8
×
10
10
cfu/g;
[0012]所述光合细菌的初始活菌浓度≥0.8
×
10
10
cfu/g;
[0013]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初始活菌浓度≥1.0
×
10
11
cfu/g。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沙化草地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5.1)将粪便、马铃薯秸秆、红薯秸秆、油菜秸秆、稻壳、高粱酒糟与生物菌剂混合,得到混合物,调节所述混合物的含水量至60~70%,堆积发酵,得到发酵料;
[0016](5.2)将所述发酵料与亚磷酸钾、石灰氮、草木灰混合,造粒,得到中间物1;
[0017](5.3)将所述中间物1与泥炭土、粉煤灰和羟甲基纤维素钠混合,造粒,得到沙化草地改良剂。
[0018]作为优选,所述堆积发酵时中心堆的发酵温度为50~60℃;
[0019]所述堆积发酵的时间为6~10d。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沙化草地改良剂或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沙化草地
改良剂在恢复沙化草地中的应用。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沙化草地恢复改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8.1)在沙化草地上开设土壤沟;
[0023](8.2)将沙化草地改良剂和草籽以间行撒播的方式撒入土壤沟中,压实,洒水;
[0024]所述沙化草地改良剂为所述的沙化草地改良剂或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沙化草地改良剂。
[0025]作为优选,所述土壤沟开设的时间为每年的4月份;
[0026]所述土壤沟开设的方向为垂直于春季主风向;
[0027]所述土壤沟的深度为8~12cm;
[0028]所述土壤沟的行距为8~10cm。
[0029]作为优选,所述沙化草地改良剂的撒播量为150~200kg/亩;
[0030]所述草籽的撒播量为8~10kg/亩;
[0031]所述草籽包括紫花苜蓿、黑麦草、胡枝子;
[0032]所述紫花苜蓿:黑麦草:胡枝子的重量比为3~4:2~3:1~2。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沙化草地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和一种沙化草地恢复改良方法。本专利技术将农业废弃物中的粪便、马铃薯秸秆、红薯秸秆、油菜秸秆和稻壳进行发酵,制备有机肥,提高了沙化草地的肥效。有机肥中还加入了高粱酒糟,高粱酒糟的加入不仅为沙化草地引入了大量的益生菌,还可以调节沙化草地的pH,提高土壤孔隙,有利于牧草根系发育。本专利技术的生物菌剂中包括促进土壤中固氮菌、根瘤菌生长,增加肥力的光合细菌;分解纤维素、溶解木质素,产生抗生素抑制有害菌生长的放线菌;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力的地衣芽孢杆菌。三种菌协同作用提高沙化草地的改良效果。本专利技术改良剂中还加入了具有缓释作用的亚磷酸钾、石灰氮和草木灰肥料;还加入了具有改良土壤结构、吸水保水作用的泥炭土和粉煤灰;还加入了促进沙化草地团粒结构的羟甲基纤维素钠。所有组分共同作用,使草地在当年就可以恢复生产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3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沙化草地改良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35]粪便150~200份,优选为160~190份,进一步优选为175份;
[0036]马铃薯秸秆30~40份,优选为32~38份,进一步优选为35份;
[0037]红薯秸秆40~50份,优选为42~48份,进一步优选为45份;
[0038]油菜秸秆20~30份,优选为22~28份,进一步优选为25份;
[0039]稻壳10~20份,优选为12~18份,进一步优选为15份;
[0040]高粱酒糟20~30份,优选为22~28份,进一步优选为25份;
[0041]泥炭土40~50份,优选为42~48份,进一步优选为45份;
[0042]粉煤灰50~60份,优选为52~58份,进一步优选为55份;
[0043]亚磷酸钾30~40份,优选为32~38份,进一步优选为35份;
[0044]石灰氮50~60份,优选为52~58份,进一步优选为55份;
[0045]草木灰20~30份,优选为22~28份,进一步优选为25份;
[0046]羟甲基纤维素钠30~40份,优选为32~38份,进一步优选为35份;
[0047]生物菌剂2~3份,优选为2.5份。
[004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粪便为牛粪和/或羊粪;当粪便包括牛粪和羊粪时,牛粪和羊粪的重量比为2~3:1,优选为2.5:1。
[004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马铃薯秸秆、红薯秸秆和油菜秸秆的粒径独立的≤1cm。
[005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生物菌剂包括放线菌、光合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放线菌的初始活菌浓度≥0.8
×
10
10
cfu/g;所述光合细菌的初始活菌浓度≥0.8
×
10
10
cfu/g;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初始活菌浓度≥1.0
×
10
11
cfu/g。在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沙化草地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粪便150~200份、马铃薯秸秆30~40份、红薯秸秆40~50份、油菜秸秆20~30份、稻壳10~20份、高粱酒糟20~30份、泥炭土40~50份、粉煤灰50~60份、亚磷酸钾30~40份、石灰氮50~60份、草木灰20~30份、羟甲基纤维素钠30~40份、生物菌剂2~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化草地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粪便为牛粪和/或羊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沙化草地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铃薯秸秆、红薯秸秆和油菜秸秆的粒径独立的≤1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沙化草地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菌剂包括放线菌、光合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放线菌的初始活菌浓度≥0.8
×
10
10
cfu/g;所述光合细菌的初始活菌浓度≥0.8
×
10
10
cfu/g;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初始活菌浓度≥1.0
×
10
11
cfu/g。5.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沙化草地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5.1)将粪便、马铃薯秸秆、红薯秸秆、油菜秸秆、稻壳、高粱酒糟与生物菌剂混合,得到混合物,调节所述混合物的含水量至60~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亮柴继宽赵桂琴蔡卓山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