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级极化码编码调制的跨数据包混合自动重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通信中的混合自动重传
,具体涉及基于极化码编码调制的混合自动重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多级极化码编码调制(multilevel polar coded modulation,MLPCM)是一种基于极化码的编码调制技术,以提升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对于2
m
(m=1,2,3,4,
…
)进制的数字调制,MLPCM将输入的数据流分成m个优先级,并且在接收端采取顺序的方式进行译码。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有m个编码器和m个译码器。这种编码调制技术可以达到信道容量。另外一种基于极化码的编码调制技术为比特交织极化码编码调制(bit
‑
interleaved polar coded modulation,BIPCM)。在BIPCM中,各个数据流没有优先级之分,因此发送端和接收端只有一个编码器和译码器。BIPCM存在较大的互信息丢失,误组率性能次于MLPCM。
[0003]混合自动重传(Hybr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多级极化码编码调制的跨数据包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多级极化码编码调制MLPCM传输上,采用了层独立的跨数据包混合自动重传XP
‑
HARQ传输方式,使得多个数据流可以独立设计,然后在编码利用了极化码编码上三角生成矩阵的特点设计了适用于XP
‑
HARQ传输特点的编码器和译码器,从而实现重传过程中多个数据包的联合编译码;通过进一步设计每条数据流的编码参数,可以最大化系统的吞吐量性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级极化码编码调制的跨数据包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发送端确认XP
‑
HARQ控制器的反馈信息,令2
m
表示调制阶数,m=1,2,3,4,
…
;MLPCM共包含m个层,对应m个比特数据流,这些数据流均有各自的循环冗余校验CRC码且分别对应一个映射比特;接收端会等待直到前i
‑
1层的码字被正确解码后才会尝试对层i进行解码,i=1,2,...,m;执行解码操作的层依据解码结果反馈译码信息,反馈信息共包括两种:ACK和NACK,ACK表示层i译码成功,NACK表示层i译码失败,系统所有层的初始化反馈信息为ACK;第二步:发送端依据第一步的反馈信息确认当前m个层的HARQ循环状态,令K表示系统允许的一个XP
‑
HARQ循环的最大传输次数,K=1,2,...;令传输次数k=1,2,...,K;第三步:发送端产生m个待编码的源数据流,令R
i,k
表示映射为第i比特且在第k次传输过程中的新的信息比特的码率,令集合表示R
i,k
的取值集合,即R
i,k
∈R
s
,其中表示码率间隔,d
r
=1,2,...,N,各层的码率R
i,k
均固定,且储存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缓存中;令N表示帧长,令横向量u
i,k
和v
i,k
分别表示用于映射第i比特且在第k次传输过程中的新的信息比特数据流和源比特数据流,u
i,k
和v
i,k
大小分别为NR
i,k
和N;对u
i,k
加入N
crc
比特CRC码,生成长为NR
i,k
+N
crc
的横向量u
i,k
,令横向量v
i,1:k
‑1=(v
i,1
,v
i,2
,...,v
i,k
‑1),其中v
i,k
为上式中,A
i,k
、B
i,k
、D
i,k
和C
i,k
分别表示新信息比特索引集合、重置信息比特索引集合、待复制信息比特索引集合以及冻结比特索引集合;和分别表示v
i,k
中索引为A
i,k
、B
i,k
和C
i,k
的元素构成的子向量;集合A
i,k
、B
i,k
和C
i,k
中,任意两个的交集为空集,三者的并集为整个v
i,k
的索引集合,即{1,2,...,N};表示v
i,1:k
‑1中索引为D
i,k
的元素构成的子向量;第四步:发送端对m个源数据流进行跨数据包极化码编码,w
i,1:k
=(w
i,1
,w
i,2
,...,w
i,k
)=v
i,1:k
[G]
1:kN
ꢀꢀꢀꢀꢀꢀꢀꢀꢀ
(2)上式中,横向量w
i,k
表示编码后用于映射第i比特且在第k次传输过程中的数据流,1:kN表示索引集合{1,2,...,kN},G是极化码生成矩阵,[G]
1:kN
表示由G中索引为1:kN的行和列构成的大小为kN的子矩阵,
上式中,F2为二阶的极化码核矩阵,为克罗内克积,log2(
·
)表示以2为底的对数函数,表示向上取整函数,编码器输出w
i,k
和v
i,1:k
;第五步:发送端生成并发送符号帧,将m个编码后的数据流通过集合分解映射调制生成符号帧x,并向接收端发送x;第六步:接收端接收并缓存接收信号,令h、y和z分别表示信道增益向量、接收符号帧和复高斯白噪声向量,接收信号表示为y
n
=h
n
x
n
+z
n
ꢀꢀꢀꢀꢀꢀꢀꢀ
(4)上式中h
n
、x
n
、y
n
和z
n
分别表示向量h、x、y和z的第n个元素,n=1,2,...,N,z中的元素相互独立且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复高斯分布;第七步:接收端使用MLPCM的多级解调方式对层i=1,2,...,m逐次解调译码,直到译码失败;令表示接收端缓存中尚未对比特i进行解调的接收符号帧,帧数用T
i
表示,层i对逐个解调译码直到译码失败;第八步:删除接收端缓存数据,当缓存数据帧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删除该数据帧及相应解调后的对数似然比:1)该数据帧包含的任意一个比特数据流所在的HARQ循环达到最大传输次数且译码失败;2)该数据帧包含的所有比特均译码成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级极化码编码调制的跨数据包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包含以下三种情况:1)所有层的反馈信息均为ACK:所有层的XP
‑
HARQ状态为初次传输,即k=1;2)前i
‑
1层反馈ACK,层i反馈NACK且已传输k
‑
1次:层i的XP
‑
HARQ状态为第k次传输,其余层的XP
‑
HARQ状态为初次传输;3)前i
‑
1层反馈ACK,层i反馈NACK且已传输K次,所有层的XP
‑
HARQ状态为初次传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级极化码编码调制的跨数据包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步具体包括以下流程:步骤7.1,层i对解调得到对应数据流w
i,k
技术研发人员:潘志文,胡耀月,刘楠,尤肖虎,
申请(专利权)人: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