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系统及其安装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095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系统及其安装工艺,包括:爬升齿轮组件、太阳轮以及套设在太阳轮上并与太阳轮啮合的第一行星轮组、输出轴和第二行星轮组,爬升齿轮与支撑座之间设有密封组件以封堵支撑座的端部;外部电机驱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轴带动第二行星轮组转动,第二行星轮组带动太阳轮转动,太阳轮带动第一行星轮组转动,第一行星轮组与齿轮轴的第一齿条啮合以带动齿轮轴转动,从而带动爬升齿轮转动,以实现升降系统的升降运动,多级传动,结构紧凑,便于将高转速转化为大扭矩以实现平稳的减速传动;且由于爬升齿轮与支撑座之间设有密封组件,密封组件能够封堵所述支撑座的端部,防止外部灰尘进入影响各个齿条间的配合,从而使整体传动更加平稳。更加平稳。更加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系统及其安装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升降系统
,特别是一种升降系统及其安装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自升式海洋平台通过升降系统完成垂直方向的桩腿下放和平台升降,升降系统是正常钻井、风暴自存、井口迁移作业保证平台安全的关键部位,其工作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成为制约整个自升式海洋平台设计建造的重中之重;升降系统及其控制系统对平台的抬升稳定性、作业安全性和升降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升降系统零部件众多、结构复杂,升降系统的安装工艺则十分重要,现有的升降系统结构复杂,升降过程中稳定性不高,并且其相应的安装工艺对升降系统稳定性方面助益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稳定性更高的升降系统及其安装工艺。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升降系统,包括:爬升齿轮组件、太阳轮以及套设在所述太阳轮上并与所述太阳轮啮合的第一行星轮组、输出轴和第二行星轮组,爬升齿轮组件包括齿轮轴以及设置在所述齿轮轴一端的爬升齿轮,所述齿轮轴的表面设有第一齿条,所述齿轮轴上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上套设有支撑座,所述爬升齿轮与所述支撑座之间设有密封组件以封堵所述支撑座的端部;所述太阳轮的轴线与所述齿轮轴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行星轮组与所述支撑座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组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且与所述输出轴的一端啮合,所述输出轴的轴线与所述齿轮轴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行星轮组与所述第一行星轮组连接并且与所述太阳轮啮合。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升降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外部电机驱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轴带动第二行星轮组转动,第二行星轮组带动太阳轮转动,太阳轮带动第一行星轮组转动,第一行星轮组与齿轮轴的第一齿条啮合以带动齿轮轴转动,从而带动爬升齿轮转动,以实现升降系统的升降运动,从输出轴到第二行星轮组到太阳轮到第一行星轮组再到齿轮轴的多级传动,结构紧凑,便于将高转速转化为大扭矩以实现平稳的减速传动;并且由于所述爬升齿轮与所述支撑座之间设有密封组件,该密封组件能够封堵所述支撑座的端部,防止外部灰尘进入影响各个齿条间的配合,从而使整体传动更加平稳。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升降系统,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齿轮轴上的定距环、骨架油封、O形圈、垫块和连接盖,所述定距环的内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O形圈嵌置在所述环形凹槽中,所述连接盖的内壁设有沟槽,所述骨架油封位于所述沟槽中且与所述齿轮轴抵接,所述垫块分别与所述连接盖的端面和所述爬升齿轮抵接,O形圈起到密封和缓冲的作用,骨架油封起到润滑和密封的作用,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升降系统,所述第一行星轮组包括套设在所述太阳轮上的第一行星架、多个第一行星轮和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行星架上设有多个第一行星轴且所述
第一行星架的内壁设有齿条以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多个所述第一行星轮套接在相应的所述第一行星轴上,并且多个所述第一行星轮分别与所述太阳轮啮合,所述第一内齿圈套设在多个所述第一行星轮的外部以与多个所述第一行星轮啮合,并且所述第一内齿圈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太阳轮带动第一行星轮转动,第一内齿圈固定促进第一行星轮的转动,第一行星轮带动第一行星架转动,第一行星架与第一齿条啮合以带动齿轮轴转动,结构简单,传动平稳。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升降系统,所述第二行星轮组包括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的第二行星架、多个第二行星轮和连接座,所述第二行星架上设有多个第二行星轴且所述第二行星架的内壁设有齿条以与所述太阳轮啮合,多个所述第二行星轮套接在相应的所述第二行星轴上,并且多个所述第二行星轮分别与所述输出轴的一端啮合,所述第二内齿圈套设在多个所述第二行星轮的外部以与多个所述第二行星轮啮合,并且所述第二内齿圈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内齿圈固定连接,输出轴带动第二行星轮转动,第二内齿圈固定以促进第二行星轮的转动,第二行星轮带动第二行星架转动,第二行星架与太阳轮啮合以带动太阳轮转动,结构简单,传动平稳。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升降系统,还包括箱体组件,所述箱体组件包括与所述齿轮轴垂直的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与外部电机连接的齿轴、与所述齿轴啮合的传动结构,所述输出轴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输出轴连接以带动所述输出轴转动,外部电机驱动齿轴转动,齿轴带动传动结构传动,传动结构带动输出轴转动,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平稳的减速传动。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升降系统,还包括连杆和扭矩检测组件,所述齿轮轴内部中空形成贯通两端的通道,所述连杆穿设在所述通道中,所述连杆的顶端与所述扭矩检测组件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扭矩检测组件。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安装工艺,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升降系统,依次安装所述爬升齿轮组件、所述第一行星轮组和所述第二行星轮组,所述爬升齿轮组的安装步骤如下:首先,在水平安装台上垫上均匀的毛毡或纸垫,将齿轮轴竖直放置在水平安装台上使所述齿轮轴的端面抵接在毛毡或纸垫上,并且所述爬升齿轮靠近所述安装台;接着,将O形圈安装于所述定距环的环形凹槽内,并且所述定距环的一端的端面窄于另一端的端面,将所述定距环套接在所述齿轮轴上,所述定距环的较窄的端面朝向所述爬升齿轮且与所述爬升齿轮抵接;接着,将所述垫块沿所述齿轮轴放置到所述爬升齿轮上;接着,将所述骨架油封装入所述连接盖的沟槽内,且所述骨架油封的开口朝向所述齿轮轴,所述连接盖套接在所述齿轮轴上且与所述垫块抵接;接着,用专业轴承夹具将所述轴承放入油液池加热到140C
°
~170C
°
,然后用专业轴承夹具将所述轴承套接到所述齿轮轴使所述轴承与所述连接盖抵接;接着,将所述连杆插入所述齿轮轴的通道;接着,用吊具将所述支撑座固定,将两面均涂抹好密封胶的密封纸垫放置于所述连接盖的端面上,将所述支撑座沿所述齿轮轴缓缓滑入安装以使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连接盖抵接;最后,在所述爬升齿轮的空隙处垫入外部支撑柱以支撑所述支撑座,为后续安装做准备。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装工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先安装密封组件,接着安装轴承,再安装连杆,最后安装支撑座,使较小的部件先于较大的部件安装到齿轮轴上,在较大的部件安装前给与较小的部件较多的安装空间,便于整体组装,各部件配合更紧密使
升降系统运行更平稳;并且由于爬升齿轮与齿轮轴的连接之处一般设有圆角,所以将定距环上较窄的端面朝向爬升齿轮,使定距环较窄的端面避开圆角位置,加之后续垫块的抵接,密封性更好,使该升降系统运行更平稳。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装工艺,包括安装工具,所述安装工具包括工具短轴以及短轴挡板,所述第一行星轮组还包括第一轴承、第一轴承挡环和第一行星轴挡板,所述第一行星架的四周设有第一槽位,所述第一行星轮组的安装步骤如下:首先,将所述第一轴承套接到所述工具短轴上,将所述第一轴承挡环分别套接在所述第一轴承的两端;接着,用螺栓将所述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爬升齿轮组件,包括齿轮轴(100)以及设置在所述齿轮轴(100)一端的爬升齿轮(110),所述齿轮轴(100)的表面设有第一齿条(120),所述齿轮轴(100)上套设有轴承(130),所述轴承(130)上套设有支撑座(140),所述爬升齿轮(110)与所述支撑座(140)之间设有密封组件以封堵所述支撑座(140)的端部;太阳轮(200)以及套设在所述太阳轮(200)上并与所述太阳轮(200)啮合的第一行星轮组,所述太阳轮(200)的轴线与所述齿轮轴(100)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行星轮组与所述支撑座(140)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齿条(120)啮合;输出轴(300)和第二行星轮组,所述第二行星轮组套设在所述输出轴(300)上并且与所述输出轴(300)的一端啮合,所述输出轴(300)的轴线与所述齿轮轴(100)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行星轮组与所述第一行星轮组连接并且与所述太阳轮(200)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齿轮轴(100)上的定距环(151)、骨架油封(152)、O形圈(153)、垫块(154)和连接盖(155),所述定距环(151)的内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O形圈(153)嵌置在所述环形凹槽中,所述连接盖(155)的内壁设有沟槽,所述骨架油封(152)位于所述沟槽中且与所述齿轮轴(100)抵接,所述垫块(154)分别与所述连接盖(155)的端面和所述爬升齿轮(110)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轮组包括套设在所述太阳轮(200)上的第一行星架(211)、多个第一行星轮(212)和第一内齿圈(213),所述第一行星架(211)上设有多个第一行星轴(214)且所述第一行星架(211)的内壁设有齿条以与所述第一齿条(120)啮合,多个所述第一行星轮(212)套接在相应的所述第一行星轴(214)上,并且多个所述第一行星轮(212)分别与所述太阳轮(200)啮合,所述第一内齿圈(213)套设在多个所述第一行星轮(212)的外部以与多个所述第一行星轮(212)啮合,并且所述第一内齿圈(213)与所述支撑座(140)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星轮组包括套设在所述输出轴(300)上的第二行星架(221)、多个第二行星轮(222)、第二内齿圈(223)和连接座(224),所述第二行星架(221)上设有多个第二行星轴(225)且所述第二行星架(221)的内壁设有齿条以与所述太阳轮(200)啮合,多个所述第二行星轮(222)套接在相应的所述第二行星轴(225)上,并且多个所述第二行星轮(222)均与所述输出轴(300)的一端啮合,所述第二内齿圈(223)套设在多个所述第二行星轮(222)的外部以与多个所述第二行星轮(222)啮合,并且所述第二内齿圈(22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22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22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内齿圈(213)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组件,所述箱体组件包括与所述齿轮轴(100)垂直的箱体(400)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400)上的与外部电机连接的齿轴(410)、与所述齿轴(410)啮合的传动结构,所述输出轴(300)设置在所述箱体(400)上,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输出轴(300)连接以带动所述输出轴(300)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500)和扭矩检测组件(800),所述齿轮轴(100)内部中空形成贯通两端的通道,所述连杆(500)穿设在所述通道中,所述连杆(500)的顶端与所述扭矩检测组件(800)连接。7.一种应用于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系统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安装所述爬
升齿轮组件、所述第一行星轮组和所述第二行星轮组,所述爬升齿轮组的安装步骤如下:在水平安装台上垫上均匀的毛毡或纸垫,将齿轮轴(100)竖直放置在水平安装台上使所述齿轮轴(100)的端面抵接在毛毡或纸垫上,并且所述爬升齿轮(110)靠近所述安装台;将O形圈(153)安装于所述定距环(151)的环形凹槽内,并且所述定距环(151)的一端的端面窄于另一端的端面,将所述定距环(151)套接在所述齿轮轴(100)上,所述定距环(151)的较窄的端面朝向所述爬升齿轮(110)且与所述爬升齿轮(110)抵接;将所述垫块(154)沿所述齿轮轴(100)放置到所述爬升齿轮(110)上;将所述骨架油封(152)装入所述连接盖(155)的沟槽内,且所述骨架油封(152)的开口朝向所述齿轮轴(100),所述连接盖(155)套接在所述齿轮轴(100)上且与所述垫块(154)抵接;用专业轴承夹具将所述轴承(130)放入油液池加热到140C
°
~170C
°
,然后用专业轴承夹具将所述轴承(130)套接到所述齿轮轴(100)使所述轴承(130)与所述连接盖(155)抵接;将所述连杆(500)插入所述齿轮轴(100)的通道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志辉陈凯欣邓达纮陆军马振军许结芳刘炳超王志华余叶舟蒋林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