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甜叶菊中甜菊糖苷含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094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甜菊糖苷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甜叶菊种子苗置于含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或DNA甲基化抑制剂的培养基中培养,收集培养物的地上部,提取甜菊糖苷。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含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或DNA甲基化抑制剂在提高甜叶菊的甜菊糖苷含量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处理甜叶菊种子苗,能有效提高甜叶菊中甜菊糖苷的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高效和成本低等优点,在农业、食品和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甜叶菊中甜菊糖苷含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生物学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甜叶菊中甜菊糖苷含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又名“甜菊”、“甜草”、“甜茶”等,是菊科斯台维亚属的一种小型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巴拉圭以及巴西等国家,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引种成功,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甜叶菊生产国和出口国。甜菊糖苷是甜叶菊叶片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约占叶片干重的4%~20%),主要包括甜菊苷(stevioside)、瑞鲍迪苷A(rebaudioside A)和瑞鲍迪苷C(rebaudioside C)。甜菊糖苷具有高甜度、低热量等特点,称为天然非营养型甜味剂。此外,还具有抗氧化、抑菌、抗病毒、抗肿瘤、治疗龋齿、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活性,常用于健康饮料和其他食物的天然甜味添加剂。然而,甜菊糖苷合成的调控机制尚待阐明。
[0003]表观遗传是指在核酸序列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遗传物质出现了可遗传的变化,从而导致可遗传的表型改变。表观遗传调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基因表达调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甜菊糖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甜叶菊种子苗在含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或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的培养基中培养不少于7天,收集甜叶菊种子苗的地上部,提取甜菊糖苷,获得甜菊糖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为烟酰胺,和/或所述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包括5~氮杂胞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酰胺在培养体系中的浓度为0.5~2.5μM,优选为1.0~2.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5~氮杂胞苷在培养体系中的浓度为15~60μM,优选为25~50μM。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时间为7~14天。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为MS固体培养基,其包含以下浓度的组分:4.43
±
0.05g/L MS培养基、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鸣李玉萍邱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