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MBR的气提回流排泥装置及振动MBR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094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振动MBR的气提回流排泥装置及振动MBR,包括气提排泥管道、排液管道和进气设备;气提排泥管道设于振动MBR的膜池中;气提排泥管道的一端管口位于膜池的底部,气提排泥管道的另一端管口与排液管道的一端管口连接;排液管道的另一端管口位于膜池外的回流区中;气提排泥管道的底部设有进气口;进气设备设于进气口处,用于通过进气口向气提排泥管道中进气。该气提回流排泥装置,通过向气提排泥管道进气,由于空气的提升作用,气提排泥管道中泥水混合液液面提升,排向回流区,从而将膜池底部高浓度泥水混合液经回流管道从排液口排出,可防止长期运行组器负荷升高,并且代替泵回流可极大的节省电能,运维简易。运维简易。运维简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振动MBR的气提回流排泥装置及振动MBR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膜生物反应器
,具体涉及一种振动MBR的气提回流排泥装置及振动MBR。

技术介绍

[0002]膜生物反应器即MBR,是一种由活性污泥法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它利用膜分离设备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截留住,省掉二沉池。MBR具有出水水质优质稳定、剩余污泥产量少、占地面积小,不受设置场合限制、可去除氨氮及难降解有机物、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但是,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组件长时间运行易被污染,使处理效率降低。
[0003]为了对膜进行清理,目前开发了曝气MBR和振动MBR,其中,振动MBR技术采用机械传动使污水处理过程中,膜组件不断往复运动,使膜丝与水体形成相对运动,对膜丝表面的污染进行清理,可在有效控制膜污染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与传统曝气MBR相比,振动MBR的运行能耗大大降低,突破了MBR技术发展瓶颈,为MBR技术的推广应用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公开号为CN214552584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摆动式振动组器系统,包括膜池、组器、驱动装置和导向定位机构,组器通过导向定位机构安装到膜池的安装平台上,并通过驱动装置带动组器进行摆动及振动,对膜组器进行清理。公开号为CN 105948389 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具有往复运动装置的MBR膜组器及MBR系统,膜组器包括膜组器支架和与之相连的膜丝,膜组器支架的顶部对称地设有多个支架吊装点,还包括往复运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一端与建筑物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膜组器支架的上部相连接,往复运动驱动装置驱动膜组器往复振动,通过膜组器的往复运动替代曝气或轨道设计,使膜丝在往复运动中剧烈冲击、碰撞、摩擦,实现膜组器及系统的自净效果。
[0004]然而,振动MBR因为膜池底部无曝气,容易造成膜池底部污泥沉积、污泥浓度过高的现象,高浓度污泥需增加振动组器的结构强度,长时间持续运行污泥浓度持续升高会不断增加组器负荷,影响组器重量、增加组器成本等。若在膜池内安装回流泵进行单点回流,将膜池底部高浓度污泥回流至前端工序,一方面由于单点回流,膜池整体污泥浓度不能有效调节,另一方面,采用回流泵对膜池底部高浓度污水进行回流,回流泵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振动MBR的气提回流排泥装置及振动MBR,通过进气设备向气提排泥管道进气,由于空气的提升作用,气提排泥管道中泥水混合液液面提升,排向回流区,因膜池底部泥水混合液浓度高于膜池上部泥水混合液浓度,高浓度泥水混合液不断向低浓度泥水混合液流动,形成自然推动力将膜池底部高浓度泥水混合液经回流管道从排液口排出,可防止长期运行组器负荷升高,并且代替泵回流可极大的节省电能,运维简易。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振动MBR的气提回流排泥装置:
[0007]包括气提排泥管道、排液管道和进气设备;所述气提排泥管道设于振动MBR的膜池中;所述气提排泥管道的一端管口位于所述膜池的底部,所述气提排泥管道的另一端管口与所述排液管道的一端管口连接;所述排液管道的另一端管口位于所述膜池外的回流区中;所述气提排泥管道的底部位置还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设备设于所述进气口处,用于通过所述进气口向所述气提排泥管道中进气。
[0008]优选地,所述排液管道包括水平设置的横管,所述横管上设有竖直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底端与所述横管连通,所述排气管的顶端与外界连通。
[0009]优选地,所述气提排泥管道为所述振动MBR的膜组件侧边的框架支腿,所述框架支腿为空心管体。
[0010]优选地,所述进气口距所述膜池的底壁200

300mm;
[0011]所述进气口距所述气提排泥管道底部100

200mm。
[0012]优选地,所述进气设备为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口朝向所述气提排泥管道的进气口。
[0013]优选地,所述回流区与所述振动MBR的膜池前端的厌氧区连通。
[001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带回流排泥装置的振动MBR:
[0015]包括膜池、振动MBR膜组件和上述的气提回流排泥装置;所述振动MBR膜组件设于所述膜池中;所述气提回流排泥装置的所述气提排泥管道设于所述膜池中。
[0016]优选地,所述膜池中设有多个所述气提回流排泥装置,多个所述气提回流排泥装置设于所述膜池中的不同位置处。
[0017]优选地,多个所述气提回流排泥装置的所述排液管道的出液口与主管连通,所述主管的出液口与所述回流区连通。
[0018]优选地,所述振动MBR膜组件包括MBR膜组件和设于所述MBR膜组件侧边的框架支腿,所述框架支腿为空心管体,所述框架支腿作为所述气提回流排泥装置的所述气提排泥管道。
[001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的振动MBR的气提回流排泥装置及振动MBR,在振动MBR运行过程中,通过进气设备由进气口向气提排泥管道不断的进气,由于空气的提升作用,气提排泥管道中泥水混合液液面提升,此时膜池底部高浓度泥水混合液补充到气提排泥管道中,后通过排液管道排向回流区或厌氧区,从而降低膜池底部泥水混合液浓度,保证振动组器的运行稳定,控制膜池污泥浓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述的带回流排泥装置的振动MBR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

气提排泥管道;2

排液管道;21

横管;22

排气管;3

膜池;4

进气口;5

回流区;6

振动MBR的膜组件;7

MBR膜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振动MBR的气提回流排泥装置,包括气提排泥管道1、排液管道2和进气设备;气提排泥管道设于振动MBR的膜池3中;气提排泥管道1的一端管口位于膜池3的底部,气提排泥管道1的另一端管口与排液管道2的一端管口连接;排液管道2的另一端管口位于膜池3外的回流区5中;气提排泥管道1的底部位置还设有进气口4;进气设备设于进气口4处,用于通过进气口4向气提排泥管道2中进气。
[0026]由于振动MBR通过膜组器的往复振动实现对膜的清洗,其不设置曝气装置,随着反应器的运行,容易在膜池底部沉积污泥,膜池底部污泥浓度过高,而由于污泥浓度过高,为保证其振动运行可靠,就需要增加振动组器的结构强度,且长时间持续运行,污泥浓度持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MBR的气提回流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提排泥管道、排液管道和进气设备;所述气提排泥管道设于振动MBR的膜池中;所述气提排泥管道的一端管口位于所述膜池的底部,所述气提排泥管道的另一端管口与所述排液管道的一端管口连接;所述排液管道的另一端管口位于所述膜池外的回流区中;所述气提排泥管道的底部位置还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设备设于所述进气口处,用于通过所述进气口向所述气提排泥管道中进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MBR的气提回流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道包括水平设置的横管,所述横管上设有竖直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底端与所述横管连通,所述排气管的顶端与外界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MBR的气提回流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提排泥管道为所述振动MBR的膜组件侧边的框架支腿,所述框架支腿为空心管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MBR的气提回流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距所述膜池的底壁200

300mm;所述进气口距所述气提排泥管道底部100

2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MBR的气提回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凤伟赵兵兵陈亦力孙广东毛彦俊孟繁龙唐春泉王艳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