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内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质量的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092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颅内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质量的评价方法,包括主观质量评价量表和客观质量评价;所述主观质量评价量表评价的内容包括血管壁、血流抑制和运动伪影三方面;所述客观质量评价通过计算信噪比、对比度、对比噪声比这三个指标来实现。为了对颅内动脉管壁的磁共振成像质量作出综合评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颅内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质量的评价方法,通过对脑血管区域进行划分,定位不同段的血管区域,并通过主观评价和客观质量指标计算的方法对成像质量作出综合评估。作出综合评估。作出综合评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颅内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质量的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成像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颅内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质量的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MR

VWI)技术是目前用于无创评估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最佳影像学手段,应用该成像技术可定量评估斑块的形态和结构成分等易损特征,对于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0003]在临床实践中,由于成像设备硬件的参数、成像序列的设计以及被扫描者的依从性等多种因素,皆对成像质量造成影响。低质量的成像结果难以用于准确评估斑块的特征,无法对临床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因此,对颅内磁共振高分辨率管壁成像进行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0004]目前,多数图像质量评价(image quality assessment,IQA)技术针对自然图像的质量评价,有一些方法被尝试用于医学图像质量评价,包括磁共振的图像质量评价。此类方法多采用计算图像的客观质量指标,例如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等,或者由评价者通过视觉判断,进行主观质量评价,例如李克特量表评价等。这些技术多通过对图像的整体进行判断,少有对医学图像内多个不同部位的评价。而颅内斑块广泛分布于脑血管的不同部位,尚未有对颅内不同部位斑块的磁共振成像质量评价技术。
[0005]文献一“压缩感知三维颅内磁共振血管造影的临床可行性研究(Lin Z,Zhang X,Guo L,Wang K,Jiang Y,Hu X,Huang Y,Wei J,Ma S,Liu Y,Zhu L,Zhuo Z,Liu J,Wang X.Clinical feasibility study of 3D intracranial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using compressed sensing.JMagn Reson Imaging.2019Dec;50(6):1843

1851.doi:10.1002/jmri.26752.Epub 2019Apr 13.PMID:30980468.)”中描述了一种评价颅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图像质量的方法,即李克特5分制评分法(5

point Likert scale),对MRA的轴位源图像的成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
[0006]1分,无法诊断。由于严重伪影、图像失真或信号强度差,导致图像质量无法诊断。
[0007]2分,差。伪影严重,图像失真明显,或信号强度较差,诊断图像质量差,诊断信心差。
[0008]3分,中等。图像质量适中,阅片者信心适中,伪影适中,图像失真适中。
[0009]4分,好。诊断图像质量好:伪影少,图像失真小,血管轮廓清晰。
[0010]5分,优秀。优秀的图像质量:几乎没有伪影和图像失真,上述主要血管结构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0011]文献一的缺点如下:
[0012]1、该评分法仅是主观评分;
[0013]2、该评分法并不是专门针对血管壁成像的,即没有对管壁显示情况作出评价;
[0014]3、该评分法没有对颅内动脉进行分段评价,仅是整体评价,无法区别每段血管在
图像质量方面的差异。
[0015]文献二“采用定制k空间欠采样和部分并行重建策略的加速多对比度高各向同性分辨率三维颅内血管壁MRI(Balu N,Zhou Z,Hippe DS,Hatsukami T,Mossa

Basha M,Yuan C.Accelerated multi

contrast high isotropic resolution 3D intracranial vessel wall MRI using atailored k

space undersampling and partially parallel reconstruction strategy.MAGMA.2019Jun;32(3):343

357.doi:10.1007/s10334

018

0730

8.Epub 2019Jan 3.PMID:30607664;PMCID:PMC6525120.)”中介绍了一种评价颅内动脉MRI管壁成像图像质量的方法,从以下4个方面评价给图像质量打分,每一方面分值3至5分不等:血管壁显示(wall depiction)、血液抑制质量(blood suppression quality)、图像质量(image quality)、脑脊液抑制质量(CSF suppression quality)。具体见表1所示:
[0016]表1
[0017][0018][0019]该方法将颅内动脉分为19段进行分别评分: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右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右侧颈内动脉床突末段,左侧颈内动脉床突末段,右侧M1段,左侧M1段,右侧M2/3段,左侧M2/3段,右侧A1段,左侧A1段,右侧A2/3段,左侧A2/3段,右侧P1段,左侧P1段,右侧P2/3段,左侧P2/3段,基底动脉段。
[0020]文献二的缺点如下:
[0021]1、该评价方法仅是主观评分;
[0022]2、对每一项的评分说明不够细致,尤其是对“血管壁显示(wall depiction)”的评
HR,Yarnykh VL,Hatsukami TS,Wang J,Balu N,Hayes CE,Oikawa M,Yu W,Xu D,Chu B,Wyman BT,Polissar NL,Yuan C.Carotid plaque morphology and composition:initial comparison between1.5

and 3.0

T magnetic field strengths.Radiology.2008Aug;248(2):550

60.doi:10.1148/radiol.2482071114.Epub 2008Jun 23.PMID:18574135;PMCID:PMC2797646)”中介绍了一种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的磁共振图像质量方法。针对颈动脉管壁的显示情况采用4分制法进行打分:
[0044]1分,质量差(动脉壁和管腔边缘无法识别);
[0045]2分,质量中等(可见动脉壁,但部分成分亚结构模糊);
[0046]3分,质量良好(微小的运动或流动伪影,血管壁和管腔边界清晰);
[0047]4分,质量优秀(没有伪影,管壁结构和斑块组成的细节清晰可见)。
[0048]文献五的缺点如下: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内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质量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观质量评价量表和客观质量评价;所述主观质量评价量表评价的内容包括血管壁、血流抑制和运动伪影三方面;所述血管壁的清晰显示是磁共振管壁成像的主要目标,是图像质量评价的首要内容;所述血流抑制的评价是将颅内血管进行分段评价,包括双侧颈内动脉、双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双侧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一共7段血管;所述运动伪影的评价是评价整个序列图像是否有伪影;所述客观质量评价通过计算管壁区域的信噪比SNR、对比度CR、对比噪声比CNR这三个指标来量化体现;所述SNR的计算公式如下:SNR
A
=SI
A
/SSNR
A
:动脉管壁的信噪比;SI
A
:动脉管壁的信号强度;S:噪声的标准差;所述CR的计算需要选择一个信号较稳定的参考组织,既往研究发现肌肉组织的信号较稳定,因此采用同序列中肌肉信号强度为参考,计算公式如下:CR=(SI
A

SI
M
)/(SI
A
+SI
M
)CR:动脉管壁的对比度;SI
A
:动脉管壁的信号强度;SI
M
:参考组织的信号强度;所述CNR的计算公式如下:CNR=SNR
A

SNR
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雯佳张雪凤赵海燕王烁陈录广李帅李凘纯王振陈玉坤陆建平邵成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