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0917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第一侧支架与第二侧支架,以及连接于第一侧支架与第二侧支架之间的横支架,横支架包括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具有分设于自身长度方向相异两端部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第二连杆具有分设于自身长度方向相异两端部的第三端部与第四端部,第一端部与第一侧支架转动连接,第二端部与第二侧支架转动连接;第三端部与第一侧支架转动连接,第四端部与第二侧支架转动连接;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儿童推车,能够实现两侧支架在左右方向上的横向收拢,同时显著增强该儿童推车展开时的刚性与稳定性,减少儿童推车推行使用时的颠簸摇晃。使用时的颠簸摇晃。使用时的颠簸摇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推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儿童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的儿童推车通常能够进行折叠,折叠后车架高度降低、前后收拢,整体体积减小,便于存储和搬运。为了进一步缩小儿童推车的折叠体积,一些车架设计为能够沿左右方向进行收折,其中两侧支架之间的横向连接杆件被打断为多段短杆,多段短杆能够在折叠过程中转动收拢,从而使得左右侧支架相互靠近,车架折叠后具有更小的宽度。对于上述能够左右收折的儿童推车,往往存在车架结构不稳定的问题。在儿童推车推行使用的过程中,车架受到儿童乘坐的重力载荷,而左右两侧支架之间没有完整的刚性连杆,容易出现明显的摇晃、颠簸,儿童的乘坐体验较差,还会减短儿童推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刚性更强的儿童推车。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第一侧支架与第二侧支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支架与所述第二侧支架之间的横支架,所述横支架包括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第一侧支架与第二侧支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支架与所述第二侧支架之间的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支架包括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具有分设于自身长度方向相异两端部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所述第二连杆具有分设于自身长度方向相异两端部的第三端部与第四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侧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侧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端部与所述第一侧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四端部与所述第二侧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推车具有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当所述儿童推车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横支架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侧支架与所述第二侧支架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当所述儿童推车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横支架沿左右方向收拢,所述第一侧支架与所述第二侧支架沿左右方向相互靠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儿童推车由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四端部相互靠近,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三端部相互靠近,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三端部相互远离,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四端部相互远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三端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四端部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推车具有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当所述儿童推车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三端部的上方,所述第四端部位于所述第二端部的上方;和/或,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三端部的后方,所述第四端部位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后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支架与所述第二侧支架关于第一虚拟平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虚拟平面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四端部关于所述第一虚拟平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三端部关于所述第一虚拟平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转动连接处与所述第一虚拟平面相交,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关于所述转动连接处对称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福生张兴荣石平中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